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竺梅先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在奉化六年(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1期  作者:彭竹予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奉化 徐锦华 抗日战争 国际灾童教养院

    抗日战争兴起,淞沪一役,被波及的幼儿稚女,处处啼号,于是,被视为避难所的上海租界地,触目所及,都是鸠形鹄面、嗷嗷待哺的无依灾童。我,既没有被日本鬼子的利刃、戳著肚腹当玩偶,也没被滥投的炸弹粉身碎骨,由浦东逃到上海,畏缩在仁济堂前的角落,忍饥挨冻,作生与死的挣扎。三天后,我们父子三人,被送进了法藏寺附设的尊圣善会。第二年秋天,国际灾童教养院在奉化岙口村(今属莼湖鎭)的泰清寺原址设立了。它,是竺梅先先生(奉化后人)建议,经旅沪宁波同鄕会董事们的一致支持下,所兴办

  • 文章梅先与「国际灾童敎养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1期  作者:彭竹予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国际灾童敎养院 日本人 遣散

    我从三十八年学写文章起,写到今天,算时间快近三十年了,算字数少说也有一百万以上,假如说这也算是一种成就,那麽最该感激的,就是已故世三十六年的先了。这不是因题就义的胡说一通,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我所常用的笔名——彭竹予,就是为了纪念公而起用的,与竹同音,予,就是给与的意思,合起来说「彭竹予」这三个字,就是「我这个姓彭的再造生命,是梅先所给与我的」。假如没有梅先,我个人生命很可能的不会生存到今天,假如没有梅先,即使侥幸活着,也绝对不会有今天

  • 文章情繫泰淸-——記奉化國際災童教養院㈤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0期  作者:蘇錦炎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宁波 奉化 灾害 教养院

    有饿殍,家愁断炊,百姓在苦难中煎熬。院长当时兼任浙东粮食救济委员会主任,为救燃眉之急,当时的宁波市长恳请先生凭他的威望晋谒黄绍竑省长请求救助。当时省政府已迁至永康的方岩,竺梅先即急百姓之所急,嘱许兴馥陪同马上启程。虽已秋后,暑气尙盛,一路风尘,舟车劳顿前往方岩。终于得到黄省长的支援,由其他县调拨宁奉粮食十五万石,救民于水火。可是,就在从方岩囘来的路上,到达宁海时,院长因劳累过度,开始咯血了,不能再行动。编编在这时金华吃紧,耐轩公司发来加急电报:一部份货物

  • 文章情繫泰淸——記奉化國際災童教養院(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3期  作者:蘇錦炎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抗日 奉化 教养院 泰清中学

    厂福利处处长兼子弟小学校长,才算有了固定住处,靠薪金过活,继续她的敎学事业。至一九四六年溘然长逝,终年和院长一样五十四岁。在上海出殡及民丰厂开追悼会时,闻讯的学生纷纷赶去为我们的恩母执拂相送,默哀致悼,泣不成声。采访中,我问竺梅先的二女儿兰卿夫妇:有人说院长去世后,徐锦华是靠变卖首饰维持敎养院的,是这样吗?兰卿说;「我父治家很严,只以民、华丰两厂的工资开销家用,有两桌多人吃饭,所有盈利都用于扩大生产或办慈善事业,如伤兵医院,敎养院等,所以徐锦华根本没有

  • 文章情繫泰淸——記奉化國際災童教養院(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9期  作者:蘇錦炎 出版时间:1994-02-10
    关键字: 报关行 货船被劫 水陆并进

    三级机构所有盈利均作为敎养院开支之用。所以,后来几年,敎养院实际上是由竺梅先独力支撑。战事的蔓延,形势的紧迫,继上海后,宁奉等地相继沦陷,日军的封锁更加加剧,各条商路更加不畅,丰余公上海总公司,宁波分公司均受影响,货物运转困难,业务逐渐减少,比较能向敎养院提供较多资金的还是尚未沦陷的石浦办事处。院长亲自带领许兴馥翻山越岭勘探商路,最后确定由象山到金华,再转运出去。但也危难重重,有一次运出的货物在象山港宁海途中,连船带货一起被刼,怎不使两位院长愁眉难展呢

  • 文章抗日救亡 一片丹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3期  作者:曹北海 出版时间:1997-03-10
    关键字: 实业家 国际灾童教养院 救灾 军需

    五百多人。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事变后,竺梅先除处理好企业的应变事务外,积极投身各项抗日救国工作,揭露日军侵华罪行。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抗战口号推动下,氏在宁波旅沪同鄕会捐献相当于购买一架飞机的巨款,对此,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之颁发嘉奖状。后来闸北战事吃紧,大批难民拥集苏州河以北地区,亟待救济,氏为了支持宁波同鄕会擧办难民收容所,把历年积存的银盾、银器具、银制轮船模型等上百件银器,装满一卡车送往同鄕会,作为救济难民之用。在他的带动下,旅沪宁波同鄕纷纷

  • 文章記國際災童敎養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期  作者:彭竹予 出版时间:1964-12-01
    关键字: 国际灾童教养院 童年回忆 宁波

    挹郁,亦冲淡了我对尘世间的不平遭遇。那位鄕长,就是竺梅先先生,他是浙江奉化(后)人,如今,过去二十二年了。那块地方,就是奉化县属的楼岙鄕,离它有五华里远的泰淸禅寺,在这荒废多年的古老寺院,创办了一所闻名遥迩的「国际灾童教养院」,院内灾童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我江浙两地的子弟,而主其事的,几乎全是阿拉宁波的鄕绅善士。九岁进了教养院,三十三年离开时,我已是半个而立之年了。在这四年零八个月的难童生活中,眞有数不尽的欢乐囘忆,足够寂寞的晚年,去囘味咀嚼了。难童

  • 文章懷念泰清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期  作者:彭竹予 出版时间:1964-02-01
    关键字: 泰清寺 奉化 国际灾童教养院

    嘡嘡嘡的钟声了,脚步不禁快了起来。进了泰清寺的大门,十个大人正在动手拆除大殿上的如来佛像,佛身前贴了一张佛归西天的大红纸,一声呼喝,大家合力用粗绳一拉,哗啦啦一响,那尊巨大的佛身就倒了下来,大殿遂变成我们的礼堂了。国际灾童敎养院的院长,是竺梅先先生,董事们我祇记得两位,一位是奉化沙村的沙松寿老先生,另一位是周大烈先生,周先生在宁波陷匪后被斗争死了,经常驻院负实际管敎之责的,是副院长徐锦华女士。敎职员全部聘自京沪一带的有识有德之士。当时,除了泰淸寺的原有院

  • 文章奉化竺梅先先生事略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9期  作者:培德 撰稿 彭竹予 整理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奉化 抗日战争 国际灾童教养院

    相继结束,大批孤儿再度流落街头。竺梅先目睹如此惨状,至为忧虑不安。不久,旅沪宁波同鄕会召开董事会,竺先在会中慷慨陈词:「国家灾难深重,应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竭力主张我宁属人士带头行动,创办一所规模宏大的灾童敎养院,及时拯救丧失亲人,孤苦无依的稚儿弱女,把他们敎养成人,以为国家所用。他的倡议得到与会董事们的赞同,并且决议由氏进行筹备工作,以及共推他为院长,徐锦华女士为副院长。之后,为了使收容工作顺利,考虑灾童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将名称定为「国际灾童敎养

  • 文章情繫泰淸——記奉化國際災童敎養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6期  作者:蘇錦炎 出版时间:1993-11-10
    关键字: 徐锦华 八一三事变 纸盒厂 北伐

    会董事,通过他们的关系,取得各有关国驻沪领事馆的支持,发给护照,取名「国际灾童敎养院」,以尽量避免和减少日寇的干涉和骚扰。院址的选择也煞费苦心,既要宽广,又要安全,后经奉化曹村庄嵩甫先生推荐,选定在当时尚未沦陷的先生家鄕附近的后琅鄕(现名莼湖鎭)岙口泰淸山。竺梅先先生字佑庭,浙江奉化长寿村后村人,生于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幼年家境淸寒,读书不多,十三岁随兄佐庭去上海谋生,深感读书少之苦,边做学徒边去夜校补习文化,好学上进。目睹淸王朝的腐败,国运日衰,遂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