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砚石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細説端硯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鄧澂濤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端砚 砚石 水岩洞 特点

    五、水巖各洞砚石之特点老坑——即水巖——洞之石,其石质特点,据高要县志(淸,道光八年刋——夏修恕等编纂:(按高要县现在有三部,一为道光八年夏修恕等编,二为民国十三年吴幼舫等编,三为民国二十七年梁赞燊等编)所载,有云:「昔人论端砚者,言人人殊,皆以耳为目,莫辨其赝,惟兆(兆,指高兆,作端砚考者)亲至端溪,其言颇为详确,然披山腹,割石髓,即生长斯土,非好事者,不能尽知,高氏之言,亦不免以耳为目,今于诸家所论,摭其合者「而列水巖于后,并以诸巖附焉」。是高氏所论

  • 文章洮硯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作者:高耀峯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洮砚 砚山 砚石 史料记载

    同行的友人说,那就是洮砚山,人们正在采拣洮砚石。人人皆知洮砚名贵,却不知采石竟如此困难。洮河发源青海,浩荡千里,两岸皆为庸碌顽石,并非砚料,唯这一座山称砚山。砚料像煤层一样,千米高山,仅有两层厚度约一米的石头可做洮砚。山顶一层呈鹦鹉色:半山一层色如鸭头,即称「鸭头绿」。登临料层,须单人弯腰沿垂直山体一条人工开的羊肠路上去打洞取石,并用背篓背下来,稍不留意,即从崖上跌入洮河粉身碎骨。宋代视洮砚为贵重。北宋学士黄庭坚,得洮砚后爱不释手,赞曰:「旧闻岷石鸭头绿,可

  • 文章漢磚成佳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釋廣元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淮阳文物 汉砖 砚石

    河南省淮陽縣「陳州羲陵碑林建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李騰雲先生,於九月十三日,看到了我在北京舉行個人書畫展的電視錄影曁新聞報導後,即專程接我到淮陽縣參觀太昊伏羲陵園,以及他在羲陵附近著草園内興建的碑林,請求我爲碑林留幅字,並特別介紹了我國總統府資政陳立夫長者墨寶的碑刻。還當便贈送了大小不等的兩方漢磚硯與我,並說也曾托人帶呈給陳資政一方了。淮陽縣地處豫東,是有名的陳楚故都,也是伏羲、神農二氏建都的聖地,亦是中原著名的歷史名城。西漢高帝十一年,置淮陽國,立子友爲...

  • 文章硯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砚台 史料 端砚 书法 松花石砚 蓝溪砚 砚石

    读书人对砚石至感兴趣,不但利用它可发挥书法之妙趣,同时亦可当作古董把玩。故沉浸于书法之人,砚是不可一日或缺的重要器材,据历史所载,在汉朝已有石砚,兹将已发现的砚石,叙述于后提供同好参考。中州为中国文化发源地宝藏丰富一、河南淮阳陈州有汉砖砚三方:有深灰色,亦有土黄色两种深灰色长六十公分,厚五公分,重三公斤半,正面刻有汉代龙形,并刻有陈州汉砖砚。土黄色的长六十公分,宽九公分,厚三公分半,重一公斤半,共有三方,收藏家为陈登先、释广元及陈州羲陵建设委员会李腾云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