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紫阳书院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朱熹與廈門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0期  作者:陳香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厦门 朱熹 紫阳书院 金榜山 玉屏书院

    隅,原为文昌殿、萃文亭,设有义学;乾隆十六年扩建,改萃文亭为朱子亭,并于殿后构集德堂,祀朱子,春、秋二祭,费出垣泥田租及厝租。每祭,用猪羊各一,祭席四筵;凡与祭者,本籍皆分胙。紫阳书院原设于西门外,后移厦门港。中亦另有一室祀朱熹。不但直接以「紫阳」为名,而且所有章程,都仿录自朱子的「白鹿洞学规」,除范围较小外,余皆无所改易。

  • 文章浙江的古代书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6期  作者:古今柏 出版时间:1995-06-10
    关键字: 浙江书院 教育历史 书院历史 瀛山书院 敷文书院 紫阳书院

    适应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敎育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书院制度,经历元、明、淸各个朝代,直到淸末才被废止。由于各种因素,书院在各个朝代又往往经历兴衰演变过程。到了明代,书院经历了由衰而兴又再衰的变迁。当时最为有名的是东林书院。至淸代,也经历了沉寂——兴盛——消亡的过程。淸代最著名的书院有南京的钟山书院,苏州的紫阳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浙江的话经精舍等。由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敎育思想的影响与传播,到了淸末,书院制度

  • 文章杭州兪樓述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7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5-07-30
    关键字: 俞楼 学术大师 俞曲园 生平家世 春在堂 讲学 紫阳书院 诂经精舍 著书

    在乎?」后来,用春在堂做室名,并为其著作的总称。次年,曲园绝意仕途,南下苏州的紫阳书院讲学。后来又在上海的求志书院,德淸的淸溪书院,归安(今吴兴)的龙湖书院讲学。而以在杭州的诂经精舍,担任山长达三十一年之久,眞是前无古人了。张佩纶、吴大澂、陆润庠、三多、章太炎、徐琪,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彭玉住在西湖三潭印月,时驾小舟来访,二人交往最乐。曲园在这数十年中,一面讲学,一面著书,共成书二百五十余卷。他说:「治经之道,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与假惜」,所以他确可以

  • 文章朱熹與江西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鄭衍青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朱熹 讲学 紫阳书屋 信江书院 鹅湖书院 辛弃疾 宋代理学

    可考者五百三十余人,皆亲炙而非私淑。尝居崇安,筑书院于武夷山,膀曰紫阳书屋(徽有紫阳山),自称云谷老人,亦曰晦翁。晚寓建阳之考亭,建室于芦峯之顚,曰晦庵,又作沧州精舍,自称沧州病叟,又更号遯翁。尤溪、崇安,建阳均在闽江上游,故其学称为闽学。宁宗时,韩侘胄居中用事。先生忧其害政,数以为言,侘胄创伪学之名,以斥善类,至有上书包斩先生者,先生讲学不辍,或劝其谢遣生徒者,笑而不答。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卒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