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粉果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元宵節·燈節·元宵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0期  作者:交友洪生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元宵节 灯节 敬神 刘恒

    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宋朝还有个叫田登的州官,忌「灯」与「登」是同音字,贴出告示把「放灯」改为「放火」,这便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成语的来历。由此可见,在封建统治下的「升平景象」背后,隐藏着多少人间悲剧。元宵节除了赏灯外,还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作为节日的食品,始于东晋。这种粘软的圆形食物,象征家庭团圆,和睦幸福。唐代以前的元宵是无馅的,糖放在汤里,称为「实心圆子」,又叫「粉果」,「元宝」。到了宋代

  • 文章广州之茶室掌故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18期  作者:柯文 出版时间:1991-08-25
    关键字: 食在广州 十大茶室 蟹黄灌汤包 糯米鸡

    「兰苑」「菩萨」「茶香室」「谈天」。茶室既以点心为主,其星期美点,巧心妙制,各擅胜场。例如「半瓯」茶室,以蟹黄灌汤包著名,蟹黄多,汤多,一个包放在小碗里,满满的有一小碗汤,其味鲜美。「在山泉」的糯米鸡脍炙人口,为秋冬两季的美点。「味腴」的熨面饺,价钱特贵,但独此一家,其他茶室无法倣做。最有名的粉果,人推「茶香室」,粉果在粤点中最难制造,粉果之难制作在皮,皮须薄而靱,从外表可以透视内饀,茶香室以「玻璃粉果」著名,言其皮薄透明也。其制作人为一半老徐娘之俏佣,凤城

  • 文章三北的俚語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42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0-05-01
    关键字: 三北俚语 豆酥糖 祭灶 火赤炼 豆黄

    名词及代名词(续一三七期)141、篾竹 竹工。142、砻谷 砻谷匠。143、泥水 水泥工。144、雕花 专做雕花的木工。145、靑翳 靑苔。146、长生 花生。147、记到租 田租的一种,因为是良田,每年租谷不论年成好坏,有一定的缴给地主的谷粮。148、分谷 田租的一种,由地主与租户均分收成。149、牛耕谷 借牛耕田所缴的谷,作为牛租金。150、秧田水 田中秧苗灌溉的水,如「车秧田水」。151、火翘 灶内烧火用的铁叉。152、火聪 冬天取暖的铜鑪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