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秦腔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剧团 秦腔演变 《拾玉镯》 《二进宫》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戏剧演唱,至少千年以上历史,从唐明皇梨园子弟时期开始到目前,历经漫长岁月,现在所演出的各地方戏均出同原,由秦腔演变,形成今日多彩多姿不同腔调戏剧,中间多少变化、唱工、行头、化妆,均有钜大改变,多少演唱人员的起伏,都在在说明了今日中国戏剧的随时代在改变中。所以从事戏剧工作者,不要怕变,不要怕改,重要的是推广,发扬薪火相传,继续下去,能生根发芽。三月份秦腔剧团在台北艺术馆演出了「拾玉镯」,由张育华饰孙玉姣、陆光仪饰傅明、王银丽饰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实验剧团 台北社教馆 《秦香莲》 秦腔自乐班

    秦腔在同鄕的热心赞助,与实际参加演出者推动下,不断的在舞台演出,受到各界好评,如此不但保持了我国民间古老戏剧传统,并能推陈出新,训练了不少靑年与学生,薪火相传,使秦腔艺术,发芽生根,永恒流传,是値得欣慰的。台北社敎馆所成立之「秦腔实验剧团」是由各大学院校靑年学生组成,利用假日演练,曾有过多次演出,他是继西北秦腔硏究社,与秦腔剧团后的秦腔有力推动组织,因为学生们热心学习,加之演出成功,受到敎育文化单位各方面重视,为鼓励其再接再励,奋斗不懈精神,本年敎育部颁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于右任 杨大乾 秦腔剧团 台北自乐班

    我国戏剧,由于随着历史文化发展,由西北黄河流域,陕、甘、靑、宁,向外发展,一股由晋而冀、鲁是为「北方梆子」,再结合民间曲词演变而为平剧。另一股越秦岭至四川、云南变为「川剧」及「愼剧」。「粤剧」加上本土曲调,发展成南洋一带的新剧。另由汉水至长江流域湘桂沿海形成「越剧」,再南延伸福建有「南管」、「北管」过海到台湾形成「歌仔戏」所以说,秦腔为中国戏剧之祖,并不为过。台湾秦腔从每年为于右老祝寿集合演唱起,到以后劳军表演,经热心同鄕大力提倡,目前有「秦腔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6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秦腔 迎神赛会 《老井》 《红高粱》 歌仔戏

    秦腔是我国最古老戏剧,亦是戏剧老祖宗,今天在海峡两岸看秦腔表演的人数约四亿多,包括陕、甘、靑、宁、新各省,蒙古、西藏地方,在民间迎神赛会,纪念节日秦腔列为主要活动节目,秦腔在大陆经常有全国性的巡回演出,前几年西安秦腔界组团曾到日本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可见其影响之大。平剧在台湾定名国剧,有关单位大力提倡,其实平剧是由秦腔结合华北各省地方戏曲改良发展而来,平剧之剧情故事、剧本、文武场,均为秦腔之翻版,就连大陆各省之地方戏曲,亦无一不是秦腔化身,例如「王宝川

  • 文章我對陝西變閃西質疑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5期  作者:王普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报道文学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乌面将军 歌仔戏 秦腔

    必有其自绝非巧合,不过史册之上缺少记载而已,史册上缺少记载的史实,不能称之为全是虚假;否则,诸求于野的「春秋」和「史记」等史册,依赖氏之见皆是「揑造」「神话」「误人子弟」了。提到台湾歌仔戏中的胡琴,和陕西省的秦腔戏中的胡琴,岂至相似简直可以说相同,这种胡琴仅见于这两种戏种之中,为其他任何国内国外乐器所无,这当然也有其不见史册的历史渊源。歌仔戏行之于台湾全省,不限于某一县市,当然更不限于「陕西村」。笔者认为:不仅「陕西村」和「陕西省」具有绝对的历史渊源,甚而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