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米行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說的是“嘉興” 繁華的中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2卷 第2期  作者:李宗海  出版时间:2010-02-10
    关键字: 嘉兴 中街 米行 茶馆

    更加狭窄的中基南路两侧开着几家与农家息息相关的米行和小猪行,还有一家羊行,因此中基南路也叫猪廊下或者米廊下。晚清期间,上海的《点石斋画报》上曾登载新闻:顾家被盗,次日在中街猪廊下捕获强盗,可见「中街猪廊下」这个名称已有百年历史了。中基路的西段,还有由米商出资创办的嘉兴私立米业小学。中街上有好几家米行,其中以拥有二十多名职工的玉穗公粮行生意最好。每天上午的三、四个小时里,这家米行收购的乡货(农民粜米给米行)就有四百石之多(合六万斤)少数农船粜米以后当即摇走了

  • 文章昔日常熟米市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7期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常熟 米市 粮食业 米行 粮店

    吃便饭,过年时还有暖锅、窝脚盆。粮价由粮业同行每天在小庙场米业茶会上议定。各米行、米厂都有外场大先生带了粮食样包、样格上茶会洽谈议价,进行交易。茶会结束,各自回到本行,按低于茶会议价的价格收粮。米行、米厂用市码议价,如通用数字《1、2、3、4、5、6、7、8、9、10》,市码则称《言、兆、撑、枭、回、轮、仙、斗、欠、摘》,农民如果听到莫名其妙。

  • 文章全國第一大米市——無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期  作者:中勳  出版时间:1971-05-20
    关键字: 无锡米巿场 义泰永米行 隆茂米行 无锡粮食业

    我国有三大米巿场,即无锡,芜湖,长沙,而无锡却荣居首位,为全国第一。说起无锡的米巿场,眞是范围广大,非经亲眼目睹,熟稔内情者,决不能想像其万一。吾邑工商业之发达,素有小上海之称,并为全国模范县者,其根源之培养,可说都从此广大的米巿场而长成。兹将无锡米巿场情形之梗槪,约略忆述如次,以供同鄕之缅怀,同时在台靑年,藉知家鄕全国第一米巿场之繁荣盛况。无锡的米巿场,其全衔应称「米稻荳麦杂粮巿场」,所以米行招牌,均书「代客卖买米稻荳麦杂粮行」字样,但其营业范围性质

  • 文章早年繁華的嘉善東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6期  作者:李宗海 出版时间:2014-06-10
    关键字: 嘉善东门 茶馆 米行 钱庄 学校

    米行等好几家米行。大清早,近郊的农民就摇船来粜米了,斛子斛米的声响打破了清晨的寂静。米质好坏、价格高低,一片喧闹声。要是收成好,男人们还会带着老婆来到东门大街上的老字号大纶棉布店剪点花布。当年的几家绸缎棉布庄也常常搞让利促销,除了打折、大减价以外’还有「足尺加三」(剪一尺加三寸)、送礼品等形式。有的店堂门外还会雇请乐队(铜管乐队)吹吹打打招揽顾客,小孩子见了最高兴,赖在那里大人哄也哄不走。几家衣庄专卖典当行流出来的衣服,柜台外的木板上放置著一大叠衣服

  • 文章學徒生活回顧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6期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学徒生活 米行 经济待遇 经营 印象

    年輕時,我在南門接官亭一家小米行當學徒,學經營,六年時間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那時,我在行裡主要學了秤糧、付籌、拔肩、上囤、包樣、領款、收賬、待客等,拔肩是由甲乙二人用雙手將盛糧的挽子同時用力提高到其中一人的肩上,上囤是將糧食掮進囤、倒進倉,這兩件事都是要力氣的,我人小力少也要盡力而爲。向錢莊領款要用長大的布袋(即叉袋)裝了鈔票掮回行裡,這事也不輕鬆。包樣就是將糧樣用牛皮紙包成長方形小包,要有棱有角,摜跌不松,並不容易。秤糧、付籌,收賬,則都是輕差使重責...

  • 文章水鄉航船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0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1995-08-01
    关键字: 水乡 南门四丈湾 航船 州塘河 常熟米行

    乌黑发亮的发结上绕一根红头绳,十分好看。他们的身旁、脚下,大多放著空竹篮和装得满满的长布袋,里面有的是黄澄澄的凤凰稻、红堂堂的薄皮麦;有的是绿油油的「牛踏扁」蚕豆、紫红色的菜子。来到常熟米行,他们卖掉了农产品,到挂著各式招牌的店铺,剪几尺时髦的蓝士林布、几双横贡呢鞋面布,称几斤咸鱼、食盐,买几包「三山灵鹤」潮烟和宝塔牌火柴,回到船上只等早些启航。航船把城乡连成一片,城乡为航船注入了活力。使我难忘的是,在莫城水露里外婆家玩腻了乘航船回城的情景。一天,太阳未起身

  • 文章故鄕瑣憶(三)上——三位厚道寬宏的商場老闆——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58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商场 老板 北塘信昌源 永源生米行

    这是一件老板对伙友们宽厚的一个实事。第二件是三里桥永源生米行,借支薪金的事。三里桥永源生米行,是邑绅唐宝谦开的,已是数十年的老米行了。唐氏后来又开庆丰纱厂。他在淸朝末年就开了永源生米行。唐氏对人非常宽恕仁厚,对行中伙友,每人每月领取薪金后,同时尙可向行中借支一个月,实际是多支一月,并不将上月多支一月归还,一年十二个月,等于可领二十四个月的薪金,不过这是老板同伙友间的默契,不是公开的规律,故每年到了年底过年时,唐氏例必对全体员工宣布:「你们要将每人全年支借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