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环境破坏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對母省經濟發展再進一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5期  作者:謝桂光 出版时间:2007-01-10
    关键字: 经济发展 环境破坏事例 维护环境 改革建议

    从明基老董在上海发表的一篇大作说起本年十月一日财讯杂志第二九五期刊载,明基电脑董事长李焜耀在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投书「苍狼与斯巴达终归消失」。谨摘录要点如下:「台湾这种苍狼式、游牧式的经营模式,草吃完了,水喝光了,就要换个地方,对社会总体价値的影响,是破坏大于创造,原乡的价値就在于文明的创造,一个有品牌的产业环境,才能让人对于土地有所认同,如果台湾不能成为一个更能创造价値空间的社会,离乡的台商就是在走一条不归路。该文自然是站在台商的立场说话,所谓

  • 文章珍惜資源·回歸自然

    来源期刊:《桐盧鄉訊》 第5期  作者:果自 出版时间:1996-02-10
    关键字: 生态环境 环境破坏 水污染 滥伐林木 人类健康

    天破了」!是最近的大新闻;据联合报九月十三日头条新闻报导,「南极臭氧破洞的面积,已有整个欧洲那么大了」;臭氧层(03)是阻止太阳紫外线直接照射地球的保护层,科学家早经证实它之遭受破坏后,对人类及动物首当其冲的增加罹患癌症的机率。破坏臭氧的元凶是那些呢?如马路上日夜川流不息机动车辆所排出的废气、各大楼及住户空调排出的热量、每个家庭大量的使用各类喷雾式用品所散发出来的二氯二氟代甲烷(FREON),以及山坡地的滥垦、森林的滥伐、在在都是破坏自然生态的凶手

  • 文章植樹復林,造福子孫——兼對鄉親提供數點改善生活建議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植树造林 采矿影响 生态环境破坏 改善生活建议

    东校场登上汽车,驶向潮汕,稍后又由汕头东航台湾。在此之前,笔者是从未踏离梅县一步。虽然离乡背井四十年,但故乡山青水绿的美好印象,记忆永新,并未因时隔久远而稍淡忘。而从广州至梅县长达四百公里旅途中,极目所及,处处皆是童山濯濯的现况,无论如何跟四十年前离乡时留在脑海中的印象,是无法切合的。而当笔者踏入荒山围绕,连一颗大树都不存在的故里瑶上乡琯坑村时,其惊讶、失望之复杂心情,非身历其境者,就更难体会与认同了。二、多次采矿与滥伐森林对我乡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破坏之影

  • 文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古今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馬壯行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 历史发展变化 破坏严重 治理与重建

    后稷教民耕种于稷山,尧都平阳(今临汾巿)、舜都蒲阪(今永济巿)、禹都安邑(今夏县),足以证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被全国人民尊称为:「母亲河」。二、现代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的报复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却不停地破坏她,黄河流域也不例外,原因极其复杂。首先是为了生存,如焚林自卫,《孟子》中记载:「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但最大量的原因是人口膨胀,毁林种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全国人口六千万,比战国时期猛增十倍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