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灶仪式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民俗节日)故乡的传统节日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24卷 第24期  作者:劉雲仙撰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传统节日 祭敖包 祭灶仪式 那达慕大会 米阔勒节

    受到重视。小年当天,要举行祭灶仪式,在灶神龛前烧香,供献牛羊肉、黄油、乳品、糖果,讲究全家团聚欢乐,吃团圆饭,喝团圆酒。蒙古族则把春节称为「大年」。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和鄂温克族的节日。敖包也叫脑包,起源于藏族。祭敖包就是祭祀山草木,祈求山神、路神保佑丰收、平安。蒙古族人对敖包极为尊敬,每逢路过,远远地就要下马叩拜。内蒙古各地的敖包形式大致相同,即在草原的高敞之处积堆石头为台,台基之上为依次缩小的三层圆台,敖包上插有木杆,挂有经幡,祭祀时则在杆上挂起

  • 文章祭灶

    来源期刊:《闽聲》 第18期  出版时间:1968-02-15
    关键字: 祭灶 传说 仪式 年糕

    过年中,「祭灶」,也可以算是一件主要节目。据神话中有此传说,「灶公」,「灶奶」,是在周武王讨伐商纣的革命成功后,姜子牙(民间称之为姜太公),把这一役战争中阵亡将士一律封神,「灶公」名张奎,「灶妈」高氏兰英,这也不必去考据。一年到头,巡廻各家各户,一直要挨到农历腊月廿三日,要上天庭向玉帝述职,把各家各户平日善恶情形,作一总报吿:所以这时候,民间不能不对「灶王」节表示一点意思。在廿三日的晚上,每家每户不管贫富,都有擧行「祭灶」的仪式。准备了丰盛的酒肴,加之

  • 文章六月齋三竈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8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74-08-20
    关键字: 夏季祭灶 道士 十赦奏疏 祈祷仪式

    夏季祭灶,原是古俗,论语注解中说:「灶乃五祀之一,夏所祭也。」故鄕人士,对这古俗,一向奉行勿替。每年阴历六月,不论城鄕,家家都要祭灶三次,在城区或鄕鎭或较大的村巷上,每次祭灶,还要醵资雇请道士,拜一天忏,同时由主办人托着香炉,率领穿着锦绣道袍的道士一人,到每家灶前去叩拜,并朗诵「十赦奏疏」一遍,祈求赦免一般人所最易犯到的十大罪过,其中有忤逆长上,不孝父母,暴殄天物,浪籍五谷等罪。偏僻的小村巷上,因拜忏化费太大,就买些化器素菜,自行设祭,虽所费无几,但亦备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