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王同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附錄一 東華續錄(光緒二十八年四月)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5期  作者:朱壽朋輯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王同春 《东华续录》 闹教案

    即时措交现银,或以牲畜地亩作抵,惟乌审旗素称贫瘠,无款可筹,因以大淖碱池暂押敎堂,一面设法出租。上年十月,腊月,本年三月,三期筹款赎淖。届期如辩无端绪,敎堂仍按三限索银,决不将淖池收留。当经该委员等同蒙旗及敎士会议条规,妥立和约,所有永无翻悔,甘结存案。此起初蒙洋议和之大概情形也。『嗣因招商认租淖池,日久无人承领,而十月限期已迫,因札饬延楡绥道酌量妥办;如招商甚难,即以大淖归俄,俄代蒙出赔款。旋据延楡绥道禀称,「已由绥远委员招来晋商王同春;惟一时无此钜款,拟

  • 文章·聯繫觀摩·敦睦鄉誼·台灣區各縣市河南同鄉會聯誼會去年在澎湖舉行第三十二次大會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7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8-01-03
    关键字: 河南同乡会 联谊会 永久紀念

    台湾区各县市河南同鄕会联谊会第三十二次大会,于去年十月四日,在澎湖县马公市隆重举行,共有十一个同鄕会的理事长暨夫人、常务理事、监事,总干事等三十余人参加,情况极为热烈,会议也十分圆满成功。此次会议轮由澎湖县同鄕会主办,理事长王同世鄕长暨大会会长本会庞理事长靖宇将军共同主持,会议目的在于联系、观摩、敦睦鄕谊、交换意见,以致力于鄕亲服务,原则上每年举办一次,去年已举办第三十二次了,下次将由苗栗县同鄕会主办。回忆台澎金马乃为我中华民国复兴基地,半个世纪以来全体

  • 文章(名人軼事)墾荒難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6期  作者:应生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王同春 西山嘴 喇嘛教 垦荒往事

    的思虑,不声不响地走了一程。日暮来到渡口,黄河在风沙弥漫的荒凉草地上咆哮,似嘑还夹杂着蒙古人的马啼声。他看着滔滔河水汹涌向前的气势,一个念头袭来:「我一定会回来,挖渠才开了头!」这个意愿鼓励他,内心平静下来,和公差一起跳上船去。他们行水程到河曲下船,离神木不远。晚上,他情緖愉快公差们谈著后套百姓从各个省府带来的不同风俗习惯,灰濛濛的天空不再使他心情沉重。公差张大富看到船工们对王同春爱戴的情感,慨叹地问道:「掌柜,你有这么大的家业,为何不在太原府开片买卖

  • 文章(名人軼事)墾荒難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9期  作者:应生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王同春 伊克昭盟 义和渠 石门村 归化城

    自己忧心忡忡的情绪。不知道该说什么或做什么才好。『你再留一天吧!明天再动身,行李准备得不十分齐全!』杨氏看着王同春,又好像是自言自语。王同春没听见一样,抚摸著站在面前的四儿子头说:『你太没出息了,总爱哭。看着你二哥的样子做人。』王同春的二儿子璟丕坐在地下大方桌旁的椅子上写大字。他自幼爱读书,尊重老者长辈,常得到夸赞。他听到父亲要有话吩咐,赶快停下笔来。王同春看了看坐在他周围的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对杨氏说:『我整天外出不在家,教育子女全靠你。担子不轻,对子女要

  • 文章附錄二 塞北紀行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相文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王同春 回忆乡贤 河套平原

    南园丛稿卷四,页三二)(民国三年五月)二日,住五原农会。……下午,王君春来晤,农会会长也。余在归化已闻其名;然官场对之,率多诋毁之词。及逾萨拉齐而西,所遇农民莫不称其经营水利具有心得。因乞知事范君为书介绍见之。奥谈河套地方利害,所言颇能中肯,亦可为农人之最好模范矣!

  • 文章附录三 王同春小传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相文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王同春 治水专家 河套平原 辛亥革命

    南园丛稿卷七,页五二—五三)王同春者,北直邢台县人。性任侠喜事。少时家赤贫,随父觅食塞外,转徙至河套,佣为蒙人工作。其为人眇一目,身躯雄伟,膂力兼人,以是得稍稍积工资,乃贷蒙人牧地自垦之。河套界山河间,地层冲积,赤埴中兼杂白沙,得河水以浸之,乃异常滋润;水所不及,皆荒碛也。春有天才,能识水脉,登高而望,即知畎治所宜。又或驰马巡行,凡山原高下,工程多寡,斗角钩心,了了然不差累黍,虽精于测算者不如也。故其垦地岁获滋多。乃益出资租蒙地,蒙人益信赖之。自南

  • 文章附錄四 泗陽張沌谷居士年譜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星烺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张謇 王同春 河套平原 袁世凯

    矣。王同春及其二子抵北京后,寓西单牌楼旧刑部街中国地学会,约三月之久,与先君及张季直商量河套开垦事宜,组织西通垦牧公司,立案于农商部。拨五原县乌兰脑包地方附近地十万八千亩作公司基址,季直先生与先君各出银二千元为活动资本;定明年春四月开冻时至河套试办。袁世凯当时闻之亦欲在口外大举养马,为扩张军队之用;但不久亟亟谋称帝,不暇再及此矣。春回至山西 应州。其二子往南通留学不久,以不惯南方生活,回后套。民国四年乙卯年五十岁春,三月,在泗阳县招集农人十名,往五原县

  • 文章附录五五原春行状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5期  作者:文墀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王同春 老郭渠 永和渠 治水专家

    民国二十年,临河县志卷下,页二九)民国八年春,文墀奉令卸五原任,邑绅张君厚田等来署,盛述春开辟河套,殖我民族,事蹟綦详,请为文以状之。爰撮叙其崖略,为之状曰:按王君春,字濬川,直隶行唐人。幼负异禀,嬉游里巷,不与群儿伍,人争异之。髫年随其先德来河套,纵览周原,曾语人曰,『沃野千里,何居乎蒙人自封自闭为?』其有殖我民族之志固已夙矣。于是攷求农牧实业,孜孜不遑;而其生平乐而不厌,嗜而弥笃,有与终身结不解之缘者,厥惟水利。同治十二年,首先创开老郭渠

  • 文章(水利)王同春开发河套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3期  作者:应生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王同春 河套平原 自然条件 黄河洪水 永济渠

    济若局长倡议集资办水利,向以王同春为主的大地商集资三万元。用于通盘整修老郭渠(通济渠),幷由王同春负责勘测设计工作和具体领导施工。工程计划主要是把渠口接在义和渠同一引水的套河上。渠道于当年六月二十六日放水,据王同春计算,当时通济渠「渠底宽四丈三尺,口宽四丈六尺,深六尺,一昼夜行水一二〇里,每日可灌田四十顷。」后来支渠发展到一四二道,灌田面积约有三、〇〇〇顷。四、王同春将长胜渠改造为长济渠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地商侯双珠(侯毛骡)郑和等人共同创挖长胜渠

  • 文章水利专家王同春开发河套纪略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8期  作者:王玉賓  出版时间:1982-01-25
    关键字: 王同春 河套开发 水利工程 地方贡献

    王同春,河北省邢台县人,初业皮贩(绥远文献载谓小工出身,一说黑皮匠出身,按邢台县为华北皮毛集散地,绥远蒙旗各地,到处都有邢台皮贩踪迹,历史甚久,该刋所载,想为皮贩之误),原名进财,至绥远后,改名春,豪侠好义,聪慧过人,淸同治间至绥远托县,后移居绥西,给郭商人包工,因郭无钱付工资,将隆兴长一带土地,拨与耕种,后王同春挖渠灌漑,即名之谓义和渠,灌漑田地十万余亩,为王氏开渠之始。王同春虽出身小贩工人,终为水利工程专家,河套除永济渠外,四十八道大渠,皆为王氏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