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世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著名維新思想家陳虬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2期  作者:馬允倫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陈虬 经世报 变法 改革

    会试落第,归途经过济南,曾向山东巡抚张曜提出八条条陈。第一条「创议院以通下情」,是我国近代最早提出采用西方国家议会制度的倡议之一。一八九三年出版《治平通议》,指出「欲图自强,首在变法」的主张。其中《救时要议》,全面申述了变法的纲领。该书受到社会广泛重视,湖广总督张之洞看后十分赞赏,梁启超还将它列入《西学书目表》。一八九七年,陈虬担任《经世报》主笔,积极鼓吹变法。次年在北京参加报国会,并为首提出成立保浙公会公呈,为救亡图强的事业尽了最大的努力。陈虬不仅是一位

  • 图片邵雍经世易图观物诗说集解序

    出版时间:2011-07-01

  • 文章温州先儒之學術思想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1期  作者:董志超  出版时间:1986-02-15
    关键字: 学术思想 功利思想 经世致用 叶适

    一、永嘉之学,其功利思想优于西方叶适先生,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人,为永嘉学派的领袖人物,南宋淳熙五年进士,著有「学习记言」与「水心集」。陈傅良先生,字君擧,号止斋,温州瑞安人,师事永嘉学者郑伯熊与薛季寅,孝宗时,以进士为福州通判。先生的文章自成一家,每有所作,人争传诵,为南宋末叶文坛钜子,著有止斋文集。先生们之学术思想以经世功利为本,使人们有所期望。在西方的功利思想,是英国边沁才创始与领导,乃至约翰穆勒集其大成。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无论在学术思想及实际

  • 文章注重经世致用主张改革积弊——纪念叶适诞辰八五〇周年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林樹建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叶适 思想家 改革 经世致用 诞辰纪念

    自然观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经济,认为「抑末厚本」并非正论,必须士农工商「四民交致其用」,「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九)。政治,主张改革弊政,收复中原。伦理,主张「祟义以养利」,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史学,主张据事直书,古为今用,认为「五经皆史」。教育,主张整顿官学,并否定科举取士制度,认为「科举之常法,不足以得天下之才」。叶适注重经世致用。曾说:「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

  • 文章略談易道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陳華  出版时间:2002-01-31
    关键字: 《易经》 为人处世 趋吉避凶 经世致用

    怪诞不经之事的。卦例繁多,不胜枚举。今聊以略举数例提出讨论,希望能引起广泛的读易兴趣,以易道来淘冶纯化人格,以期达至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并以「穷理」、「研机」、「明辩」之道,去深究潜研,「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求对事理达至「预知」而「预防」的最高哲理法则。故说:「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准此,以为经世之用,不惟一己之立身行道,更可推而福国利民,匡世正俗,敦厚人心,实利赖之!敬祈读者高雅贤达有以指正是幸。

  • 文章邵雍的政治思想(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頼照雄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邵雍 政治思想 皇极经世 理学 思想论述

    不以仁,无以守业,利不以义,无以居功。」「五伯者借虚名以争实利者也。皇、帝、王、覇之政纲既明,邵氏乃以之与春夏秋冬,易书诗春秋,仁礼义智,士农工商、正命受命改命摄命等配合,略如下表。[1][2]他这样以皇帝王覇四者,配于化敎劝率四德,更嵌于易书诗春秋四经,而以为经世致用的四原理,再配以「天时」、「性情」、「职业」等事以成一玄秘之政治哲学。乙、退化论的政治观观物外篇云:「用无为,则皇也。用思信,则帝也。用公正,则王也。用智力,则覇也。覇以下则夷狄,夷狄而下

  • 文章論軍民分治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93期  作者:程德全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军民分治 《民国经世文编》 论述 程德全

    编者按:民国元年,黎元洪秉承袁世凯之意旨,倡为军民分治之论。一时赞成反对,莫衷一是。时云阳程德全先生,正任江苏都督,主张军民分治,原则无可置疑;而兵革初息,若干根本问题,尙待解决,各省实际情形,幷非一致,允宜预为筹备,渐次进行,未可以一槪全,以免捍格。程氏此项意见,当时舆论,颇赞其平实。本文载「民国经世文编」,民国三年由上海经世文社印行。自军民分治问题发生,各都督本爱国之热忱,就时局而立论,风驰电掣,援古证今,旬月以来,稿牍盈尺。德全对于分治非分治两义

  • 文章邵雍经世易图观物诗说集解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邵雍 经世 易图 观物 诗说

    邵雍(一〇一一——一〇七七),字尧夫,河南辉县人,曾隐居苏门山百源旁,世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同称北宋五子,后迁居洛阳天津桥畔,前后居所皆自称「安乐窝」,屡授官不赴。卒后赠秘书省著作郎,谥号康节,著作《皇极经世》又名《皇极经世书》、《伊川击壤集》、《渔樵问对》等书。《宋史》卷四二七有传,子邵伯温,《宋史》卷四三三有传。邵雍师事李挺之,受钟明逸、穆伯长、陈图南数学、象学影响,解述闻见,录易图创观物、诗说。宋贤臣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退居

  • 文章常州之學與龔自珍思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94期  作者:馮瑞興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常州 学术 龚自珍 经世 庄存与

    一、淸代学术发展简介淸代学术思想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淸代初期晚明遗老之学。王船山、黄宗羲、顾炎武、颜习斋等明朝遗老于明代新亡之际,仍常常希望可反淸复明,但当满淸政府对中国的统治渐趋稳定,复明的机会日趋渺茫之后,他们将反淸复明行动之毅力发挥于学术方面,希望将理想传授给后人。他们对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王阳明之学之末流非常不满,力倡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又提倡读书,劝人力求博学以通理,以免学问之基础不固。自四大师之后,当时学者受他们的影响,因硏

  • 文章梅香籠罩梨洲墓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2期  作者:諸煥燦 出版时间:2000-02-10
    关键字: 梨洲墓 黄梨洲 姚江 经世致用

    不会听从你的一套。眞正想以儒家思想来治国平天下,实属荒唐之极。就在这种精神危机之下,有些先觉的读书人倒能够反观自身,对世事予以检村,黄梨洲即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正是他,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打开了浙东学术的新学风。正是他,甘愿潜心史典,以清醒的目光观察环字,表彭义烈志士,以笔作匕首,刺破统治者伪善的面具。黄梨洲先生不愧为是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学问家,他留下了六十余种著作,一千三百余卷,数千万字。仅一部《明儒学案》确立了他在学术史上的开创之功。一部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