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画竹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心先生 画竹与荷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潘兆賢 出版时间:1982-03-31
    关键字: 邓芬 画竹 论竹

    注:从心写竹)从心先生邓芬论「画竹」有云:「画竹自苏文而松雪,虽笔墨能极痛快淋漓,惟较之梅花道人,微有不及之处。余子九思顾李辈出,至淸郑板桥为最具新意。囘视苦瓜和尙,能表见竹之丰神,用笔流丽多姿,更足遗法后世。近代爱写墨竹作家,指不胜数,然皆凡品,无独到特长,未能发明竹之态势,描准先后,组织笔法,大都千手雷同而已。」一代宗匠大千居士对「画竹」亦有评骘、尝云:「画竹自明文征明以后,不师古法,习于野战,故有淸一代,画竹家数虽多,皆不足观。」竹画之难工,胥备

  • 文章錢名山先生寫竹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0期  作者:安定 出版时间:1964-08-25
    关键字: 钱名山 进士 助赈 画竹

    武進錢名山先生,名振鍠,號夢鯨。生于淸光緖元年乙亥。幼有神童之目,十二歲中秀才,十七擧于鄕,二十九歲癸卯成進士。曾一度任刑部主事,以不樂久處任途,棄官南下,設帳講學于里中。三十餘年間,遠近學者凡數百人。生平著述甚富,其名山集自一集至八集係詩文合刻本。另名山詩集若干卷,則爲抗戰勝利後其門弟子所選刻。先生晚年以鬻書自給,遇各地有水旱災,輒以賣字所得助賑,全活頗多。民國二十九年九一八事變猝發,先生假城中第一公園整日揮毫,以全部筆資贈黑龍江抗日義勇軍。抗戰時期,...

  • 文章谈竹与画竹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邢季周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生活实用 精神伴侣 画竹名家

    据传唐玄宗因观竹影映窗,悠然而生画思;余因喜欢竹子,暇时并欣赏名家画册,历代画竹名家对画竹各有创意,在画家的笔触下,因风、晴、雨、雪的气候变化,而写成动态万千的风貌,各具神韵。公余之暇,每欣赏刘臣生先生画竹时之心神专注,所绘之墨竹形眞韵高,而启发从而学习绘竹之意念,不觉已数年矣,今将绘竹之一得草述于后,敬请鄕长惠予敎正。二、人不可一日无竹竹是非草非木,自成一族的植物,风釆挺拔透逸,卓然不群。中空而节坚,既柔且靱,高雅随俗,独立洒脱,被人代表谦谦君子之风,高雅

  • 文章画竹

    来源期刊:《浦東》 第88期  作者:鄭雲梯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画竹 学者观点 情感抒发 诗词

    老朽閑抒酒後狂,揮毫聊畫幾枝篁。無塵碧影昂藏立,自遣高風納晚涼。朝發靈均渚,暮宿漢陽濱,行遊千里遠,野曠寂無音。路邊有高臺,伯牙曾鼓琴,古人不可見,悵然傷衷情。芳草萋萋碧,江流日夜吟,蒼茫空舉目,絃絕待誰聽!

  • 文章淺談歲寒三友詩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6期  作者:張伯駒 出版时间:1999-06-10
    关键字: 岁寒三友 论语 画竹 千家诗 梅竹石

    画构想,源于苏东坡悬崖风竹。其诗清新生趣!又题画竹七绝云:「一片黄沙没奈何,山东只是吃饽饽;偶因画到江南竹,绝想春风玉笋多。」饽饽:考通俗编、「歆食」及畿辅通志「方言」,就是山东大馒头。但北方称呼不一:天顺人称「波波」,畿南人称「磨磨」;而山东方言叫「饽饽」。题画竹诗,拉扯到山东人吃饽饽,非八怪无此怪句!可能此幅墨竹,其配景除黄沙外,还有许多小型乱石,状似山东大馒头,所以才这样描写,以此一例,可见扬州八陉?名不虚传。民国以来,画竹取负盛名的,首推陈方。此公

  • 文章浙江詩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2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寿词 画竹赠诗 悼诗 诗歌感怀

    陈董事长重光八秩寿词 周冠华慷慨眞豪杰,元龙气自遒。经营膺美誉,传播展新猷。八秩身心健,几生福慧修。期颐緜德泽,纯嘏颂箕畴!钟寿仁绘赠墨竹赋谢 周冠华画竹当今第一流,森森凤尾世无俦;挥毫贻我辉蓬荜,逸韵淸风一室幽。附注:钟寿仁先生,浙江东阳人,为当代画竹大家。其写竹气韵生动,风致洒落,灵活参差,奔放变化,得乃师陈芷汀先生之薪传,迩来且有靑胜冰寒之目。余承好友侨务委员陈鹤龄兄转乞写赠一帧,至以为感!订正:本刊二六一期(八十年一月份)刊登拙作「临江仙」词,其

  • 文章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黃成彥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郑板桥 诗书画 画竹 笔墨风格 “板桥体”

    清,张维屏在其「松轩随笔」中曾有「板桥大令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郑板桥长于画梅、兰、竹、菊,松,石,其中最常画,画得最出色的是水墨兰竹。竹子枝叶碧绿,姿致挺拔,寒暑不凋;兰草茎叶修长,柔韧舒展,生于山野而幽香四溢。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兰竹与梅菊,称为「四君子」。借以自喻或颂美人格的高洁。郑板桥画兰竹,上承古人遗意,又扩展了以笔墨抒情遣兴,自赏自娱的传统,把画竹,赏竹与他对社稷民生的思情联系在一起,赋于作品更广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