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私塾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塾館軼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31期  作者:茅慶和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私塾 抗日战争

    日寇侵扰期间,家乡中、小学大都停课或流动教学,而私塾却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大地发展了。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这个阶段的私塾,尽管仍有入学之初在孔子像或「天地君亲师」条幅前跪拜、向老师行礼等仪式,尽管在管理上还存在封闭的特点,一尺来长一寸多宽的戒尺仍是老师管理学生的法宝。教学上还是采用直灌的方法,但大都具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良。教学的内容已经不是单一的古文,而是古文、白话文兼顾;课程已经不是单科独进,而是兼设了其他的诸如珠算,甚至绘画、武术等科目。我在启蒙

  • 文章讀書生活瑣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1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私塾 小学 中学 高中 军训

    一、私塾三年䝉懂而过我的老家—刘玉楼,位于丰砀交界处,距丰县县城约二十五华里,是一个数百户人家,二三千人口的大村落,除了少数王姓与一部自附近村庄迁来避匪患的他姓人家外,大多数是刘姓一族,聚族而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融乐和谐,过着半耕半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安恬生活,在我的记忆中,堪称安定、详和、兴旺、美好、若非战乱,确是安居乐业的好地方。我村的文风,原本不弱,满淸科擧时期,虽无人中过进士、擧人,而拔贡、秀才却也出过几位,及至淸末民初,废科擧,兴学

  • 文章歲暮憶兒時同唱放假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5期  作者:牛翁  出版时间:1981-01-20
    关键字: 私塾 放假歌 学校 同学

    我生于淸光緖辛丑年七月初十日,七岁入学,已在淸廷变法维新,废止科举,创设学校以后,我先祖父及先父仍送我至本鎭秦姓老童生所设的私塾开蒙,识了几百个方块字,读了一本百家姓和三字经,还描过几个月红字,翌年就转入安东小学,读了一年后,又再进私塾继续读了五年,那时学校为春季始业,并且还是用的阴历,第二学期,记得快要过年的时候,先生敎我们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初等小学国文敎科书第二册最后一课「放假歌」,儿童们因为盼望的新年快到,将放寒假,大家非常高兴,都把这课书读得

  • 文章私塾糗趣一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縱亞平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私塾 趣闻 教育 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吾乡村塾教学之情况,七十岁以下的人已鲜有人知之,笔者在乡读书时,听闻一首传咏私塾教学的打油诗,因其描绘生动,今犹记得,诗云:「漆黑茅柴屋两间,猪窝半棚紧相连,牧童八九纵横坐,赵钱孙李喊一年。」诵此可知塾舍人畜杂处,村童所学也不过是一本薄薄的百家姓、三字经,而一喊就要上年。此外,还有一首描述私塾晩读的诗,也很传神:「鸟雀归巢噪晩风,大家齐逞好喉咙,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意谓在夕阳西下,鸟雀归巢的时分,村塾塾师要命学童温读一下当天的功课

  • 文章半饑半餓的職業——塾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徐潔波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私塾 郑板桥 秦桧 塾师待遇 半饥半饿

    民国前,国内各地多无学校之设立,孩童读书,除少数权贵富家子弟有能力请老师至家中设馆施教外,绝大多数人家的子弟,只有进「私塾」受教一途,也就是所谓的「村塾」。村塾的设置地点,不一而足,有的设在祠堂,有的则设在私家宅第。至于束脩(学费),多无定额,视学生家境量力酌收,所以「塾师」的待遇极低,勉可餬口。清人郑燮(板桥),是我们江苏兴化人,年轻时曾做塾师,他有一首自嘲诗:诗曰:「教馆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半饥半饿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十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1-09-15
    关键字: 私塾教育 早课 理书 授书

    忆述私塾时期之地方敎育芳茂山与芙蓉圩,位处武进之东南角,东连江阴,南接无锡,离城均约四五十华里,一切地方行政、敎育文化,由于政府鞭长莫及,地方自治未入轨道,因此敎育问题,影响颇钜,敎孝敎忠,更为转移地方善良风气之重要关键。曾记抗战前,芳茂山区与芙蓉圩四周,仅芳茂山东麓之焦溪,西麓之横山,北麓之新安,以及芙蓉圩之杨田埧设四所县立国民小学,其余均赖私塾维持地方敎育,保存固有文化,鄕民因就敎忠敎孝之影响,地方善良风气,得以发扬光大,可谓功不可没。玆就私塾之设立

  • 文章憶往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任元明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平仄 私塾 教育 晚清秀才 颛孙立勋先生

    七十多年前在家乡读私塾,受业于晩清秀才,颛孙立勋先生号卓亭公—颛孙荆山先生之令严门下。课余卓亭公常踱方步,吟诗诵词,朗读精华佳句。并唸诗谱自悮。如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当时只知道这是作诗的基础谱子,不知道平仄的先后顺序;怪先生没讲明白,不知自己程度浅,不了解。不清楚平上去入,就是现在的一二三四声。至今阴平阳平仍分不清;如何切音拼字更搞不明白。破音字(大陆说多音字) ,某字读上声,可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读

  • 文章(紀事 教育)歸仁集一帶學校及教育概况

    来源期刊:《宿遷文獻》 第5期  出版时间:1976-12-01
    关键字: 学校概况 教育概况 私塾教育

    人,分一、二与三、四两班,亦创于民初,首任校董郭佑卿,次任孟贤卿。学田乃二郞庙之庙产,约二百余亩。三为明义小学,在归仁集西南小赵圩,创设于民初,校董赵仁昌。但因匪乱,未曾开课。四为明伦小学,在归仁集东南邱家庙。学校经费来自邱家庙之庙产。民国十五六年,及二十至二十五年间均曾开课。五为大义小学,校址在归仁集大街西侧,有校田数顷,此为归仁集江氏私立学校。民国初年至十七八年均曾开课,后因匪乱停办。二、私塾:归仁集一带学校敎育既不发达,而私塾敎育亦甚落后。常设之私塾

  • 文章解剖我這長毛胚的性癖(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期  作者:張九如  出版时间:1971-02-15
    关键字: 私塾高小师范 父亲 经济困苦 性格养成

    五、造成我这种性癖的远近因造成我这种个性的远因是祖训,近因是环境,愿穷根究底,从头细说。我被人骂为长毛胚的苦学情形:我是生长在一个极穷苦而被村人称为「长毛胚」的家庭中,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在七岁到十七岁这一段时期内,可算我受学校敎育时期,虽则进过私塾高小师范及大学,但或因没有学费,或因帮忙耕作,或因父死母病,总计其间辍学的时间在两年以上,所以都没在各学校毕业,只有「三不毕」的半吊子学历。现在能有些一知半解的常识,能写些似通不通的文章,泰半凭自力苦学而来。刈

  • 文章故鄉童年生活瑣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劉鳴漢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故乡童年 私塾求学 水萝卜 手足情谊

    偷拔水萝卜——余幼读私塾,一日,放晩学时,同窗数人邀约去后菜园偷拔水萝卜吃,余却之曰:「那个老王妈鎭日看守勿须臾离,若被逮住,定遭一顿毒打。」彼等齐嗤之以鼻答云:「嘻!彼一龙钟老妪,行动若蜗牛爬行,是何惧哉。」时近黄昏,吾等俯身疾行,抵达后,立即分散摘取,忽闻一声巨吼:「抓小偷啊!今天非打死你不可!」伊乃老王妈新娶之大脚媳妇,乃始料所不及也,彼等立即逃逸,余行动略迟缓,忽觉后颈部被一巨掌攫住,连拖带推,足不点地,边走边大声咒骂,边大声呼唤:「妈呀,我逮到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