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社会评价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陶渊明的人品与复兴中华文化的关系(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熊邦彥 出版时间:1969-10-02
    关键字: 陶渊明 建安七子 田园之乐 社会评价

    个人作此宣扬而了事。而具贡献未来留意文艺芸芸诸志士们,作一指点,重心在此。以苏、梁非凡的才智学识,尙且出以至诚,奉陶公为私淑。吾侪何人,倘能以其所示,作为路标,立志向陶公的作品而问津,相信必各随其工夫之深浅,而有所收获。诵公之诗,揣摩公之为人,潜移默化于无形,以修吾身、诚吾意、养吾性、全吾眞、正吾气、壮吾胆、进退自如,无所挂碍。由是,自利、利人、利社会、利国家。这样的,我们的生活,才有重大的意义,我们的生命,也有重大的价値。「有为者亦若是。」望读者诸大君

  • 文章來台感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作者:張載琅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在台生活感受 台湾政治社会评价 台湾教育问题 时论社评

    三十年前,我和他们喝的都是米酒,廿年前却改为红露,十多年前一变而为绍兴,此刻见面,绍兴已是不够意思,似乎要洋酒才够交情了。原来土地涨价他们都成了富翁,平常轿车代步,洋酒又算什么!来台时,各县若能有一所高中,三几所初中,已是难能可贵。此刻各县县城高中高职林立,大专院校也不少。乡上有国中,村上有国小,这是国民义务教育,学费全免,补读不可。五、一点感想自由祖国由于军政上了轨道,没有上层派系斗争,所以社会安定。因为安定,所以经济繁荣,这也是民生主义实施三七五减租

  • 文章团结新住民·和谐新社会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37期  作者:韓哲元 出版时间:2012-01-15
    关键字: 移民社会 新住民 语言沟通 文化适应 负面评价

    家庭中夫妻间的沟通若有困难易产生冲突,引发许多婚姻问题,另一方面,新住民通常缺乏阅读能力,语言文字的隔阂除了在生活中造成不便外,也容易影响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二、文化适应的问题:就大多数的新住民女性而言,来台后需被迫要接受台湾的文化,家人对新住民所带来的文化观念有所排挤,对此,新住民将面临跨文化适应的冲击,诸如飮食习惯、亲属关系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互动及家人沟通等适应问题。三、社会的负面评价社会对婚姻移民女性多投以歧视与负面的看法,如报导中常见的「假结婚真卖淫

  • 文章谈王尚义及其作品我认为他是位社会解剖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梅蓮珍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王尚义 社会解剖家 抒情诗 文学评价 人物介绍

    克服困难后的快乐更高价呢?至于先乐,那完全是不値得的。从她给他的信中,充满了诚恳与眞挚。他们的内容永不会缺乏,每次都写得很多,很丰富,或者是彼此性向合得来吧。不久,我又买了野百合花,我已经深深地喜欢他的作品,虽然有些我还不太了解它的意思——这或许有些可笑吧!春蚕一文中使我尝到了文中的悲哀气,也使我感觉到他这人似乎有点,有点……我说不上来。不过,总认他知道得很多,看透得那多——对这社会。我对尙义了解的并不多,但多少从他的作品中能了解一点。现在,野百合花我已看完

  • 文章《鏡花緣》與鹽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吳中成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镜花缘》 两淮地区 盐文化 李汝珍 社会现实 文学评价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一定的历史背景。古典小说《镜花缘》所反映的就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叶的社会现实生活。也就是清乾隆末期到嘉庆年间的历史状况。它产生于淮北盐都板浦,经受着两淮盐文化的薰陶和影响,因此,《镜花缘》的问世,也可以说是盐文化的积淀。堪称盐官子弟。作者李汝珍(字松石)于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随做官的哥哥李汝璜(字佛云)从直隶大兴移家到古海州的板浦,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李汝璜做的是盐官,所以,李汝珍能到板浦来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