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洞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虞山腳下訪名泉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5期  作者:桑楠 出版时间:2013-11-01
    关键字: 虞山 舜过泉 露珠泉 石洞 石洞

    的有焦尾泉,书台公园的石壁下。龙泉在四院旁的山坡上。君子泉在兴福寺西院的石壁前。酌泉在龙殿旁峭壁上的洞穴中,洞口常年流水,所以又称水帘洞。去看泉水最惊险。玉蟹泉在老石洞南面山路下,泉水中常年有水沫,好象水中玉蟹在吐沫。冽泉在小石洞景区内,小石洞是俗称,原是一座古寺——云栖寺。露珠泉在小石洞,泉水在洞中需要拾级而下,走十来米,下面一半是个大水池,另一半是个大石洞,洞内供奉菩萨。泉边石壁上还有一棵古紫藤,还古藤溪山庄遗物,历尽四百多年的风霜雨雪。古藤从洞底石缝中长

  • 文章雁蕩三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8期  作者:衡門 出版时间:1976-08-06
    关键字: 雁荡山 峰岭 石洞 瀑布

    「雁荡无山不崖,无岩不洞,无水不瀑,至大龙,则化瀑水为烟云,怪怪奇奇,眞出造化意表,宇宙内更无能得其仿佛者矣!」而近人莫德惠更谓:「五岳归来,名山游遍,峯峦之秀,石洞之奇,瀑布之胜,未有逾于此者,然则峯、洞、瀑,可称雁荡三绝!」确非夸大之辞。龙湫无双:大龙瀑为雁荡三绝之首,元人李孝光游雁荡山文中,有「……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出谷中,从者心悸。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视,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数百步,又如树大屛风,而其巓谽谺,犹蟹两螯,时

  • 文章塘栖梅石洞三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6-04-06
    关键字: 杭州塘棲 石洞 三奇

    杭州之北三十公里處是塘棲鎭,地與德淸縣接界跨運河爲市,南屬杭州,北屬德淸,長橋跨踞,爲舟車之衝,商民輳聚。鎭產紫皮蔗和枇杷,堪稱一絕。由杭州來此,有兩路可循:一爲乘公路局車繞臨平而達;一爲打從拱宸橋趁運河木船北上,其路尤便。塘棲一名唐棲,據說元至元二十一年時,西僧楊璉眞珈爲江南釋敎總統,奏請發掘宋陵金寶,時總制院桑哥矯旨報可,於是南宋帝王大臣塚墓之在錢唐、紹興的凡一百零一所,全被發掘殆遍。當時有一義民唐珏憤慨異常,這便大毁家財,夜率俠客先行潛往以啓陵寢,...

  • 文章广东肇庆七星巖之石洞古庙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蕭翁  出版时间:1982-12-31
    关键字: 七星岩 敞天石洞 石洞古庙 歇龙池

    七星巖位肇庆市东北约四公里,由阆风巖(旧名石角):屛风巖、石室巖(又称观音巖、大巖、定山、员屋山、高星山、岗台山、嵩台山)、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及阿坡巖(又名辟支巖)等七座石灰巖组成,罗列如北斗七星,因而得名(见淸夏修恕高要县志卷五山川略山星巖条)。位七星巖之东北,有地名石洞,今名敞天石洞,又名出米洞,盖该洞内有一石窍,昔能出米。据夏修恕道光高要县志卷五山川略石洞条载:「石洞在县北十五里(阮元广东通志卷一百七山川略八肇庆府高要县石洞条亦作十五里,惟马

  • 文章劉忠肅公遺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8期  作者:林葱 出版时间:1977-08-06
    关键字: 刘黻 入太学 蒙川先生遗稿 石洞 宋史

    先生谅与混沌游,魂魄聪明还太素。生兮无辱死有荣,虎护龙居老师墓。」(汤艺堂先生墓原在乐淸城中下垟角今县学前旷地)。尙有五言律五首,白石洞诗云:「片石立云端,羣峯向下看;夜坛星斗近,秋濶洞天寒。泉滴疑传漏,人危怯倚栏;降魔孤剑在,欲并御书安。」龙门山诗:「山椒谁立石,人说有龙居;此地终招隐,何年定结庐。云峯秋嶂老,瀑到夕林虚;不似膺门峻,为谋恐或疏。」大泷湫诗:「总是佳山水,龙居又不同;神明专一壑,气势压羣雄。派想从天落,湫疑与海通,讵那看不厌,宴生雨声中

  • 文章浙江詩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10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台北孔庙 胡起涛 何志浩 桐庐山 石洞

    艺居高位,何待诗名张上榜。但得期颐共戴笠,相逢作揖咏霓裳。游桐庐山瑶琳三石洞漫成长句 王敬身桐庐旧有严光台,瑶琳石洞今始开,桐君采药结庐之处不可觅,此洞或乃昔年桐君栖息曾此来。洞中钟乳皆奇药,至今四壁犹累累。三洞绵延或数里,幽深险曲同纡廻。崖泉落涧鸣琴筑,石花照眼纷琼瑰。亦有白垩悬空流注似飞瀑,复有石鼓当道击之成轻雷。巖形万状难悉拟,隐现变幻从人猜:如狮如虎如龙象,或乃山精海怪戈矛剑戟悍然争相摧,或如诸佛羣魔云端并罗列,又如猿鹤对舞龟鱼燕雀交相猥,珊瑚琅玕

  • 文章五羊城的傳說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期  出版时间:1981-05-15
    关键字: 五羊城 传说 羊城 石洞 穗垣

    据说从前有五位仙人持谷穗,骑五色羊到广州,祈祷本城日后会繁荣,祈祷毕便升天,羊竟化为石,所以广州称为五羊城,略称「羊城」,又称「穗垣」,广州市城内有坡山,山阳有穗石洞,相传仙人曾至此。民国后,积极采行新都市的规划,面貌已焕一新,可惜失去了古城的风貌。

  • 文章建在洞穴中的小城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6期  作者:黃道蘊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南澳小城 猫眼石 石洞 生活条件

    。主要用来雕琢摆件和各种饰品。这一个信息不胫而走,于是世界各地的掏宝人纷至沓来,采石、鉴石定居在这块土地上。政府则按当地原穴居在洞穴中的那一民族的名称,定名谓“高巴拍迪”城。源源不断涌来采石的矿工们,常居住在废弃的矿石洞中生活。避免了地表面层恶劣气候的侵袭,住在洞穴中,冬暖夏凉,很是舒适和养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洞穴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日常生活设施的不断完善,如今各户住家都用上了电灯照明,厨房卫浴设备也一应俱全。而且在这里造一座地下套房安个家,造价便宜

  • 文章自貢八景

    来源期刊:《川康渝同鄉會年刊》 第10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峡口回潮 高山耸翠 曲水成川 石洞采幽

    筑成。中多蝙蝠。亭上联云:「四面云山三面竹,千山风月百年人」。殿左为挹翠轩,修篁掩映,井水甚佳,最宜消夏。七、青崖滴翠泡桐崖附近之靑崖洞,有寺在半崖,上有淸泉,四时不涸,宜制豆花,此地为大坆堡人士避暑之处。岩上小溪,石上有马蹄迹。岩下乱石错综,下有一石形为马鞍,在当地神话中有名。八、石洞采幽凉水井侧之龙洞沟,有天然地洞一处,俗名龙洞,凭阶而入,下甚宽广。进内十余步,分左右二洞,中立石柱一根,石乳垂垂,花纹满壁。石洞宽濶,高约七八尺,深八九十步,中有小溪一条

  • 文章晋祠张三峯石洞传说《选自「晋祠杂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張友椿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张三峰 晋祠 石洞传说 史料记载

    晉祠南面南峪口,有邋遢師傅洞的古迹一處,據趙謙德《張仙洞記》說:洞在縣(太原)西南二十餘里南峪內北山的頂端,虛岩很深,古柏蒼翠茂盛,泉石淸奇美麗,是張三峯眞人遯迹的所在。上有玉皇閣,閣後面的東北上是洞口,里邊橫兩丈多,深一丈餘。洞頂懸石累累倒垂,石壁的隙縫裏有一大石榻天然可憩。榻的前面平石上眞人磨擦下的足迹至今還存在着。村人相傳明初有道人來往於此,自稱是張邋遢,不明白他是仙人,……榻處壁縫故深黑,道人坐臥其間,光芒四射須眉可數,從此以後都懷疑他不是一個常...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