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碑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立碑有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4期  出版时间:1997-04-03
    关键字: 故里 石碑 草帽 牡丹

    一)三返故里留美,石碑鎭下草青青,将军头上戴草帽,也显一姓有威名。(二)牡丹花中王,蒋字姓中强,石碑高耸起,闻见也清香。

  • 文章邯鄲古蹟觀賞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4期  作者:趙竹亭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邯郸古迹 武灵丛台 历史典故 七律石碑

    南北各开一门,上有乾隆十五年(一七五〇年)南巡过邯郸登丛台留下的御笔诗碑,七律登丛台:『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谢雄才,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桐天桥安在哉,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碑阴面鑴刻的是乾隆自书诗七古「邯郸行」。在众多碑刻中,最著名的是郭沫若一九六一年九月十九日登丛台所写的七律石碑:『邯郸巿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照黛妆楼遗废蹟,射骑胡服思雄才,太行阵地漳河外,烈土陵园隆水隈,现代经营基础厚,武安铁矿峰峰煤

  • 文章方城晋刻石碑及《躬耕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石碑 《躬耕歌》 《鲁迅书信集》 雕刻

    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高中的墙壁上,现镶存有画像石碑一通。依其落款,当为东晋刻石,该碑高一米许,宽〇·五米许。碑的上半部刻有《躬耕歌》一首,原文及落款如下:诸葛武侯躬耕歌:躬耕南亩乐如何,吃也靠著,穿也靠著勤耕粪多做生活,麦也添多,谷也添多耕三余一要斟酌,丰也不错,凶也不错浪荡嫖风与赌博,家也消磨,产也消磨乞求邻家借升合,张也推拖,李也推拖赤手空拳泪如梭,妻也不乐,子也不乐一家饥寒可奈何,冻也忍着,饿也忍着亲朋看见无人作,你也改过,他也改过沾体涂足甚快乐,吃

  • 文章洛陽故鄕潘寨鎭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0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6-04-03
    关键字: 潘寨镇 古金钟寺 关帝庙 石碑

    团体,如狮子社、海神社、鼓乐社、民俗技艺社、杂耍会社,等名目繁多的游艺团体,依序轮流献艺表演,人人各尽所能,个个表达所长,虔诚祭奠神祇而外,洵为农隙的民俗最佳娱乐。到处扶老携幼,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片和谐同乐之声,洋溢于庙内外的每个角落。庙南有焦家寨、五郞庙、二郞庙,庙东有穆家庄,东西马庄及东、西石罢等村,居民颇为稠密。该鎭西邻,有太平庄,去名胡庄,系苏秦故里,因年代久远,古迹淹殁,仅有小石碑一座,供人凭吊而已。再西有齐家门,呼家庄、李家楼、桃园

  • 文章嵩陽書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徐蘭川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嵩阳书院 历史沿革 文物 古迹 将军柏 石碑

    嵩山名勝,山抱水環之區,無地不染梵塵,儒家在此創辦書院,多由寺觀改成,直至今日,茫茫嵩麓,惟一久存的只有一座嵩陽書院……

  • 文章沿著武王伐紂的足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丁方文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武王伐纣 古迹探寻 扣马石碑 汜水 朝歌城垣 牧野战场

    本文作者丁方文先生,河南南陽人,服務於北京軍事博文館,「軍事史林」編輯部,曾在台北龍雲出版社出版「戰爭沉思錄」一書,文筆流利,幻想力豐富,爲豫藉作家中前途不可限量的後起之秀。——編者

  • 文章李雅仙先生九十華誕壽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7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81-07-30
    关键字: 李雅仙 乐善好施 石碑 祝寿词 生平家世 抗日

    李雅仙先生世居河南省汝南縣城東大李莊,因避匪亂輾轉遷至汝南城內二龍里街,遂定居焉。先生祖金芳公,父固本公,均爲有淸生;品端學粹,鄕里共仰。母鄭太夫人,篤信佛敎,樂濟貧苦,同鄕士紳,特爲建立「樂善好施」碑於縣城東門外,以彰懿德。先生幼從名師,硏習經史,少入開封法政專校,嗣進河南陸軍軍官學校將校班,學兼新舊,資貫文武,同輩莫不欽敬。先生學成之後,以言功業,初則囘鄕服務,期安閭里。再而獻身革命,打倒軍閥。三而遵行遺敎,發展黨務。四而出長縣政,除暴安良。五而策動...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