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皮袄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鄕人的衣裳(下)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1期  作者:海峰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服装 皮袄 抗战 列宁装

    九、皮袄皮袄在我们家鄕穿的人不多,一方面价格高昻,二方面本地没有出产,加上货源少,又没有皮货店,如不是自己到上海或北方的都市去选购,在本地是买不到的。皮袄没有做现成的,都是先买囘皮统子(皮统前后二大片,连接二只大袖),再交给裁缝老师吊。皮裘种类众多,好坏差异极大,昻者数千银元并不稀奇,廉者数块银元也有,因此有些不肖商人,把旧的、破的皮统整旧如新,还有把各种劣货染色处理,做假冒充的货,欺骗外行人,所以购买皮裘,眞假难分,好坏难辨,吃亏上当,大有人在

  • 文章(家乡风物)绥远三件宝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6期  作者:李吉吾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山药 莜面 皮袄 谚语

    凡是绥远人,谁都知道,这里有一句谚语,就是:『绥远三件宝,山药筱面大皮袄』。此三者,虽非罕世之珍,而在当地人生活中却也非同小可。因为这三种东西是这个地区的大宗特产,凡是绥远地区土生土长的人,有时谈论起来,就自称是吃山药筱面长大的。爬山调情歌也唱着『哥哥嘶噜嘶噜割筱面,小妹妹圪丢圪拾山药』的语句。山药,学名叫马铃薯,在绥远就叫做山药;其他省有的叫土豆,也有的叫洋芋。山药是绥远人民的传统食物,既作主食当粮吃,又作副食当菜吃,而且又是制造淀粉和酿酒的好原料

  • 文章(鄕土风情)土默川的特产串话——三件宝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3期  作者:史銀堂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呼和浩特 内蒙三件宝 莜面 山药 羊皮袄

    内蒙三件宝——莜面、山药、羊皮袄这是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特别是内蒙古中西部妇孺皆知的一段串话。土默川做为内蒙古中西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内蒙古中西部像『宝物』一样珍贵的三大特产:『莜面』、『山药』、『羊皮袄』,无疑也是土默川当之无愧的著名三大特产。众所周知,『莜面』是由莜麦加工成的面粉。莜麦(学名裸燕麦)为盛产于内蒙古中西部大青山南北的草本一年生粮食作物,也是当地人民群众特别喜欢食用,营养价植极为丰富的一种主食食品和营养保健品,富含蛋白质、脂肪、亚油酸

  • 文章祖國春光讀後感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培適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祖国春光 察哈尔 节气 初春景色 八月中秋桂花香 早穿皮袄午着纱 抱着火炉吃西瓜

    的:『居庸关外野人家,早穿皮袄、午着纱;更有一件稀奇事,抱着火炉吃西瓜』。这都是偶然发生的西伯利亚大寒流侵入的突变现象,不惟察南接近内外蒙古,容易有此现象发生,即以亚热带的台湾一旦有寒流侵入,也有此种现象。日昨往访鄕前辈监察委员张国柱先生,会谈及中央副刊『祖国春光』中所述察哈尔气候的情况,有与事实不符处的地方太多,愿将所知述之,并望张其昀先生在出版单行本时,对『祖国春光』的内容重予修正,俾使记载翔实,以免给后学者留下不正确的印象,那种后果是最为严重的了。(民国五十七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