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知事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廷瑞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鄭佩高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廷瑞 知事 大元帅 保安队

    廷瑞,逊淸正白旗人[1],民国八九年间,任吾邑奉天(民十八年易名辽宁)省海城县知事。时辽河两侧萑苻遍地,大绺数百人,小绺数十人[2],打家路刼,绑票勒赎,时有所闻,安份良民,富室地主,莫不惶惶。尤以靑纱帐起时,几乎家家闭户,路断行旅。以是层峰颇怒廷瑞之庸懦。实则县中武力,除保安队百十许人外,更无其兵勇可资调遣,而若干与张大元帅(作霖)同出身者,豪横鄕曲,为土匪马贼之窝主,歴来地方官既投鼠忌器,所虑以卵击石,而莫敢如何也。然廷瑞既屡受上峰责难,所恨若辈之

  • 文章閒談豐縣縣長——有關縣長的閒話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王子蘭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清代丰县知县 中华民国时期县知事及县长 王公玙 董文珏

    一县的长官,在明清两代称「知县」,民国建元,改称「县知事」,北伐期中,国民政府成立始称「县长」。明朝以前自秦汉两代起,统称「县令」或「令尹」,惟元代称「县尹」,另有同职位之「达鲁花赤」。至于社会上流行的名称颇多:最普通的是「县官」,俚俗的是「县太爷」,文雅的是「百里侯」,尊称是「父母官」;清朝按品级也称为「七品官」。清朝以前历代的丰县县令及知县丰县志职官类之官制栏载:丰县设令自雍齿始,沛公初命雍齿守丰,设封为什邡侯。汉之县令除雍齿外,尙有任敖等四人。以下

  • 文章顯考那公程霄府君行述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那玉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中学教员 署理台安县知事 基督敎仁爱医院 工楷书

    科员兼省视学、兼沈阳县视学,受命创办郑家屯省立第六师范、任校长。十一年冬,应奉天省高等文官考试甲等及格,署理台安县知事。自十二年二月一日接篆视事,迄十五年二月一日辞职解任,返里侍母,结束公职生活,年才三十有七。显考于四龄时,祖妣与紧隣近亲锡伯乌札拉(吴)氏幼女订亲,未几夭。十二龄时,祖妣又为订亲小湾屯瓜尔佳(关)氏,未几亦病故。光绪二十九年夏,十五岁,娶二道房瓜尔佳氏,三十二年以累经离乱,久病不治,葬屯西北祖茔,无所出。至宣统元年,二十一岁,六月二十八

  • 文章景佐鋼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景佐钢 奉天省复县知事 光复会 设计委员 考试院秘书长

    先生辽宁省本溪县人,生于民国纪元前十七年,民国九年毕业于北京法专法律科,任职内务部至十二年因反对贿选,被直系军阀通缉乃逃离北平。民国十三年奉派筹备东三省交通委员会。旋调奉天省财政厅创办纸卷烟特税。当时东北地区之纸卷烟均为日本英国商人独占从不纳税,一言纳税群起反对,但先生与日英领事据理争辩,得以从价百分之二十议定纳税,此为战胜洋商之始。民国十六年任奉天省复县知事,当时复县有八年积匪声势颇大,人皆视任复县知事为畏途,但先生到任后,亲率警甲历时两个半月卒勦平积

  • 文章民國以來象山歷任縣長槪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0期  作者:蔣廸 出版时间:1977-08-01
    关键字: 县长之职演变史 象山三十二任县长名称 象山南田上书 德芬挂冠 战时知事

    县长为一邑之首长,一般称为地方父母官,也有尊称为「县太爷」的。淸季叫知县,民国后为知事,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开始委派县长,相沿迄今。以前知事和县长是「官派」,多由科甲出身,所谓学优则仕,有的十年寒窗,下过一番苦功,得来实在太不容易,但也有特殊例外的,可是少之又少,这就是所谓「祖上有德」与个人的命运与鸿福了。当年县长兼理司法,下设承审员,集行政司法大权于一身,为全县之「宰官」,剿匪与抗战期间,县长加衔军法官(另有军法承审员承办业务)。虽操生杀大权,但对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