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端午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龍舟競渡説起源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龍舟競渡 起源 端午

    我国各地,无论过去或现在,祇要是有河和海的地方,人们总要在端午(农历的五月五日)擧行「竞渡」。沿江畔海诸省,其民间几乎全有关于这种遗风来源的传说。尽管每一个说法都系以一个不同的人物,但是可注意的一点都是,这些传说都是为了忠臣孝女的敬仰和凭吊而产生的。比较久远的说法,可以上推到西元前四百多年的春秋时代,最迟的距今也已千年。现在分述已知各说如下:一、始于伍员说:春秋未年,伍员(伍子胥)因忠被谗赐死,后来才由吴王夫差取其尸体,用鸱夷之革裹着,丢在江里。故赵晔所

  • 文章唐代京师之端午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0-07-15
    关键字: 汉唐 长安 端午节 习俗

    自汉以来,五月五日故事独多,盖以此日为极阳之日。风土记载: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天中节,故作种种事物以辟邪恶。汉时帝都民间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见于风俗通。晋时作赤灵符着心前,谓可辟邪。见于抱朴子。斯时端午故事虽多,在社会似尙不视为娱乐之节。直至唐代,始渐昌盛:一、竞渡荆楚岁时记:俗以五日为屈原投汨罗江,伤其死,故以舟檝拯之。此俗荆楚地区行之较盛。二、鬪草岁时记:五日四民并踏百草,故有鬪草之戯。唐中宗朝,安乐公主五日鬪百草,欲广其物,令驰骑取之。又

  • 文章端午节典故摭拾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端午节 典故 艺文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五,又名端阳节。据「岁时杂志」载:「京师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至五谓之端五。」又据「月令广义」载:「五月五日曰端阳。」明陈献章端阳诗云:「荷叶童子问谁家,老妇簷前驻纺车,角黍唤回端五梦,还从艾琖得松花。」从明末开始定端午为「人节」。中元节为「鬼节」。端午节典故甚多,在此略作介绍。一、驱五毒:据吕种玉著言鲭一书中云:「蝎子、蜈蚣、蛇、虺、蜂,总称五毒。端午各划一针刺,在屋中贴之,以除虫毒。「张贴钟馗图、老虎画,可驱邪。此一

  • 文章端節雜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蔚之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端午节 别称 风土习俗

    端午别名多端五:据「岁时杂记」:「京师市廛人以五月初一日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又据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载:「谓端五之号,同于重九,世以五为午误。」又「新义录」载:「按广莫野语谓五月四日为端四,武林旧事称,五月朔日为端一,天中记又称五日为端五,盖端者,初也。」大抵因五月为午月,以致误为端午,虽属费解,自古迄今已习非为是,以讹传讹。端阳:据「月令广义」载:「五月五日曰端阳。」重午与重五之名与端午及端五之含义大同小异,亦以重五较重午为合乎情理

  • 文章閒話端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穀廬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端午节 风土习俗 历史 传说

    旧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这一名词是从唐代开始流行的。古人的「资暇集」、「容斋随笔」等书,都作过考证,「乾淳岁时记」并且说宋宫廷中的节令庆贺,是从五月初一开始的。初一即写为端一,可见是可以用「端午」的。后人为与其他各月初五识别,才书写为「端午」。宋以后,大部地区都称「端午」,但也有「重五」或「天中节」者。至于后人为什么以五月五日为节日,我们都知道,战国屈原于是日投汨罗江而死;江浙人更加深一重意义,以是追思后汉的孝女曹娥。曹娥和西施同鄕,浙江上虞人

  • 文章端陽閒話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區少雲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端午节 粽子 雄黄酒 屈原

    千顷万顷一啖,居腹箪壶便便。几辈文穷难送,输君饱食安眠。」惟此,钟馗有无其事,不过是椿子虚官司而已。雄黄酒端午节日,有以雄黄酒解驱蛇虺诸毒者,此风由来甚古。雄黄本是鑛物,含有三硫二砷(As2S3)成分,能溶于苛性钾液及硝酸。古俗多于节日,以雄黄沥酒涂于小儿身额,要以驱邪解瘴。淸嘉录云:「五月五日硏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月合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余酒染额胸手足心,无虺蚊之患,又以酒洒门窗

  • 文章蒲剑神符鎭端午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雅儒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端午节 风土习俗 神符

    端午节有竞渡与包粽子的风俗,据楚传云:「起于越王勾践」。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为屈原没汨罗,人伤其死,并将舟楫拯之,因为成俗。」岁华绝历云:「因勾践以为成风,拯屈原为俗也」。观此三则引文,竞渡划龙舟起于战国越王勾践,臆其志在习水战灭吴而复国,后因楚国三闾大夫被谗见逐,投汨罗江殉,人哀伤其死,以舟楫救之,因以成为风俗。包粽子的遗俗,此源之由,阅梁人吴均所撰的续齐谐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死,楚人袁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

  • 文章端午节杂谈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康國棟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端午节 风土习俗 龙舟竞渡 民族文化

    端午节的命名端午亦称端阳,明人陈献章有端阳后一日,里人送角黍诗一首「荷叶童子问谁家,老妇簷前驻纺车,角黍唤回端午梦,还从艾琖得松花」。端午亦作午之意,乃因夏正建寅,五月亦称午月,五日亦称午日,故亦有作重五者。端午是我国传统习俗中大节日之一。具有民族意识,传统观念。其起源在史书记载,也不一致,据隋书地理志的说法,端午节是历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屈原,怀才不遇,忧国伤时,悲愤投汨罗江而死的日子。其次为孝女曹娥,寻父尸不得,乃于五月五日以身殉父的孝行。屈原名平,字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