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现代技术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地震觀測在中國古有張衡今有電腦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2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5-12-30
    关键字: 地震观测 张衡 现代技术 电脑 测震站

    張衡,在他去世之前的七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是世界開始以科學方法硏究地震的開始。那時是東漢順帝陽嘉元年,如果折算成西元,是一百三十二年。中國是地震較多的國家,計有四個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靑康藏地震帶、天山地震帶、和華北地震帶。從長期的資料分析,中國大陸大多數的地震帶,似乎是「顯著活動期」與「相對平靜期」交替出現。至於那些缺乏歷史記載的地區,有無地震周期性則不易看出。而台灣的東部及東北部地震帶,則無所謂周期性了,因爲這些地區經常處於活動期。也許是...

  • 文章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7期  作者:常州市臺屬聯誼會  出版时间:2004-05-20
    关键字: 前黄高级中学 现代教育 技术示范学校

    二五〇〇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标本一三三种。二〇〇一年被确认为首批「国家级环境教育基地」,中国教育电视台作过专题报导,称之为「全国一流动物标本馆」。学校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教学研究,着力培养青年教师。过去的三年,学校已完成二个国家级课题、三个省级课题、九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几乎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所有学科。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三六〇多篇。同时学校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抢占现代教育技术制高点,学校现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

  • 文章追思张其昀先生对现代教育启迪之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1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现代教育 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 现代科学技术

    况因中山先生中道崩殂!建国大业顿挫!幸而先总统蒋公继承遗志,完成北伐、统一全国,英明睿智,高瞻远瞩!当其柄国之际,虽内忧外患方殷,仍以安内攘外为振兴国运之方针,提倡新生活,发展新教育,以砥砺民族气节为要著,进而发展科学教育及促进现代化之设施,镕精神物质建设于一炉。在复兴基地台湾发表之补述!我国教育事业,于兹迈向现代化之新境界。夫为政乃先得人,先总统蒋公素有知人善任之卓识!当其亟须辅佐良相之司徒,善为推展教育百年大政之时,鄞县张其昀先生适时而起,遂经内阁主事

  • 文章醫事工程改革芻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0期  作者:楊循生 出版时间:2013-02-15
    关键字: 医事工程改革 现代化医院 筹建过程 工程技术 台北市

    編者按:作者楊循生江西谿水縣人,電機工程乙等考試及格,曾任三總及榮總醫院電機工程主管十餘年。

  • 文章忠實於自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0期  作者:胡玢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人生哲学 梅花 科学技术 物质文明 现代管理 人文关怀

    文关怀、以人为本相悖!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日益繁荣、富裕、便捷,但是人们却越来越感到迷惘、困惑和失落。为什么繁荣、富裕、便捷的现代生活,有时候不能带给大家所期盼的幸福生活?答案就在于:现代社会越越来越远离一种人文文化,这种人文关怀的缺失使人们对这个现实世界越来越陌生,人们正越来越多的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一些名师却在人文关怀的实践上获得巨大成功。如于漪,当不少人被应试教育搞得晕头转向时,她敏锐的发现了人文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削弱和匮乏,她从

  • 文章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南移改线工程有六十八项创新技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1期  出版时间:2012-01-25
    关键字: 京杭运河 南移改线工程 龙城大桥 创新技术 面向创新的中国现代桥梁

    、「水运工程质量奖」、「扬子杯」、「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重要荣誉,成为我国首批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据统计,运河工程共有结构创新、村料创新、工艺创新等六十八项创新科技,其中四项尤其引人瞩目:一是桥梁结构创新,为龙城常州量身定制的「中国龙桥」——龙城大桥为拱门独塔自锚式线索—斜拉组合体系,这种桥型在全世界没有先例,造型独特,独具文化内涵,成功入选《面向创新的中国现代桥梁》;国内首创的青洋大桥采用下承式拱梁组合体系,形成了「车在两侧行,人在中央走」的独特风景。二是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