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管乐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代毘陵名人手札小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0期  作者:惲樹勳茹辛  出版时间:1975-05-15
    关键字: 杨傅弟 莊士敏 吴唐林 管乐 管晏

    至河南候补知县,署运河厅同知。同治初,御史宗稷辰奏擧奇才异能,氏其一也。历参戎幕,尤为湘阴左文襄、朝邑阎文介、奉新许文敏诸公推重。著有径北草堂诗集、文集、及山东军兴纪略等。管乐字才叔,诸生,候选训导。与乃兄晏,弱冠即齐名,槖笔四方,徧交豪俊,文困场屋,不屑以他途进。湘鄕曾忠襄公奏擧遗佚,然纵谈豪飮,所至,诸巨公争相延致,以幕客终老。著有游养心斋文、才叔遗诗、才叔遗文、才叔诗余等。高粹曽字纯士,诸生,屡佐幕职,家无■石,而笔耕所入,辄推解亲故不吝。豪飮,善谈

  • 文章蕭掌玉等三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7-04-08
    关键字: 掌玉 服务社会 交通大学 管乐比赛 大学联考 对联

    换成打小鼓,而小鼓的节拍更不好抓稳,但经过长时间练习,终于学会了。乐队班除在升旗、降旗典礼时担任演奏外,课余还得准备参加全国管乐比赛,或配合学校的仪队表演而不断练习。皇天不负苦心人,高二时我们代表学校参加北区管乐比赛,与北一女并列优等。高三时我们乐队在国庆大典中,通过总统府前的广场,作为游行队伍的前导,这是我最感荣耀、神圣和难忘的事。由于家里有五个小孩,自己是老大,因此自小即有要作为弟妹榜样的责任感,如作业不做完便睡不着觉,一定要「今日事今日毕」;凡事我都得

  • 文章唱片演奏得奬人—葉樹涵榮獲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2期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叶树涵 管乐教育 唱片 交响乐团 小号

    通过」奖评。旅法期间,担任巴黎帕德鲁交响音乐团及巴黎音乐院交响乐团小号职。一九八四年应新加坡交响乐团之邀,担任该团副首席小号,并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青年乐团。一九八六年应教育部邀请返国,担任联合实验管弦乐团首席小号,并任教于师大、艺术学院等大专院校音乐系,同年获颁金鼎奖『最佳演奏奖』及『优良唱片奖』。回国后,积极推展国内管乐教育,除自组铜管五重奏团外,并出任中华民国管乐协会理事长,除了国内频繁的演出外,还多次受邀至国外演奏。一九八九年度曾受邀至香港

  • 文章閩南樂府成立二六周年 擧行南管演奏會並聯歡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3期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闽南乐府 管乐 演奏会 王和声 天籁之声

    □晋江杂志特派员幼竺报导□为中华文化薪传而努力的闽南乐府,成立至今已二十余年,于民国七十六年十月三十一日在该会擧行成立二十六周年纪念仪式,擧行南管乐演奏会,演奏会之前并由该会新任理事长吕进发鄕亲邀请爱好南乐人士擧行茶会,参加者有胡宝三、黄善德、王和声诸鄕亲等数百人。晋江杂志发行人王和声博士并致贺「天籁之音」锦旗一面云。

  • 文章管乐的沿革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期  作者:王和聲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管乐 孟昶 花蕊夫人 五少先生 闽南乐府

    南管的沿革閩南有一種相當淸高的民族音樂,一般稱爲「南管」,也叫「南曲」、「南音」,有的人也叫它爲「絃管」。到了康熙朝代之後,南管又加了一個「封號」,雅其名爲「御前淸曲」。南管是植根於閩南的,尤以泉州五縣一帶,是一種很古老的音樂。有一位對音樂相當研究的專家曾說:「南樂可能是從隋朝音樂流傳下來的!」也曾有人說:「南樂比北曲的歷史更早。」對南管方面有相當研究的內行人士,也說不出南樂到底起源於甚麽時代。愛好南管的人士或從事南曲的藝人,一向崇奉的「祖師」之一,是「...

  • 文章吳樹蘭(寶桂)鄉親仙逝 八月十三日設奠公祭火化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71期  出版时间:1985-08-01
    关键字: 闽南乐曲主唱 自幼学习南曲 中风病逝 子女奔丧 乡友奔丧 管乐友祭拜

    □晋江杂志特派员幼竺报导□闽南乐曲资深主唱者吴树兰(许宝桂)女史,出生于台北万华,久居厦门、泉州,自幼即学习南曲,颇有造诣,数年前患中风症,于本年八月一日上午十时病逝于台北市中兴医院,享寿七十有六岁,其女惠兰旅居岷里拉,闻噩返国奔丧,在台北亲友协助处理治丧事宜,由台北市晋江同鄕会及闽南乐府管絃硏究会代表发赴,订于八月十五日上午九时假台北市立殡仪馆怀德厅设奠公祭,十时三十分发引火化。南管乐友及闽南鄕亲,颇多执绋致哀。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