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白鹿共返回3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1期  作者:胡一帆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白鹿洞书院 朱熹 白鹿洞学规

    书院之名始于唐,白鹿书院是宋初的四大书院之一,其他为石鼓、应天、岳麓,也有人加上嵩阳、茅山为六书院,因曾先后受朝廷褒奖:白鹿洞书院:在我们江西庐山麓,民国八十六年夏我同泰和县台办主任袁尚渭兄游完庐山后下山,特地购票进去参观,看到照片当年中共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去参观过。回台后很想写点游记,苦无资料,九十年十二月底赴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购置人人文库张正藩编著「教育论衡」上下册,有「中国之书院」、「书院沿革考」、「清代的书院」等有介绍白鹿洞书院及朱熹

  • 文章胡宗宪与舟山白鹿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3期  作者:史時 出版时间:2002-08-30
    关键字: 胡宗宪 舟山 白鹿 明朝 抗倭

    明朝的严嵩的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嘉靖四十一年(公元一五六二年)严嵩败,天下称快。其昔日所依附奸党也纷纷下狱,其中一个为浙江总督胡宗宪。然而,胡宗宪不久就获释。这是他又一次靠献舟山白鹿逃过劫难。胡宗宪向嘉靖皇帝献舟山白鹿事在此前四年。《明史》载,嘉靖三十六年十月到三十七年七月,胡宗宪与浙江总兵兪大猷、参将戚继光在舟山经历了抗倭战争以来最难熬的一段日子。大批倭寇据岑港死守,明军环攻近一年,先后杀敌四、五千人,就是攻不下岑港。最后,朝廷哗然,皇帝震怒,下令

  • 文章王贞白的《白鹿洞》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閔正國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王贞白 《白鹿洞》 人物史略 白鹿洞书院 历史

    九江 闵正国唐代诗人王贞白写了一首题为《白鹿洞》的诗,诗云:「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这是一首历代白鹿洞书院院志都失载的诗,也是一首流传广远的著名的惜时诗。王贞白,字有道,江西信州永丰(今上饶地区)人,生卒年不详。唐代乾宁二年(八九五年)时中进士。七年之后,诏翰林学士陆扆(昭宗时宰相)于内殿覆试,王贞白中选,才授校书郎之职。故其诗友郑谷有诗云:「殿前新进士,阙下校书郎。」他曾与诗友罗隐、方千、贯休诗歌酬唱,结为

  • 文章清代道光「白鹿古洞」粉彩瓷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振戈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白鹿古洞 白鹿洞书院 文物 清代瓷器 粉彩瓷盘

    九江 振戈近日,白鹿洞书院从江西省文物商店征集到清代道光「白鹿古洞」粉彩瓷盘一件。瓷盘直径十五厘米,高三·二厘米,花口,薄胎,折腹,弧沿,矮圈足,釉莹润,亮度好,胎体洁白,透明度高。圈足内正中有一两行竖式方章式篆书红字款「道光年制」,外壁弧沿上分别绘有三只红色蝙蝠,取「福」字之谐音和寓意。盘内上部正中有黑字书写的「白鹿古洞」四个小字。整个瓷盘色彩鲜丽柔和,构图严谨有序,绘制精巧工细,是一件难得的艺术陈设瓷。瓷盘图案大致可以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上端为云雾

  • 文章白鹿学术丛书》总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8期  作者:蔡仁厚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白鹿学术丛书》 白鹿洞书院 两岸文化交流 书序

    江西有庐山,庐山有白鹿,而白鹿洞书院乃宋代四大书院之首。现在江西师大计划出版一套《白鹿学术丛书》,主编郑晓江教授不遗在远,要我撰写一篇序文。为了珍惜这套丛书的美称,我不愿把序文写得太质朴、太典重,更不能太深涩、太浅俗。我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虽未必行云流水,但总应顺适条畅。我确信,思想是活的,不是死文字。凡学问皆须活泼泼地与生命相通,而不宜脱节相隔。没有真生命,便没有真学问;没有真学问,也便无法成就生命的价值。前话到此为止

  • 文章蓬瀛勝境入座中

    来源期刊:《同安》 第80期  作者:彭一萬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白鹿洞 三宝殿 白鹿洞书院 李渤 大观楼

    庐阜遗规仰宗贤,嘉名移赠此林泉。紫阳谁绍千秋业?白鹿空分一洞天。尘世光阴如过客,孤踪啸傲即游仙。狂吟哪用轻镌石,耻付山灵姓字传。这是清代诗人王步蟾写白鹿洞的七律之一,诗中道出厦门白鹿洞得名原委及其典故。原来,江西庐山五老峰下,有一座白鹿洞书院。唐代贞元元年(公元七八五年),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庐山,李渤养一头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他于唐代宝历元年(公元八二五年)当江洲刺史时,在隐居旧址建台,号白鹿洞。至南唐,将此建为「庐山国学」,宋初扩为书院。南宋

  • 文章朱熹诞生地之辨正及其他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8期  作者:洪榮斌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朱熹 出生地 年表 白鹿洞

    顚,故名「文公山」。马陇山,距厦门城北二十里许,山麓为马陇社,上有巨石,名「金鸡石」,镌「有泉德邱」,因系朱熹亲书笔蹟,且石下有涧,另成幽静之区,亦被推为胜景之一。厦门城内东北隅,原为文昌殿,莘文亭,设有义学,乾隆十六年扩建,改革文亭为朱子亭,并于殿后构筑集德堂,祀朱子,春秋二祭。原设于城西门外之紫阳书院,后移厦门港,中另有一室祀朱熹,不但迳以「紫阳」为名,且所有章程都仿录自朱子之「白鹿洞学规」。据白瀛在至屛书院记中云:「同安自紫阳朱子主邑簿,建高士轩,畏

  • 文章庐山盛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劉子兆 出版时间:1969-07-02
    关键字: 庐山 五老峰 白鹿洞 三叠泉

    在这里结庐修炼,所以叫匡山。山上除了五老峯、狮子峯、牯岭、含鄱岭、白鹿洞、三叠泉、墨池、玉渊瀑布、天池塔等胜景外,还有东林、海会、栖贤、万杉、季峯、归宗、白石、五乳、黄岩等寺庙三百多处。牯岭遍山都有光滑的石凳,可说是十步一亭五步一台。因为山中多雨,散步时突然遇上山雨,可以在亭下一避。不过行到高处,雷雨常常响在脚下,这是庐山的一大奇观。

  • 文章关于「白鹿书院」与「白鹿洞书院」的定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振戈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白鹿洞书院 定名考证 史料记载 白鹿书院 书院院志

    九江 振戈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影响最大的高等学府。最早办学可追溯到南唐升元年间(九三七—九四三年),时称「庐山国学」,它与金陵秦淮河边的国子监(俗称夫子庙)齐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比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还早二三〇多年(一一六八年创),比剑桥大学要早二六〇多年(一二〇九年创)。南唐李氏政权委派国子监九经教授李善道任洞主。公元九六一年(宋太祖建隆二年),南唐中主李璟专程到这里视察。后主李煜主政时,也割善田数十顷,作为

  • 文章白鹿洞书院与都昌「朱门四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3期  作者:閔正國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白鹿洞书院 “朱门四友” 人物简传 黄灏

    九江 闵正国白鹿洞书院自古就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美称。千百年来,白鹿洞以它幽静的环境,宽敞的院舍,颇具实力的师资和流传广远的声誉吸引著求知若渴的四方学子,为封建社会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白鹿洞书院之所以名声大噪,千百年来长盛不衰,是与著名理学大师朱熹重振白鹿洞书院紧密相连的,是与朱熹在此培养了一批理学传人紧密相连的。南宋淳熙六年(一一七九年),朱熹知南康军,访寻书院遗址,重建房屋,购置学田,征集图书,制订学规,招收生徒,延聘名师并亲自登台讲学

共30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