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笃戏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越劇的根源及其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7期  作者:錢畔石 出版时间:1987-07-10
    关键字: 越剧 绍兴戏 根源

    才是他们的绍兴。这是一种与越剧完全不同地方,把越剧叫做的笃戏可以说对越剧的认识比较有深度的叫法。为什么说比较有深度呢?因为这种叫法至少了解一点越剧的来龙去脉才会叫的。越剧是一种很随和的,一人可以自奏自唱,二人可以一奏一唱,三人以上更可以多加乐器或分男女角对唱,所谓乐器也者,也只要有代能发出的之声的东西就可以,发出的之声最主要乐器是的鼓。的鼓有两种一种就是平常平剧后场所用的板鼓;一种为唱的笃戏用的特制的一种鼓,牠是把一株约莫二十公分直径的毛竹锯下

  • 文章談越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0期  作者:越人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越剧 绍兴戏 “的班” 地方戏 筱丹桂

    孩提岂知世间事,影像常浮脑海中!「越剧」一般人称绍兴,其实绍兴地方戏是「高腔」、就是人称「绍兴高调」。绍兴高调的唱法是一句词分二节来唱,前场(演出者)唱前半句、后场(文武场)接后半句、腔调由徐而高、用绍兴话发音、迨越剧兴起,高腔就此没落。「越剧」两字是出了绍兴地界才如此称呼的、字义文雅古典、绍兴地方本称古越,所以,越剧又叫绍兴。追根究源,「越剧」前身是「的班」、发源地为绍兴府属嵊县。其名称「的」两字是所用乐器敲打发声协音音译而来,的班的成员

  • 文章宁波鄕下的「的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4期  作者:葉蓬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绍兴戏 演出 乡土文艺

    阿拉宁波鄕下头,所谓的「的班」,亦就是一般所说的绍兴,又称女子越剧,鄕下种田人直呼「小娘比班」,因为,不论男女角色,全班淸一色是小姑娘,宁波人称女孩叫「小娘比」,倒是名符其实的称呼,如今,听起来似嫌粗鲁一点。在当初,的班在鄕下演出,普受一般鄕亲们欢迎,因为,当时,既无电影,连收音机亦视同珍品,种田人于工余之暇,除哼上几句绍兴,宁波滩簧、挖花一类曲调外,什么娱乐亦没有,一旦听说离村在十华里以内,要做戏文,一到黄昏下工,提早吃饭,会同三亲四友,遂即

  • 文章班蜕变为绍兴戯的来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2期  作者:剡溪人  出版时间:1968-07-25
    关键字: 嵊县稻米 丝茧茶叶 上海包工制 地方戏 绍兴戏

    算是最经济的消遣。如今能听女孩子唱的笃戏,也很够瘾,大家欢迎这玩意儿。带领的人既然摸淸楚工人心情,索信专程到嵊县聘请有名的演唱的老手来做师傅,挑选年轻貌美,聪明伶俐的多人,不再上厂里去做工,专门接受训练,于是扩展到可以彩排演出,使工人们更感兴趣。但上海到底是大都市,一个小板鼓,一付檀板,实在太单调,斟酌当地沪剧、宁波摊簧、扬州之所长,伴奏锣鼓管弦,在运腔过门也多少带点摊簧意味,这一改良,也使上海小市民都感到兴趣。因此店东小开们也愿意去捧场,从淸唱到彩排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