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端午诗人节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雛鳳淸於老鳳聲

    来源期刊:《浦東》 第61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90-06-15
    关键字: 郁慕明 父亲 去世 诗人 郁良心堂国药号 端午诗人节

    常相往来,成为通家之好。元英兄家学渊源,对国学造诣深厚,更重于我国礼乐的表扬。对诗词别具心得,那年端午诗人节,参加吟诗中山堂大会由当代宿儒阅卷评判,元英兄名列榜首,荣获左元,为诗坛一致推重。记得一次我们相偕游乌来,那时公路车仅到龟山为止,改坐简陋台车前进,车道又年久失修,沿路险象环生,却又彼此怡然自得。时乌来保持原野山林风味,并无店肆摊贩,野趣盎然,与今日屡加人工雕琢,自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徘徊在瀑布下听潺潺泉水,又到茅屋洗温泉浴,留连忘返,赋归时几至赶不上

  • 文章同鄉動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本會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潘宗武 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第五届第二次代表大会 梁伯秋 牟甲铢 黄廷璋 端午诗人节 余佩明荣 美国总统奖

    国代梁伯秋先生,乃当代诗人,今年农历四月廿六日,(即国历五月廿六日)为其九十八岁华诞之期,在台亲友及玉林同乡,特于是日假长安西路马来亚餐厅为其祝寿,筵开六桌,参加甚为踊跃,梁代表身体康健,步履安祥,作词赋诗,尤称能手,记忆旺盛,至老弗衰,允称国家人瑞,地上行仙,席间觥筹交错,极一时之盛。牟甲铢,黄廷璋荣膺诗人奖本会本年端午诗人节曁于右任先生一百一十四岁诞辰纪念大会,于五月初五日(即国历六月五日)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参加各界诗人数百人,当场击钵联吟,情形热烈

  • 文章端阳·重五·诗人节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期  作者:關照祺 出版时间:1983-05-25
    关键字: 端午 重阳 诗人节 龙舟

    我国一年中的三大节日,端阳节就是其中之一。从前是以农历行之,国民政府成立,改为阳历;政府迁台以后,为了依照民间的习惯,又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放假的日子,好让大家欢度佳节。五月五日这一天,眞是最多称谓的节日,古代称为「天中节」,据说一年当中,以这一天获得天地正中之气。以后便有「重五节」、「重午节」、「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五五节」、「双五节」,以及最后命名的「诗人节」。现在简单的说明一下,先说端午:晋代周处所著的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烹

  • 文章端午节怀屈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7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9-08-01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 纪念活动 诗人节

    不敢抢了。」这话传出后,大家照着去做,便成了端午节吃粽子。⒊飮雄黄酒:传说用雄末和蒲根冲酒飮用,将雄黄抹在小孩的手心、脚心、额上,有解毒的功效。⒋佩戴香囊:香囊是端午节时给小孩佩载的一种彩绣香包,里面所装的香料,有苍术、丁香、茴香、雄黄,有避毒免疫的作用。⒌揷菖蒲艾草:把菖浦艾草綑绑成束,挂在门上,可以驱邪,也是端午节习俗之一。端午节又名诗人节,因为屈原是诗人,文艺界人士为发扬他崇高人格与爱国精神,于民国二十八年端午节举行第一届诗人节庆祝大会,击钵吟诗。屈原

  • 文章五月双修:诗人节·母亲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诗人节 母亲节 端午 屈原 格律诗

    诗,言志也,为了舒发心臆,笔之为诗。而名随诗传者,史不绝书,留下千古佳话美谈。历代读书人,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高祖刘邦,到「礼乐衣冠第,诗书孔孟家」的郑延平成功,可谓一脉相承。五月双修—诗人节民国廿八年陪都重庆文化界,为了激发全国同胞反抗暴日,特选定农历五月端午为「诗人节」,用以纪念历史上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今年是此一意义深远节日六十周年,笔者谨选录海州文献社前任社长,现已望九之龄,齿德俱尊的汤景德敬人先生最近的诗章,既是对时代的感怀与追念,也为文献廿

  • 文章忆早年家鄕端午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63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屈原 诗人节 端午 祭祀 白蛇传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是我国三大民俗节日之一(另两个是春节与中秋),政府为了纪念我国最早一位诗人——春秋时代楚国三板大夫屈原于是日投泪罗江自沉,还把端午订为「诗人节」,列为国定纪念日,全国放假一天。台湾每届端午,除了诗人集会,民间大祭五脏庙,最热闹的节目就在各大城市的主要河道,举办龙舟竞赛。离鄕半世纪,每逢佳节倍思鄕,尽管今日台湾过端午,吃的玩的都比过去好得多;但那股过节的气氛终不及在家鄕亲切有趣。时光流失一甲子余,想起童年时期在家鄕过端午的种种情景,仿佛犹似

  • 文章屈原端午粽·钟馗驱鬼邪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3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2012-06-01
    关键字: 屈原 钟馗 端午节 诗人节 驱鬼

    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民国二十八年,全国诗人荟集重庆,共同议定此日为诗人节,以纪念这位伟大爱国诗人之天才与气节。政治家屈原于西元前二七八年(周赧王三十七年)紧抱一巨石(怀石)于胸前,跳入湖南的汨罗江自尽,以抗议楚怀王不采纳他所提的改革计画,他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约生于西元前三四〇年。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进谏官)、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到守旧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言而去

  • 文章端午节的由来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1期  出版时间:1990-05-14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 诗人节 重午节 五月五日

    端午节的由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依照中国农历「夏正建寅,五为午月」的记载,五日可称为,午日。又风土记—民国二十八年端年节时,文艺界人士,为纪念屈原的人格崇高,创作的成就,乃以该日为诗人节—仲夏端午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是以五月五日,亦称重午,再取阳气始盛的意义,又称端阳。因是日有挿蒲艾风俗,亦谓之蒲节,民初定为夏节,而民十九年改为重午节。

  • 文章欢度——端午节、诗人节。哀念——秋瑾殉国。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4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1-06-05
    关键字: 端午节 诗人节 秋瑾 爱国志士

    ①考查端午节的由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依据我国农历,「夏正建寅,五为午月」的记载,五日称为午日,又风土记「仲夏端午,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是以五月五日亦称「重午」,再取阳气始威的意义,又称「端阳」。因为是日揷蒲艾风俗,乃又称为「蒲节」,民国初定为夏节,十九年国民政府又改称「重午节」。②抗战初期,重庆文艺界,为期诗人发扬爱国精神,拟订一诗人节日,并又想起屈原人格崇高,创作有成就,乃以端阳节为诗人节,并于民国二十八年端阳节擧行第一届诗人节大会于陪都重庆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