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留学英伦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赐锟孙出国留学英伦

    来源期刊:《浦東》 第17期  作者:高吹萬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留学英伦 远渡重洋 诗词作品

    爾初離父母,便涉重洋,壯志可嘉,靑年足畏,惟方今之時,正波駭濤狂之日,幸所適之國,非洪水猛獸之邦,爾祖雖頑,亦爲欣慰,爾欲獲我一言,以壯行色,但趨附流俗之語,非爾祖所以知也,姑將讀書積感所得聲之以辭,俾時玩誦焉,當歷久而味愈出耳,其詞曰:海漫漫兮天空,破巨浪兮乘長風。男兒兮作健,前途兮無窮。念此邦之有君兮,如大珠之抱神龍。能親親而長長兮,斯天下乃可以爲公。世豈有無家之國兮,祗充塞乎羣兇。我知此邦之有人兮,能洞察夫黠衷。其禍寧及一國兮,行見流毒人類之洶洶,...

  • 文章英伦留学记(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劉文海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英伦留学 泰晤士 留学日本

    民国元年秋末,余决定再度东去上海,目的在转往英伦留学,以偿夙愿。当余稚龄时见家中睡坑的墙壁上,有一放置零星物件的窰窝,上覆一印有两个怪兽的布质小帘,余问先母,此何物也?先母说:那是尔父自天津携归的东西。(后来到了英国才知道那是来利糖稀洋行之广告布。)此为余的小小心灵上,第一次有了英国的印象。后来进学校,走上海,乃知英国在当时为世界上第一海权强国,文物发达,人民知识水准颇高,余遂立志前去英国,学一点东西囘来,做些事业。农历九月十六日余自西安出发,同伴有同邑

  • 文章前尘纪趣——留学记(二)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6期  作者:叔逵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留学纪实 英伦求学 调查科

    自己的留学记作为趣谈而列入「前尘纪趣」,可是虽说趣谈,其中还含有不少辛酸感慨,难为外人道也。

  • 文章前尘记趣——留学记㈤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2期  作者:叔逵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留学纪实 求学英伦 转学德国

    学生而言,住的是洋房,吃的是大菜,所费又不多,生活得简直近乎奢侈了。我们四个旅伴,张兄寰镜,沈兄伴元和笔者都是泗泾小同鄕。还有一位卢兄允升是南通人。虽然都是浦东中学毕业,但他们三人比笔者高一班,于上年毕业,都已进了唐山的交大预科就读。其时吴稚老正在该校任国文敎授。吴稚老虽是前淸举人,但具有超时代的新脑筋,竭力提倡靑年学子应多多益善的出国留学,也是与张静江,李石曾等几位党国元老赴法「勤工俭学」的发起人。他们三人受了吴老师的耸恿鼓励,才决心来英拟入伦敦大学深造

  • 文章英伦留学记(二)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8期  作者:劉文海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英伦留学 二战 转学美国

    还是缺乏有经验的亲友之指导。余家不过薄有资产,仅足温饱,在比较贫瘠之西北,鄕人誉为殷实,其实先父素以动俭持家,那肯抛出巨资,任令余挥霍于海外。反而言之,余自抵英伦以后,即不断为学费问题,日常感到忧虑,向人告贷呢?不但自己无此习惯,殊亦无门可投,所以只好摆出鎭静姿态,坚忍撑持,所可异者,当时国内政治情况变动,许多留学生的官费发生问题,因而向余求通融者,亦大有人在,激于友谊,余仍尽力,予以零星小额之接济,平心而言,余总算很幸运而最后终于选择到一个好学校。学校课程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