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结论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靑少年問題研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陳應棠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台湾 青少年 犯罪问题 原因 结论

    场所有遭遇风化或流荡情形应由治安机关通知保护少年机构施予保护。⑶制定父母责任法。以前青少年犯罪,公布其父母名单,亦是办法之一。为加重其责任予科以适当之罪款,以作救助青少年之用。至警察单位要加强执行下列数事:⑴严禁青少年涉足不当场所。⑵加强巡逻劝导登记工作。登记后即通知主管单位处理。⑶彻底取缔青少年不良帮派组织。⑷取缔服用迷幻药品。⑸查禁携带凶器。以上所列,警察单位仍在做,但望加强彻底执行,以收实效。五、结论青少年犯罪为社会上重大问题,如不及时防止,影响社会

  • 文章漫談漢武帝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王文明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刘彻 生平 文治 武功 结论

    军进至天山,匈奴见汉军强盛,不战而退,遂收兵南归。商邱成进入胡境,无所遇而还。不料匈奴大军追来,汉军且战且退,转战八九日,奋力击退匈奴,始得安然南返。李广利为争立太子事所牵连,想立功赎罪,乃冒险再北进,行至郅居水上,击退匈奴左贤王军。因李广利违众邀功,以致军心不稳,乃回军。到了燕然山,不料匈奴军抄出山后,截住去路,汉军大乱,李广利被困,无从逃脱,遂投降匈奴。四、结论世人谈论历史人物,往往把秦始皇与汉武帝并称。因为两人都宠信方士,寻求神仙;巡行天下,行封禅

  • 文章台北市江西同鄉會專案小組會議紀錄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7期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江西同乡会专案小组 会议记录 研究结论

    时间:七十三年五月十二日下午三时地点:本会馆三楼会议室出席者:龙兆祥、萧声、朱致一、徐军、王文、廖光华、章益修、丁廸、郭尙武、徐有守。列席:贺云翼、林维城、刘力靑、聂成龙。主持人:朱致一纪录:聂成龙一、刘实理事所提书面建议:⒈切实执行大会决议案。⒉建立理事长、常务监事之任期与地区分配制度。⒊劝请人人参加同鄕会。⒋开拓财源、淸理债务。⒌奖励靑年求学创业、⒍救济贫病老弱同鄕。硏究结论:⒈切实执行大会决议案,在本会人力及财力条件许可与符合政府法令,本会会章条件

  • 文章台灣移民歷史的硏究

    来源期刊:《同安》 第20期  作者:華山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地理位置 名称由来 移民由来 地情结论

    恒春,北到基隆陆续开发。⑻光緖十一年(一八八五)台湾建为行省派刘铭传为首任巡抚,实行国防经济建设;设铁路、置砲台、开辟山区道路、发展农业,汉族移民亦就遍布于台湾每一角落。台湾人口,荷人时代约五万。明郑时代(郑成功来台后),初期约十二万,末期约五十万(以上不含山地同胞)。满清时(马关条约,割让日本时)约三百二十万。日本投降时约六百万,现在已有一千九百余万人。四、结论:⒈台湾地脉:是中国大陆棚延长的一部份,台湾海峡早期存有很多陆岛,后来沉入海中,海水深度约二百

  • 文章中華文化何以將會廣受世人之崇敬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8-02-10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世人推崇 原因 特点 结论

    都可以得到这么的一个结论。中华民族的一致性,中国的文化文明所经历的艰难困苦,都证明其光大的卓越性,是在亚洲各邻国中所独具的,且常是同化了那些曾征服中国的民族。再囘头看一九七〇年代的欧洲,便显出这位英国人士的眼光,是多么的伟大而正确。这一段话,对于靑年是正确的指示,正可说明儒家思想的时代精神。日本著名学者儿岛献吉郞在其所著「诸子百家考」一书中说:「孔子者,伟人中之伟人,圣人中之圣人也。孔子生于中国,为中国一国之荣誉,故中国人常称孔子为绝代之圣人,并以之夸于其他

  • 文章臺灣區福州同鄉社團第十九屆聯誼大會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7期  出版时间:1995-11-25
    关键字: 连江县同乡会 主题 结论 联谊活动

    台湾区福州(福建)同鄕社团第十九届联谊大会于十一月六、七两日在台北市举行。出席:三十一社团代表一百廿余人,大会由主办单位台北市连江县同鄕会理事长蒋启弼主持,讨论主题:如何加强同鄕会组织与服务,会中各鄕社领导人士均热烈发言,咸认此一主题之重要性,结论:由连江同鄕会召集全体鄕社推派负责人士,召开专案小组委员会议硏商切实可行办法,以利有效可行。至于联谊活动实况:十一月六日下午二时至三时半假台北市安和路一段廿九号十七楼合家欢育乐公司城市倶乐部举办茶叙联谊,并邀

  • 文章台北市海州同鄉會會務報告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莊捷  出版时间:1984-06-01
    关键字: 海州同乡会 会务报告 研讨结论

    有待各位先生讨论。六、各县市下届理监事候选人再请各位先生研讨。硏讨结论:一、整理会籍缮造会员名册,限三月十五日完成。二、大会召开日期如一切手续赶办不及可酌予延后,何时适当,请庄总干事协调各县市决定之。三、理事长及常务监事人选俟新任理监事选出后,由新届理监事会议推定之。四、大会擧行地址假强恕中学擧行。散会。二、分函全体理监事说明暂行停开二届会员大会敬启者:本年二月廿六日「本会理监事及工作同仁座谈会纪录」谅已收悉。但该项座谈结论幷未针对所提问题作有效而具体实际之

  • 文章中庸本义结论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杜為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中庸三义 中庸二用 历史记载 相关结论

    第一节 中庸三义中庸本义,作者以前已有所述[1]:得一中和义,一也;御变时中义,二也;不息诚明义,三也。玆综合此三义,试为结论如次:何谓得一中和义,中国古先圣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创建文明,启沃人生。洞明宇宙根本原理,以为阴阳合德,交互成变,蕴为无形之太极,发为有形之太和,创生万物,是为宇宙之常道,人类顺乎宇宙之常道,由是心物感应。交互成变,理事交融,内得乎中,外发为和,位育赞化,缉熙光明,所谓:继天立纪,明德新民,以期止于至善之境,臻于大同之治者

  • 文章唐叔虞始封於臨汾地區——叔虞始封地應在晉西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趙李娜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唐叔虞 封地问题研究 史料分析 结论分歧 原因介绍

    唐叔虞始封之地是晋文化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此学界长期以来屡多争论,其讨论范围主要集中于两处,即「晋南说」和「太原说」。近年来学者多倾向于唐叔虞始封于晋南的说法,其具体地望不一而足。《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二〇〇五年三期刊登《唐叔虞封地考辨》一文(以下简称《考辨》),认为班固以来唐叔虞封地晋阳未可动摇,仍主张其始封地在今山西太原。笔者认真拜读后,受益匪浅,但也感到论述在方法论上尚有缺憾,导致了结论的讹误。本文结合考古资料重新解读原始史料,从而对周初这一

  • 文章抗戰期間鐵老訪問南洋簡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1-12-31
    关键字: 吴铁城 访问南洋 意义作用 考察活动 报告结论

    吳公鐵城生前所撰「四十年中國與我」回憶錄中有「訪問南洋」一章,擬有章目,而鐵公遽爾辭世,未能終篇,後請史學家蔣永敬先生搜求當時史科為之補寫,迄未付梓。茲摘要幷以平日親炙謦欬所得補述而成此篇,雖事隔四十年,未免明日黃花,但鐵老抗戰期間的南洋訪問,有關僑務史料。亦其生平事功貢獻之一,不可不紀。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