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百侯中学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记取百侯之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邱漢章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杨德昭 中学 教育历史

    陶行知先生在《百侯中学复校十周年祝词》里写道:「千教万教兮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兮学做真人。天下为公兮教育无私。杨氏不为我兮记取百侯之精神。」陶先生笔下的杨氏,是指中「创校三贤」中的关键人物—国民党中将参议员杨德昭先生。可以这样说,也应该这样说,没有当年杨德昭先生倾注心血的努力,就没有今日百侯中学,更没有「北有晓庄,南有百侯」的殊荣。后来,陶先生又依据「祝词」为百侯中学作了校歌歌词。陶先生在「歌词」的最后句直接阐明:「文化为公,百侯精神。」陶行知先生所赞扬

  • 文章片斷回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4期  作者:蕭乃文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中学 学校生活 陶行知

    一、陶氏门人 群贤毕集在中国人鲜明的记忆中,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是现代世界史上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九一八」事变的日子,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少将响起侵华号角,挥军进攻沈阳北大营。在这之前的同年五月二十八日,广东广西联合成立新政局,邑贤百侯杨德昭先生出任陈伯南将军驻京代表,频频往返于京穗之间,其行动备受各方瞩目,京、沪、港、穗等地各大报,竞以木刻大字作头条新闻,显赫一时。杨氏得意政坛,衣锦还鄕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大笔经费,复办百侯中学,自任董事长。远从

  • 文章百侯中学老校名为林森所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中学 陶行知 纪念馆 林森 校门楹联

    现辟为陶行知纪念馆的原大埔百侯中学大门门楼校名「百侯中学」四个大字为民国廿二年(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写。字迹苍劲古朴,遒劲有力。字体端庄大方,蕴含着和蔼坚定之气。林森一生题词甚少,当日,应百侯中学老校长、南京国民政府中将立委杨德昭之邀而题写。中校名「百侯中学」四个字80年中保存完好,依然凝重隽永,为百侯中学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鉴赏价值。林森生于1867年,卒于1943年,福建闽侯人。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一直跟随孙中山

  • 文章百侯中学八十校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丘立志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中学 八十校庆 母校情怀 庆典活动 校友团聚

    先生赋诗以志:梅水清流春复秋,乡叠翠碧田畴。溪山易触儿时梦,背井常生客旅愁。岁月无情风雨塔,中有幸鸽翔楼。贤才出自文风盛,骏马缘由教育优。●百侯中学校友楼全景刘宝岭摄

  • 文章振起中雄风罗维猛校长的办学新举措与作风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劉寶嶺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罗维猛 校长 中学 办学新举措 教育

    二〇〇三年十月三日,母校中八秩华诞庆典大会上,老校友萧如川先生的讲话博得全场阵阵热烈掌声!其中他在会上出面向新任大埔县委张远方先生郑重其事提出:请求县委把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素有「北有晓庄,南有百侯」之称的《陶教基地》百侯中学转为「大埔县重点中学」。二〇〇三年十月廿三日,大埔县政府就发布:「同意百侯中学升格为县级重点中学;并希望百侯中学按照县重点中学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设施、设备,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百侯中学办成一所

  • 文章校歌的精神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楊樸羽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中学 八十周年庆 学校建设 办学精神

    今年十月三日,是百侯中学建校八十周年校庆日。中现在是广东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窦践基吔,中的建设和发展,它的办学精神是大埔教育史上极値得书写的光辉一页。百侯中学新建校■落成剪彩中创办伊始,主持人杨德昭先生即以出色的胆识,聘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参与策划。陶先生推荐,派遣他的同道和朋友潘一尘、程本海、王子建等到百侯来,落实推行生活教育,给中的发展打下方向性的基础。后来,陶先生又亲自为中制定校歌,自己作词,请著名作曲家黄自先生作曲,进一步强调了

  • 文章漫步中随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劉寶嶺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中学 漫步回忆 母校风貌 故乡记忆 学校历史

    二十一世纪春的头一个星期日,春光明媚,山花烂漫,鸟争鸣。田间地头机声隆隆,人头攒动。冬去春来,又一年的繁忙春耕开始了。拖拉机正忙于打田,农民们正忙于播秧,他们播下的不仅仅是秋天丰收那金光灿灿的稻谷,而是播下末来的希望,播下美好的明天!我怀着喜悦的心情,一路哼著小曲漫步踏进母校中的校门—仰头望见那高大苍劲、树干虬曲、枝繁叶茂的古榕(百侯十二景的「古榕荫夏」)—她是候的象征,是中的象征!我对她是那么的熟悉!情有独钟!我在中渡过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人

  • 文章梅潭河畔「陶」花盛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肖利君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中学 陶行知教育思想 创校历史 学校校训 校园文化

    特色品牌是大埔最具特色的教育名片。大埔学陶在全国教育界、特别是陶研界有着一定的地位和影响,是全县教育无形资昝的宝贵财富。为此,百侯中学擦亮「陶」字品牌,让「文化为公,百侯精神」永放光芒。主要做法是:1.把握一个方向:「手脑双挥,求仁求真」的校训,是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和坚定不移的方向。陶行知先生在百侯中学校歌歌词中写到「手脑双敲,未知之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是中永远的校魂。2.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陶行知

  • 文章北有晓庄 南有百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陶行知纪念馆 中学 乡村教育改革 艺友制师范教育 民众教育

    北有晓庄,南有百侯」这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社会活动家,生活教育家方明先生,在二〇〇三年十月三日只身专程从北京来到粤东大埔县参加「百侯中学全国第三个生活教育实践基地」七十周年庆典活动暨「陶园」,「陶行知白玉石塑像」揭幕仪式会上的题词。二〇〇七年一月十一日,百侯中学隆重举行「陶行知纪念馆」开馆盛典。百侯中学创办于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是一间颇负盛名的农村中学。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秋,校董事会会长杨德昭先生为改革乡村教育,培养有用人才,特专程邀请全国

  • 文章永懷兆華宗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郭善惠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郭兆华 香港华南中学 体育场 教育 家乡建设

    郭兆华先生遗像名教育家郭兆华(一九〇七至一九九四)大埔县枫朗镇芹彩洋村人,是我同房的宗叔,他虽然离开我们十一周年了,他的音容、笑貌、慈祥的教诲仍在我脑海萦怀,记忆犹新。现将兆华叔的二、三事叙述,以表怀念之情。格守孝道的楷模抗日战争时期,兆华叔把其创办的香港华南中学迁至梅县,家中有年迈的母亲,一只脚残废的胞兄和侄孙媳。兆华叔是远近有名的孝子,平时除汇款瞻养年老的母亲和胞兄外,在梅县办学期间,每逢春节,他们夫妇都会携儿带女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他的长子宗浩还与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