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白鱼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无锡白鱼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3期  作者:西珥 出版时间:1978-09-10
    关键字: 无锡 太湖 白鱼 鱼行

    我们故鄕无锡,在岁暮季节,严冬天气,不论城鄕,市场中鱼行里多一摊摊堆满着白鱼白鱼出产在太湖中,大的重量往往有十多斤,鱼鳞洁白,体扁,尾长,头略大,嘴濶;平时不多,要到冬天,西北风凛冽吹着,大群白鱼上网了;所以在年到时,为白鱼产量最旺盛的季节。白鱼的肉,比鲤鱼,草鱼,鲢鱼等为鲜美,牠的滋味可同靑鱼相埒,不过靑鱼的肉比较嫩一些,白鱼的肉比较坚一点,二者各有妙处,但是白鱼的价钱比靑鱼价宜得多。每年冬季,故鄕很多人家,买了很多白鱼囘去,加以盐渍,放在瓮中,贮待

  • 文章故鄕的白鱼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9期  作者:西珥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无锡白鱼 故乡名产 太湖

    我们故鄕无锡,在岁暮季节,严冬天气,不论城鄕,市场中鱼行里多一摊摊堆满着白鱼白鱼出产在太湖中,大的重量往往有十多斤,鱼鳞洁白,体扁,尾长,头略大,嘴濶;平时不多,要到冬天,西北风凛冽吹着,大羣白鱼上网了;所以在年到时,为白鱼产量最旺盛的季节。白鱼的肉,比鲤鱼,草鱼,鲢鱼等为鲜美,牠的滋味可同靑鱼相埒,不过靑鱼的肉比较嫩一些白鱼的肉比较坚一点,二者各有妙处,但是白鱼的价钱比靑鱼便宜得多。■年冬季,故鄕很多人家■买了很多白鱼囘去,加以盐渍,放在瓮中,贮待

  • 文章無錫城區漫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28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7-02-20
    关键字: 无锡城区 胜利门 无锡日报馆 中央公园 太湖白鱼

    干货类、海货类、干果类、调味品类等等,分门别类。鱼虾螃蟹等特别多,尤其小河虾,原来用作活抢虾的,既多而价廉,甲鱼不多,价钱最贵。我们看到有人摆摊出售太湖特产的白鱼,正在询价,已有一个人全部买去了,仅剩一条大白鱼,因为斤量太重,又长又大,货主又不肯分段买,所以还留在那里,我看到了,要二弟去买下来,计重十斤多,如由我去买,讨价一定高,二弟是当地人,讨价还价的结果,不到四十元人民币就买下来了。(待续)

  • 文章漫談家鄕食用的鷄鴨魚肉(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01期  作者:錢中勳  出版时间:1978-03-20
    关键字: 糟煎白鱼 油爆鱼 醋熘鳜鱼 腌鱼

    五月霉雨暴涨时,大量逆水而来的白鱼上市了,每条二、三斤重,白鱼肉很细嫩鲜美,不过细刺骨多一些,城中观前街上,在山门口左边的杨添兴菜馆,一味糟鲜白鱼,是有名的招牌菜,煮时不用菱粉,粘汁自然煮成,故行内话,叫自来茨,在邑之东鄕民间,有一句对霉雨的农谚:倘逢霉雨连绵不停,河水暴涨时,只要看见常熟宛山荡里的白鱼,逆水出荡时,霉雨就会停止天气也就转晴了。宛山荡的白鱼出荡时的奇景,笔者在民国三十五年的霉雨季时,亲眼目睹过一次,说起来这种如潮涌来的白鱼羣,如非你亲自

  • 文章松花江白鱼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長白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松花江 白鱼 故乡食物 风土习俗

    松花江,长约二千公里,是我国东北九省中最大的一道水。水深流缓,鱼产量极丰。在那些鱼产里,品质最佳,产量最大的,便是白鱼。满清时代,被指定为进贡品,所以又称贡鱼。它的体形类似鲫鱼,但比鲫鱼肥大,每尾成鱼都在十公斤左右。它的鳞细色白,嘴短吻尖。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鱼类中不易多得的珍品。它的产品很广,但主要的产区,是从永吉到哈尔滨一带。捕它的期间很长,但主要的捕期,是结冰以从。这种冰下捕鱼的方法,是很特别的。远在结冰以前,渔人们便利用江边生长的柳条,编成

  • 文章顧印伯先生逸事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7期  作者:勞無施 出版时间:1969-01-01
    关键字: 顾印愚 王闿运 伏魔寺 竹丝食榼 松花江白鱼

    竹丝食榼。量不多,却须精致。例如山鸡丁、酱瓜、冬荀炒为一碟,这三样都须切为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此是冷食。却不吃牛羊葱蒜。其余北方食物,如松花江白鱼,如天津银鱼,如马鞍桥鳝鱼,如广和居的糟蒸鸭肝,必须应有尽有。他吃得很慢,吃一些工夫,菜须要再热了来。他吃黄酒,酒量甚宽。早上起来,吃酒后便临褚河南雁塔圣教序,这是日常功课。他的书法在褚河南与米襄阳之间,格韵高逸。有人送他一顶黑色绒帽子,他常带着以至临终。我所看见他的照片,都是戴着这顶帽子的。他有两句咏这顶帽子的游戯

  • 文章江南的觀光勝地——太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7期  作者:袁建祿 出版时间:1983-07-10
    关键字: 观光胜地 太湖 丝绸鱼米之乡 名产白鱼 避暑胜地

    在山上修建宾馆,供游客投住,另设众多游乐场所,并修一条四线道上山,可吸引无数观光客来此游山玩水。太湖名产白鱼,以此处所产最为鲜肥有名,将来政府大量投资人工养殖设渔管处,养殖其他名贵鱼虾等每年必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马蹟山有三主峯,有大冠,二冠、三冠之称,山中有祥符寺,为宋代古刹,林木葱笼,极为幽静,另山上有西靑嘴,风景为全山之冠。太湖风光,淸人潘来曾云:「九华、罗浮奇矣,不在水中;洞庭、鄱阳水大矣,中无奇山;君山大小孤虽在水中,而荒瘠无人居,但宜望而已。金焦

  • 文章松花江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王冠吾 出版时间:1971-11-01
    关键字: 松花江 松花江白鱼 江上交通 江水开冻 风土习俗

    感寒,不但好看,更且好玩,尤其哈尔滨冬时,夜间随处设有冰场,可以滑冰,日间即到江上坐坐狗撬犂,漫游江上为乐,夏日在吉林省城,多到江南岸游泳洗澡,划划小船,在哈尔滨则到江北太阳岛游泳,设备周到,场子也好,并有沙场可以日光浴,而江上小船,两人自划自玩,也极有趣,此外松花江所产鱼的种类甚多,其中以白鱼,又嫩又香,尤其以江水煮江鱼,其味之美,无可比伦,西湖醋鱼时人称之,但较松花江花白鱼嫩有余,而香不足,在前淸时,每年均以白鱼进贡皇上,其美可知了,又人尽知松花江白鱼

  • 文章海門人的鱗介之需魚蝦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3期  作者:顧保安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鱼虾特产 海蜇 小黄鱼 青虾 泥螺 产自长江 鲥鱼 刀鱼 银鱼 凤尾鱼 黄籽白虾 内陆沟渠 鲭鱼 白鱼 鲢鱼 鲫鱼 鳟鱼 鲈鱼 介壳类

    其后者略述如下:一、鲭鱼—分有草鲭与乌鲭,其状如圆筒,大者约有三尺,青黑色,鳞大,邑人于严冬剖腹取出鱼肠后,用蒲包裹之,悬拉后簷,任西北风吹袭,谓之「风鲭鱼」。其味甚香,为佐餐上品。二、白鱼—又名白鲢,头小形扁,细鳞侧薄,体白,如产于潮汐不及之水塘,则肉味有泥土气,非上品。三、黄鲢头—即「鲢鱼」,头大形扁,色微黑有斑,细鳞,鱼头与豆腐辣椒共煮,味甚鲜美,邑人嗜之。四、鲫鱼—形如鲤,但无触须,脊隆起而狭、鳞大而圆、头口皆小、背青褐色,以之煮汤甚鲜。或以猪肉拌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