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米鱼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舟山海產什記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95期  作者:臧祖林 出版时间:2002-12-30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串鳓

    ㈠沥港𩾃在东海众多的水族中,可供食用的,要数𩾃最为鲜美。尤其是它的头颅,那种油滋滋,酥溜溜的味儿,越嚼越鲜。早有「宁可丢掉廿亩稻,不愿丢掉𩾃脑」之说。定海区沥港鎭北面的灰鳌洋,是𩾃繁衍的地方,所以有人把沥港叫作「𩾃的故鄕」。𩾃,别名敏子,亦称作「米鱼」,属石首科,为暖温性底层类,喜栖息于底质为沙泥的海域,一般体长四十到五十五厘米,重三到五斤,个别也有十八、九斤重的,为我国海产经济类,勃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每年夏至

  • 文章米鱼洋的传说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4期  作者:許培章 出版时间:2011-02-28
    关键字: 东海龙王 龙女

    让我跳上岸,你们船驶到沈家门去过鲜。」船到沈家门水产码头,渔行来过鲜,揭开舱板一看都傻眼了,只见满仓都是十多斤重大米,于是出、过磅、记账、运……忙得不亦乐乎,连吃饭也没工夫,只能轮流买些大饼油条。一直忙了三天三夜,全船员工都疲倦极了,但仓内还有,这时老大说了:「怎么这么多呀,还有吗?」此言一出,再看仓内,就所剩无多了。这就是米鱼洋的来历。

  • 文章桃花女龙的神奇故事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2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2012-06-30
    关键字: 桃花女龙 桃花岛 望娘十八滩

    都是米粒般的小。等到船到桃花岛,打开船舱一看,都变成了大米。故而,姑娘从宁波过来的册子洋面,叫做米鱼洋。姑娘上了桃花岛,又变成了龙,先打了一个洞,即为现今的「龙洞」;后又飞越白云山,在七指峰下重新打洞,即为现今的龙潭。桃花女龙在龙潭修炼千年,终于回到东海龙宫去了。据说,后来桃花女龙几次回桃花岛探亲,做了许多好事,在当地留传着许多龙的风物和传说。岛上老人们说,桃花岛的龙潭上,本来有个龙王宫,是郭巨人所造。造龙王宫的原因,与《康熙志》中的记载相似。因宁波遇

  • 文章龍的故事:桃花島的東海神珠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66期  作者:鄭祝順 出版时间:1997-12-20
    关键字: 洗澡水 白蛇 龙珠 东海龙王

    抛到每个船舱里。船靠拢桃花岛,姑娘上了岸说:「老大,你好卖去了。」老大笑笑,卖卖啥?他掀起舱盖一看,小统统变成了大米,又揭开其它几舱,舱舱满进夹出。老大又稀奇又高兴,当即把船驶到宁波,又正好碰到鲜船来过鲜。正俏,老大发了一笔意外之财。从此,姑娘上岸的岙口就叫作「米鱼洋」。姑娘在米鱼洋上岸,拱穿一座山,到隔壁山岙海边打了个洞住下。后来嫌那里水浑,又飞越白云山,在七指峰下重新打洞住下。这就是现在的龙潭。白龙在龙潭修炼千年,囘到东海龙宫。龙王见了女儿

  • 文章吿別"吃粥倚樓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1期  作者:屠亞芳 出版时间:1997-11-10
    关键字: 嘉善 鱼米之乡 鱼米之乡 富春江 春江稻

    在我国江南地方,由于河川交错以及湖泊星罗,故富有鳞介之利;再加上沃野千里阡陌纵横,粮产丰饶,遂有鱼米之鄕的称谓,像江苏省的苏松常与浙江省的杭嘉湖等旧府属地都是。故鄕富阳乃杭属八县之一,地理位置在长江三角洲的边缘地带,境内有富春江贯穿,又有壶源江新桥江等支流灌注全境,有水就有,这是当然之事。至于米粮生产,虽然境内山地较多,年产稻米亦复不少,手头因无统计资料,但从富阳以稻草做成草纸,每年大宗外销颇负盛名这一点来看,可知梗概、稻米之外,还有杂粮产量也不少。玆

  • 文章宋劍湖玉爪蟹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72-12-15
    关键字: 宋剑湖 玉爪蟹 鱼米之乡 吃蟹禁忌

    我们的家鄕,在京沪线的中心点,北临长江,南滨太湖,没有险要的山坡,没有崎岖的道路,一片平原;处于太湖地区,物产最为丰富,并甲于全国。家鄕是产米之区,产量够不上两湖之多,而品质方面,要比两湖来得精良,煮成饭来,柔顺软熟,芬芳四溢,京沪两地,提到常州的梗,没有一家不受欢迎的。人家称我们的家鄕,是鱼米之鄕,诚非谬也。我们生长于此,是感很幸运,而为一个常州人者,亦觉很自傲;因为我们家鄕,在天时地理上,以及生活享受上,都要比其他地方强得多,愉快得多!单以食道一事

  • 文章江南的觀光勝地——太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7期  作者:袁建祿 出版时间:1983-07-10
    关键字: 观光胜地 太湖 丝绸鱼米之乡 名产白鱼 避暑胜地

    江南为丝绸鱼米之鄕,山川钟灵毓秀,擧国无出其右者。在长江三角洲中,有着东南各省最大的湖泊,也就是古笠泽,五湖的太湖。明鏊之:「吴郡之西南,有臣浸焉,广三万六千顷,中有山七十二,襟带三洲,东南之水皆归焉。」太湖不在其大,而在其奇,且富历史古蹟。太湖在江南平原之中心,东西长二百里,南北阔一百二十里,湖面大部深入江苏省,南部与吴兴滨接,称为西洞庭,在历史上,有左传中记载「越伐吴,吴子御之笠泽。」之后越臣范蠡泛舟入五湖,太史公登姑苏望五湖,在古代就已经非常

  • 文章鱼米之乡菜肴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9期  作者:晉谷 出版时间:1995-09-10
    关键字: 浙菜 杭菜 风味小吃 鱼米之乡

    浙江位于东海之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有平原,有山区,丘陵绵延,江河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物产非常丰富,素有『鱼米之鄕』的美称。加上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因而浙江的飮食业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以表明进化之深也。』这就说明,菜肴亦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反映。浙江的烹调技术,古来就非常考究。早在汉代,《史记•货殖列传

  • 文章最好是我鄉

    来源期刊:《浦東》 第5期  作者:乃凡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诗词 鱼米之乡 张堰镇

    把故鄕和这几个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连结在人起,并远溯千余年以上,却也不胜其光荣了。我的故鄕,是所谓江南鱼米之鄕。平畴千里,河川纵横,每一寸土地,都是肥沃的。正因为如此,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我们鄕下,周围数十里之内,就只有上面提及的一个「秦望山」。这个秦望山,说来也可笑,只是光秃秃的一个山头,其高度还比不上一座五层楼。山上是红土,有一些岩石。物稀为贵,鄕人们在每年三月里,有一个节日,名曰「游秦山」。那是赶集的性质,一些制造农作用具和家用杂器的商贩,都集中到这里,四鄕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