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睢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睢阳忠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劉振志 出版时间:1981-02-25
    关键字: 南霁云 睢阳 阿拉漠

    南宋志士谢枋得,于蒙古铁骑南下之际,在信州勤王兵败,隐居福建,地方官承元廷求贤之意,把他胁送燕都,叠山先生耿耿矢节,绝食殒命。遗诗「北行别友」末句云:「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后土眼分明。」诗中「南八」,乃是唐安史之乱中,随张巡、许远坚守睢阳的南霁云。睢阳孤城,以不满三千之众,独当贼兵十余万,坚守十阅月,大小百余战,歼敌亦达十万,只是贼兵被歼之后仍可补充,因而围城之敌,兵力始终不减,而守军则无可增加。纵然如此,睢阳之陷仍非由于众寡悬殊,而是粮尽援绝所致,其

  • 文章张巡誓死守睢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8期  作者:岱宗 出版时间:1979-08-25
    关键字: 张巡 睢阳 唐玄宗 天宝末年 安史之乱

    浩然正气,万古长存;英烈节义,千秋钦式。诚如文信国所擧之:睢阳齿,常山舌,严将军头,嵇侍中血,是皆磅礴正气,故能流芳万世也。唐玄宗天宝末年,安禄山叛乱,中原瓦解,两京沦落,贼兵攻城,气燄薰天;胡骑经过,刼掠一空,玄宗奔蜀;国事殆矣。及肃宗即位,锐志中兴;惟是匪势披猖,江淮一带,千里空营,睢阳(在河南商邱之南)地居南北要冲,如睢阳一失,贼兵自可蓆卷江淮。时眞源(河南鹿邑县)县令张巡,毅然率吏恸哭于元帝之庙,起兵讨贼。睢阳太守许远以张颇负将才,即委以军务;而

  • 文章商邱沿革簡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4期  作者:曹彬 出版时间:1982-04-03
    关键字: 商丘 火神台 睢阳 街道 集市

    之国。秦建睢阳汉都,爱子历代郡国治,而中包蒙薄谷熟楚诸邑,明以楚邱,入曹县唯蒙薄谷熟与睢阳旧境,皆今商邱。」唐封高辛予阏伯,归豫州管辖商邱,至虞夏商朝代时均是豫州商邱,周朝时改靑州(现今徐州砀山曹县河南的东北境均划为靑州)辖地也,微子封予阏伯之地,今之商邱为故宋都,秦朝时划归砀山,开始称为睢阳,汉朝时豫州为梁国,国都在淮阳。今之毫县已划归梁国,东汉及晋时,梁国之睢阳,至南宋时之南豫州,南梁郡,亦是睢阳,随朝改豫州梁郡睢阳为宋城,唐时为河南道之宋州宋城,五代时

  • 文章宋代的燕山竇氏及其家風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王德毅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燕山窦氏 三字经 窦氏世系表 睢阳书院 范仲淹

    接踵,来拜公之门,必命左右扶公坐受其礼。及公之亡,蒙深恩者,有持心丧三年以报其遗德。」案:五代时,戚同文在宋州创睢阳书院,聚徒讲学,相继登科者五十六人。当衰乱或末叶之世,读书人无缘出仕,难赏治国理民之愿,乃退而以自己所学,在鄕里设馆招学童讲学,攻读诗书,希望培养出有用之才,等待将来天下大定后,或能出而辅佐明主,一展长才,济世利民。又同书卷四云:「窦公禹钧同宗及姻甚多贫困者,有丧不能自举,公为出金葬之,由公葬者凡二十七丧。亲姻故旧孤遗有女不能嫁者,公为出金嫁之,由

  • 文章大老爺會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期  作者:武陵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大老爷会 张巡庙 死守睢阳 晓谕百姓 仪式表演

    无锡城鄕各地,到处都有张巡庙,(本地人称大老爷殿)张巡是唐朝的大忠臣,他死守睢阳,复兴唐室,安史之乱,江淮一带和我们的故鄕地区,没有遭到生灵毒之苦,完全靠张巡死守睢阳之功,所以民间对他都感恩而非常崇敬。每年阴历八月,稻禾已经秀齐,这是一段农缺时间,尤以过去农业社会,生活不像现在那麽紧张,鄕间各地,多设坛供祀,名为「供大老爷」。如遇发生疫厉,或人口不太平等情事,地方民众,就先把他的神像,由庙中抬出,供在露天临时搭的神棚里,然后集议筹备出会巡行,以冀收灾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