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禅法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2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参禅歌 禅门

    人生第一要无私,大公无私先忘我。色即是空空即色,抛却名缰与利锁。跟师进门,奉禅法行。养心入定。得髓、祛病。在心中是妙心。在身上是法身。在入世是正觉,在出世是寂静。一声棒喝明心见性。不贪、不嗔、不痴,万归一乘。参境界看分明。止观、定慧、顿悟学得一味,目的才达成。要知今日之我我是谁,还看明日之我谁是我。

  • 文章台与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張峻峰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史料 文物 禅让 碑文 书法

    禄去帝室七世矣,遂集矢室于其宫殿,而二京为之邱虚。当此之时,四海荡覆,天下分崩。武王亲衣甲而冠胄,沐雨而栉风,为民请命则活万国,为世拨乱则致升平。鸠民而立长,筑宫而置吏;元元无过罔于前业,而始有造于华裔」等比较眞实的反映汉室倾危以及曹操平息中原诸侯战乱,稳定社会秩序的史料。受碑的书艺术,也久为世人所重。历代金石着录多有记评。其纯取方正,端庄典雅运笔瘦劲挺拔之度,不失汉末名碑《张迁》,《礼器》及《熹平石经》等骨气洞达,浑穆渊雅的风范。二碑不仅文字内容互为

  • 文章著名书篆刻家邹梦近录 陆放翁渡飞云江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許世錚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邹梦禅 陆游 书法 诗词

    宋代杰出爱国诗人陆游(放翁),壮岁初入仕途,从家鄕绍兴往福建任职经温州瑞安,渡飞云江(时称瑞安江)时,有诗云: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诗题为「过瑞安江,风涛贴然」。这首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壮阔的思想境界,而流传千古的五言杰作和放翁的途经飞云江的事迹,便给后世瑞安人民留下永远的纪念。现代瑞安还有纪念放翁的建筑。一九八五年秋,瑞安县筹建中的贯通浙江福建陆上交通的飞云江大桥正要奠基开工之时,原籍瑞安的现代著名书篆刻家邹梦先生离鄕

  • 文章聚沙塔苑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1期  作者:桑楠 出版时间:2005-05-01
    关键字: 聚沙塔 论语 砖木 云禅寺 塔苑厅

    塔体正面棱廓线成呈棱状孤形。塔内有扶梯,可盘旋直上至塔的顶层。站在高层远眺,古鎭梅李风貌尽收眼底。每角悬铜制风铃,在风中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塔下原建有「寺」后废,这次修复时,改建成公园「聚沙塔苑」。聚沙塔苑正门朝北,门内有古银杏广场和池塘,塔的四周种上绿茵茵的草坪,其间错落栽著广玉兰、枫树、山茶等花木。古塔的两边设有相通围廊,廊边有仿古的栏杆,廊壁嵌砌刻着历代咏梅李鎭的诗词等的大理石碑。塔旁建有塔苑厅,厅的四周壁上设展屏,展示了昔日的梅里十八景,古文物

  • 文章天宁寺的宗法系(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6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天宁寺 宗法系 融禅师 慧能 律宗

    吾邑天宁寺,是江南第一大丛林,创建于唐贞观永徽间,迄今历千余年,可算得是道地古刹。有寺志十一卷,是溧水濮一乘先生编撰,在台曾重刋行,且列入中华大典。可惜这本志内,对天宁寺的宗法系,交代得不淸不白。据寺志沿革内说:「其派,始终为宗门庭,惟淸初以戒润律带来寺住持,继者数人,曾一度改为律寺。然不久而纪荫师秉拂,遂仍复临济派之旧」云云。根据此说,好像天宁寺始终是宗的临济宗,自淸初戒润以迄纪荫之间一段时间是属律宗,自纪荫起又恢复临济。根据史实,这便颇有

  • 文章持名念佛貴真誠

    来源期刊:《同安》 第80期  作者:陳延進 康大可 陳世空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佛学 禅宗 持名念佛 净土宗

    净土法门[1],经论甚伙,为便利无暇深入三藏[2]大众,故以最简单之持名念佛[3]一,择要言之。务使一般男、女、老、幼,亦可修持,得以成道,故写此篇。俾有意此生,顿离五浊[4],而超凡入圣者,资以参考:何以要持名念佛阿弥陀佛[5],发四十八大愿,其中第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惟除五逆,诽谤正法[6]。」第十九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

  • 文章汉月、藏与“三峰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1期  作者:畢盛 出版时间:2007-11-01
    关键字: 汉月法藏 三峰寺 三峰宗 三峰清凉禅寺 对联

    汉月藏(万历元年1573——崇祯八年1635年),俗姓苏,江苏无锡人,字汉月,藏其号,晚年自号天山,因悟道和最初弘法皆在三峰寺,世人又以“三峰和尚”称之。汉月之父乃一方隐儒,常以《孟子》等儒典教授门人,汉月自幼生活在这种特殊环境中,对《周易》、《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领悟颇深,他十九岁披剃受戒至二十四岁,其间对儒学的研究弘传甚于佛学。汉月自二十八岁开始行脚参访,遍访门名宿,“十余年中,费尽心力,虚檐破壁,草屋萝樯,食豆滓

  • 文章天宁寺宗法系(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77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5-02-25
    关键字: 天宁寺 宗法系 纪荫禅师 定念和尙 临济一系

    纪荫师是淸代天宁寺最有作为的住持之一。很多重要建筑是纪荫住持时兴修。至乾隆十五年,大晓实彻为住持,又有一翻更新。故大晓实彻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方丈,其后天宁寺的住持,都是大晓实彻的一系。纪荫与大晓,虽同属临济,但因师承不同,致天宁寺志中对纪荫的法系竟只字未提。其法系如何,也是疑问,沿革中更说得含混,竟云:「大晓以南涧正脉来寺住持,其与纪荫之师承三峯,宗旨不同……」云云。这好像是说纪荫不是临济。或是说纪荫是南涧旁脉或偏脉。南涧有无旁脉偏脉?且不管他,所云宗旨

  • 文章话说普陀山古建筑的龙文化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2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12-06-30
    关键字: 普陀山 雨禅寺 普济寺 九龙壁 龙文化

    均为镂空的团龙浮雕。赤龙翻卷作圆弧状,头尾相接,龙爪横张,颇有气势。但在普陀山古建筑中龙文化最有名气的要算法雨寺九龙殿了。寺,始建于明万历八年(一五八〇),初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改称海潮寺。清康熙三十八年,经康熙帝赐金修寺,拆迁南京明故宫旧殿,建九龙殿,并赐「天花雨」和「寺」额,遂名法雨寺,也是普陀山镇山之宝。现今在法雨寺内外的龙凤物,有九龙壁、雕龙栏板、龙凤柏、九龙殿等。九龙壁:在法雨寺天王殿对面照墙处,一九八八年由温岭县长屿镇民间石雕

  • 文章黃庭堅的文化意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鑒齋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黄庭坚 书法诗词 传统美德 宋代禅宗 文化影响

    黄庭坚无疑是修水文化史上一位最杰出的代表。然而,黄庭坚决不仅仅是属于修水的,他是一个具有历史地位的中华古代文化名人,一定程度上,他还对世界文化构成影响。一般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与他的老师苏东坡齐名而被称为「苏黄」。然而,黄庭坚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除诗词书之外,他还在德行修养、绘画理论、宗文化、茶文化、宗族姓氏文化等领域有重要贡献。他的文化影响则早已超越其生活的时空,通过日本、朝鲜等国家,逐渐扩散到世界。黄庭坚的突出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