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石屋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石屋草堂戏墨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文山遯叟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石屋草堂 诗词 艺文

    后参老子禅。自忘其姓氏,死亦不知年。家住寒严洞,不结世间缘。闲与麋鹿伍,倦抱白云眠;饥餐神仙果,渴飮虎龙泉。来着无遮裤,归乘没底船;栖心天地外,疑似小游仙。小参先天道自得先天道,身在云水间。心同孤月静,神共白云闲。有意修玄鼎,无心得大还。超然生死外,脱出五行山。家居静修三首石屋云封道不传,山自靑靑月自圆。伏羲去后无消息,一任淸风几万年。忘机息虑绝尘缘,无为无我返先天。造化弄人人自弄,谁堪一语得眞传。体到无心万事休,能休岁月自悠悠。乾坤不识人间事,山自靑靑水

  • 文章憶桃源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9期  作者:葉棣華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桃源涧 石屋 探视母亲 童年回忆

    花儿,直到日落才归,那时学校的上课时间是:九——十二、一——四时,春夏之交,四时离日落大槪还有一两个小时。桃源涧占地不大,除我们走上去的路上有石级层层而上外,其余多是山石和树,而我们上去的路又是弯路,所以除水外祇看到山和树,不过一片水流,自上而下地急冲,遇到石块激起朶朶白花,的确好看,水并不像乌来瀑布般直泻而下,而是倾泻而来,好玩极了。听说再上去是石屋涧,水流更急、更大、更可爱,因时间关系,我们从未上去过,不过偶然有人在上流放了颜料、水色红绿相间,景色又是不同

  • 文章怀桑梓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6期  作者:金心源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锦川 陪尾山 泉林 石屋 洙泗文化

    立于培尾山豹突泉喷水石上,曾叹「逝者如斯矣,不舍昼夜」,实地鼓励弟子珍惜时光,勤学正道。淸康熙、乾隆均好出游,曾于泉林筑行宫,造龙船(以石材组成可以浮水),十数次的驻驆。乾隆更书立「子在川上处」石碑(龟驮碑),建龙王庙供人膜拜。民国十八年我们的模范国校六年级级任乔东辰老师,曾在暑假陪校队师生五百余人,赴泉林各胜区远足,同学们欢跃无比,返校后更以「泉林旅游记」为题撰写周记,使人永生难忘。按古卞明国之北,有洙水注入泗,此为石屋山(又名伏羲山),向西接尧山为伏羲

  • 文章虞山六條澗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8期  作者:王洪生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虞山 景观 桃源涧 石屋 破龙涧

    上,分布明代以来所刻题词十余处。其中有明万历间画家孙克弘所书「飞寒」。清道光十七年苏州知府王梦麟、常熟知县蓝蔚文、昭文知县金咸等同游题名,光绪十六年江苏布政使杨敬传所书「寒泉古月」,及书法家陶浚宣所书的「桃源涧」等。石屋涧虞山北麓维摩寺后山腰处,以涧上有巨石突出,因临涧有石屋洞而得名。相传商末太公望(姜尚)避纣曾隐居于此。孟子曰:「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唐陆广微《吴地记》曰:「石室在常熟县海隅山(虞山以前之名),石室有十所,相传太公避纣居之,常熟去海近

  • 文章陶文毅公二三事簡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3期  作者:李陵  出版时间:1971-01-15
    关键字: 陶澍 道光皇帝 印心石屋恭记 李陵遗作

    李陵遗作在满淸专制淫威之下,一个汉臣陛见皇上,谈何容易。以曾国藩那样功劳德望,当他参见慈禧太后时,满身发出冷汗,致将棉袄湿透,便可想见当日君臣之间那一种紧张的局面,可是也有例外,便是陶澍能和天子聊天。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世居安化小淹陶家溪,以耕读立家。父亲必铨公虽是一个读书人,可是屡试不第,在家筑一石屋,名曰印心石屋,父子两人,潜心读书,十年不懈,陶澍天资聪颖,十五考取秀才;二十考取举人,必铨公大喜。可是连考进士,均未获选,陶澍颇有放弃科考之意。必

  • 文章象山的古蹟和名勝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1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丹山石屋 珠山 蒙顶山 云岩山 北渔山

    名胜类一、丹山石屋 在丹城鎭西北、丹山向阳之坡。丹山,以南朝梁陶宏景曾炼丹于此得名,山腰有石屋,巨石上覆,结构天成,右岩壁下方刻《石屋》二字。口宽五·五米。进深八·三米,内宽三·七米,可容数十人,后壁岩缝中淸泉涓涓,曲折流注,声琤琤如鸣琴筑。骚人、墨客来游者,属文赋诗,代不绝书,谓其《状若穹庐,下垂旁覆,天画神剜,奥如旷如。》惊叹《神工太神奇,构此天然屋。》《石厂(音汉,岩洞之义)天然屋,洪荒孰构之?》据民国《象山县志》载,明万历年间,县令倪甫英建禅屋立

  • 文章石屋金言——圣修学约(初稿)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4期  作者:蕭天石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石屋金言 圣修学约 道家要语 人生智慧

    自古聖賢設敎講學,傳道授業,先昭爲學大端,攸示敎謨,表率生徒;揭櫫學旨,張皇師道。相與絕意名利,矢志學問,進德修業,希聖希賢。迄其積功累行,精進不已,自能造極八紘,玄通六合,參天地,贊化育,而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新運矣!茲特仿歷代書院學規遺意,爰敷五敎,標爲聖約,用示爲學方針,存養範;藉以紀綱上下,敦化四方,同登聖城,典式千秋!一曰尊德性。所以極高明而道中庸也。故務道以明之,德以立之,仁以行之,義以履之,誠以存之,敬以持之,中以守之,和以用之,善以止之...

  • 文章石屋金言——圣修学则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5期  作者:蕭天石  出版时间:1971-08-15
    关键字: 石屋金言 圣修学则 道家要语 思想文化

    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而列举其要有三:一曰:「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二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世之要。三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右为其学规之全部条目与大旨,要亦为尽善而亦尽美者矣。惟仔细参详,深觉其尙有未能该全孔门圣功者在焉,故特撰此「圣修学则」以补之。至其大义微旨,暇当另为文以释之也。读者如能再参「圣修学约」[2],与「人生守则」[3]二文

  • 文章石屋金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1期  作者:蕭天石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萧天石 石屋金言 道家要语 人生智慧

    能高尙其志,以聖賢豪傑自期者,天不能限。能超世特立,以天下後世自任者,天不能害。能剛健貞固,不屈不撓而不怯者,天不能弱。能自強不息,朝乾夕惕而不倦者,天不能敗。能自有其有,而不貪人之所有者,天不能貧。能自適其適,而不慕人之所適者,天不能苦。能舍己從人,與天下人共天下者,天不能孤。能繼往開來,爲宇宙作育英才者,天不能絕。能憂天下之憂,而不自憂其憂者,天不能困。能樂天下之樂,而不自樂其樂者,天不能窮。能外形骸,並忘物我而輕富貴者,天不能賤。能外生死,與天地精...

  • 文章石屋金言(人生守则)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2期  作者:萧天石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石屋金言 人生守则 人生智慧 道家要语

    萧天石于石屋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