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索桥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鐵索橋趣譚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2期  作者:文秉衡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铁索桥 花江河 逸闻趣事

    我们贵州,因为地处云贵高原,故一出门就是山,好的官马大道,也离不开高山深谷。遇有深谷河流不能通过时,就用桥梁连系。因此有许多铁索桥。在儿时听老一辈的人说:稍长亲身经过的就有好几座。例如由普定到织金的乌江河上有一座,由关岭场经兴义通云南的盘江河上有一座,由关岭县(慕役司)经过营盘坡到安龙、贞丰的花江河上也有一座,当兵时由贵州到湖南,在马场坪的重安江上也有一座。这是我大概知道的,其他不知道的还不知有多少哩。但这些铁索桥,有人又叫链子桥,有的是听长辈说的

  • 文章斗鸡台·凤栖窝二王庙·索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3期  作者:王元輝 出版时间:1977-04-01
    关键字: 斗鸡台 岷江 木材 二郎神 索桥

    烧得精光,修复以后,那二郞的塑像仍旧像杨二郞,殿上的排场仍旧有三尖刀哮天犬等等。如果说这是「二郞神」,只享受民间香火,任两只眼睛三只眼睛姓杨姓赵,不必过问;但如果说他是协助李冰治水有功的李二郞,随李冰列入国家祀典(例如在都江堰开堰典礼中受国民政府恭祭等等),近代名人亦多有题咏,那就不能不加以硏究了。由二王庙门前横渡都江的安澜桥是灌县境内(乃至于川西北)最长也最有名的一道「索桥」。这一道长桥不但没有钢筋水泥一类的东西,连铁钉都没有好几颗,好像是不足使人信赖

  • 文章詩選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7期  出版时间:1992-07-31
    关键字: 诗选 赠林干 珍石 王元辉 铁索桥

    赠潭水林干吾闽才峻本无奇。恣肆纵横笔一支。养志潭阳曾造福。献身农会再施为。艺舟苦学功能致。聊事国怀志在斯。相见问年嗟老矣。翻翩最羨少年时。福州林勉昌词丈结文字缘屡惠珍石诗谢世事沧桑历劫尘。斯文不丧实堪珍。神交喜结闽台契。诗笔缘牵轼辙亲。大雅难登惭拙墨。盛情内蕴惠贞珉。旷怀游艺应长健。自有天机葆本眞。悼王元辉亲翁与君姻娅谊弥敦。仙去犹留姓氏喧。行述哀矜敷雅望。挽章楚些冀招魂。情怀空忆余惆怅,文字何从更讨论。明德馨香齐奠意。生刍一束黯无言。晨间步铁索桥入市

  • 文章盛暑洛磯探冰河(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2期  作者:李恂艾 出版时间:1996-11-10
    关键字: 温哥华 伊丽莎白女皇公园 史坦利公园 盖士镇 加碧兰奴吊索桥公园

    赞叹其匠心独具。加碧兰奴吊桥和公园(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 and park)位于市区北面,过了狮门大桥不久,即见入口处很多图腾柱,安置在伊利莎白小小花园内外。四周尽是印地安土著雕刻及购买各种艺术品的精品店,门口设有酷似眞人的香柏木土著印地安雕像,旅客可坐在他们旁边照相,栩栩如生,仿佛进入了那个世界,与土著印地安人共同生活。加碧兰奴最著名的吊索桥,远在一百多年前,两位冒险家夫妇发现了这里的秀丽风光,于是在此筑一座小屋居住,不久

  • 文章桂林将建成首座柔性悬索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陳天湖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桂林柔性悬索桥 桥梁外观 建筑介绍 建成影响

    中国首座自锚式柔性悬索桥—丽泽桥钢索二〇〇一年十月在广西桂林吊装成功,全部工程将于年底完工。这是桂林市仿照美国金门大桥的造型,自行设计建造的柔性悬索桥。柔性悬索桥的外观,可看到两根巨大钢索呈弧形悬挂在桥的主塔上,每条钢索用三十六根吊杆与钢梁连接,承受桥体的重量。据介绍,两根钢索直径一百七十五毫米,单根直径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最大的悬索。钢索长一百三十九点三五二米,净重二十二吨。工程总工程师说,自锚式柔性索桥具有施工场地面积小、负重均匀平衡、使用钢筋混凝土

  • 文章滇緬雜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黃體仁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元江铁索桥 普洱茶 过桥米线 仁爱羌 仰光一角

    岸去彼岸,竟曰不能达,以山道作「之」字形,须左湾右绕故也。相传淸乾隆间,有四川士人某,赴滇投亲不遇,川资断绝,回川不得,流落云南。初则敎书糊口,继则帮工,终以抬山轿为生!淸初交通不便,邮政未开,与家中断绝音信者,已三十余年矣!一日抬一普洱府知府赴任,行至相见沟,以年迈气衰,力不能胜,知府怜之,于休息时,详询其姓名,籍贯及家庭状况,孰知此年迈轿夫,即知府父也!因父子于此相见,士人遂名此沟为「相见沟」云。元江铁索桥元江水流急湍,不通舟楫。士人乃架铁索桥以便行旅

  • 文章中原抗戰拾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6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81-06-25
    关键字: 中原抗战 重庆 训练团 樊钟秀 孙中山 黄河铁索桥 抗日救国 美军飞行员

    壹、星夜返防、重整旗鼓我于民國卅三年三月中旬,奉省令調赴重慶復興崗中央訓練團黨政班受訓;同行者有第一區中牟縣縣長周述文,及第五區魯山縣縣長斐曉民等二人。由內鄕省政府集合聯袂出發:行經西峽口、西安、寶鷄、漢中、褒城等地入川;沿途均崇山峻嶺,道路岐嶇,擧目所及,盡是驚險標誌,提醒駕駛人小心。眞是觸目驚心。語云:「蜀道難,難于上靑天」洵哉斯言!于四月中抵達重慶,略爲休息,與稍事準備,遂于四月底,入團辦理報到手續。五月一日開始接受訓練。當時的敎育長爲王東原,大隊...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