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田赋征收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拾穗(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1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3-10-15
    关键字: 武进 农业 沙洲 滩里 田赋征收

    圩田」,圩田者是将江边浮起沙滩上之芦苇铲去,周围及沿江筑起防水堤,依滩之大小,围成方块或长方型之水田。一圩约数顷或数十顷不等。(每顷为百亩)或由于此故上下阴沙居民之语言,带有苏北口音,滩里之语言,则又另成一种音调,与我其他鄕鎭逈异。更由于圩田底于上鄕农田约有丈余之故,故又有「上鄕」及「滩里」之俗称。但农田之土质亦有不同,水利亦不同,同胞之语音不同,是以农产物之品质也有不同处。淸代钱粮、糟米——田赋征收,将田分成平、沙、高、极、埂五等,其分等之原则,系依据田

  • 文章田赋徴收制度的改进与田地注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期  作者:李誠修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田赋征收制度 田地注册 丰县

    六,下等中则一角九分五,下等下则一角七分五。等第分明,纳赋公允,民心大悦。三、过去每年分三期缴收,上下芒及漕粮似嫌繁琐,经硏议后改为每年分两期征收地价税,上半年征收第一期,(全年的四成)下半年征收第二期。(全年的六成)田赋征收制度至此已较前大为改进。但仍有部份田地未能课征,间有少数农民完纳空粮,鄕间有句俗话:「会卖地的卖个净,不会卖地的剩下空。」永远要完空粮,实在太不合理。为了增加田赋收入及解除有粮无地农民的疾苦,爰于民国二十六年时,动员全县各级行政人员

  • 文章齊振興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8期  作者:陳英才 出版时间:1977-04-02
    关键字: 熊式辉 田赋征收 公债筹募 光泽县

    所幸战争忽然好转,敌军突自南城撤退,此两座石桥得以保存,而先生得免负任何责任。从此足以证明生生之勇于负责也。四、征收田赋,不畏权势田赋征收为县政要政之一,先生在万安县长任内,在田赋未开征之前,预闻县内有权势之大户素不完纳田赋。行政人员因畏其权势不敢向其严格催征,先生则不以为然。迨田赋征期行将届满,即行派员催征,先从权势大户着手,按户登门督催,务须依照规定如期缴纳。全县粮户闻讯从速完纳,田赋征绩大为提高,顺利达成田赋征收任务。五、筹募公债,坚毅达成先生正直刚毅

  • 文章寫我故鄕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1期  作者:楊繼武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北伐监利事 清算委员会 党义研究所 田赋征收 土户军民家 婚嫁习俗 贞坊石刻 写乡抒怀

    里了。姓晏的还有两兄弟,哥哥没有儿子,弟弟有一个儿子,我离家时还很小,住在曹沐三隔壁,不知后来怎样。所谓土户,传说是张献忠、李自成大肆屠杀时,他们躲在土洞里得名的。这种土户的传说,不知本县其他地方有没有?果眞如此,这才叫在劫难逃。监利县在田赋没有征收实物以前,有军家民家的分别。军家比民家的「钱粮」(以前称田赋为钱粮)轻很多,可是麻烦也多。军家的祖先原具军人身分,田是由屯垦得来的。国家为了优待他们,所以「钱粮」很轻。满淸道光以前,军家的粮谷,要用帆船运到天津,因此

  • 文章地方雜憶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3期  作者:金光宇  出版时间:1973-12-15
    关键字: 田赋 征收主任 蒋子涛 抗日战争 游击队

    二、田赋改征三十五年秋,政府因外患既除,内忧方殷。复员工作,一时未易完成。爰照抗战时后方田赋征收实谷办法,通饬施行,以利军糈而裕国帑,意至善也。余以田赋为国家重要财收,淸季采用一条鞭办法,改称漕米,钱粮,分上下两忙完纳。民国以来,相沿为例。今骤然改征实谷,一时殊感棘手。诸如仓库之远近分配,权衡之大小较准,宜如何筹划便利公允,使粮户踊跃输将。唯当时充任粮政诸君,大率无此经验。余适轮充石佛鄕値年员,义不容辞。乃邀集各庄首,重订议图规约。二区征收监督为在台羊宗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