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猪油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烹調得法非常可口令人念念難忘的:福州小吃

    来源期刊:《闽聲》 第33期  出版时间:1969-06-15
    关键字: 福州小吃 扁肉 葱花 猪油

    馄饨的特别做法。馄饨皮也是用手工做的,做得很薄。汤则用猪骨煑熬成乳白色,味道极好。这种面店也是极平民化的。馄饨有三种吃法:㊀有汤的,即猪骨汤,再加猪油、葱花;㊁干拌的,用芝蔴酱拌;㊂是「金线吊葫芦」,即馄饨与面混合,有汤。面是刀切面,每家店都有一个专门做面与馄饨皮的师傅,自做自卖。面也分淸汤与干拌两种吃法。笔者当年最喜欢吃馄饨与面,尤其爱吃干拌的;自己带一个鸡蛋、一包肉松去,和馄饨面拌在一起,其味无穷。(完)

  • 文章宁波猪油汤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1期  作者:倪東海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宁波 猪油汤团 甜点 做法 同乡会

    猪油,加上适量砂糖,在器皿中用手揑和,搓成一大团或数小团均可,放入干净尼龙袋,存置于氷箱中,虽时隔一年半载,还是历久不坏的,做上一次饀子,可包上无数次汤圆,眞是既经济又实惠,假使饀子内渗入些糖桂花(市面上也有得出售的,宁波人叫做玫瑰),那更香甜了。2糯米粉:菜市场里有现成买的是最省事,也有在杂货店出售的干糯米粉,渗上水就可使用,最合算的,还是自己买圆糯米(长糯米也可以,不若圆糯又黏又软),洗净后用淸水浸泡十二至二十四小时,天冷不必换水,天热要多换几次淸水

  • 文章橋頭王猪油菜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醉侯 出版时间:1975-03-31
    关键字: 桥头王 揩油专家 猪油 金清区署

    购买鱼肉助餐;其子女艰于素食,屡求父亲买肉饷之。大桥头五日一次,为市集之期,王宗礼挈篮入市,环顾市上肉摊甚多,惟讨价还价,均不成议,乃心生一计,将菜篮放于肉摊屠体,重重磨擦一番,使篮底沾到油脂,欣欣然携囘家中,待满锅靑菜煮熟时,方将竹篮底放于菜汤中,旋搞转动,果见菜汤中,出现油珠,宗礼即诳其子女云,「我已买了猪油,煮在菜中,方有如许油珠出现,你们来试吃,味道如何」?子女幼稚无知,辄见汤中有油,大叫「好吃」,「好吃」。宗礼揩油,以此为常,其子女不知眞伪,信父亲

  • 文章寧波傳統老店缸鴨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1期  作者:田園 出版时间:2015-02-10
    关键字: 宁波 传统老店 缸鸭狗 江阿狗 猪油汤圆

    三更四更半夜头,要吃汤团缸鸭狗。一碗下肚勿肯走,二碗三碗发瘾头。一摸袋袋钱勿够,脱落布衫当押头。」这首相传已久的顺口溜,说的是宁波「缸鸭狗」猪油汤团的色香味形俱佳,赢得顾客竞相购食的情景。在宁波,百年老店缸鸭狗几乎妇孺皆知。作为宁波汤圆的鼻祖,在1926年由宁波人江定法正式创立,1993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型大小」企业,它也是宁波传统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代名词。上世纪初,因为家境贫寒,年纪尚小的江定法就跟着大人出海做帮工了。为了好养活,父母给他取了个

  • 文章無錫崇安寺的小吃(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0期  作者:梁溪白氏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崇安寺小吃 蟹粉烧卖 素馒头 糕团 猪油豆沙烧饼

    吃。菜根香素面:在大雄宝殿前面,用细面淸汤,饺头是香菇、毛豆子、面筋,鲜美绝伦。糕团:在章万源酒店旁边,有一家五芳斋,专卖糕团,糕有猪油赤豆糕、黄松糕、条头糕、方糕等,方糕是有饀的,有鲜肉、豆沙两种。团即汤团,饀有鲜肉、豆沙、芝麻、荠菜猪油等。无锡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所产的糯米,非常之糯,以之磨粉,细腻非凡,另外在春天有玉兰饼,夏天还有干汉饼应市。此外还有油豆腐线粉、凉面、现炸排骨、煎鱿鱼、海棠糕、重阳糕、四角菱、骆驼担小馄饨、固粉汤团、芋婆头、臭豆腐干、糖净山芋

  • 文章琳瑯滿目的上海茶食

    来源期刊:《浦東》 第19期  作者:顧景唐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茶食 地方饮食 熏鱼 猪油桂花糕 云片糕 五香豆

    的妙品。每年春,冬两季上市的桂花猪油糕,那是南京路抛球场丽华公司隔壁「老大房」的名产。蜜糕(俗称百果糕,又名蜂糖糕),以糯米粉、蜂蜜、核桃仁、瓜子仁、红丝、绿丝、龙眼肉……制成,以石路五马路口的「王仁和」最驰名。方糕(俗称水晶糕)内嵌猪油、豆沙玫瑰、桂花甚至核桃,以「五芳斋」享誉。云片糕(一名雪片糕)有纯白、松子、核桃、芝蔴……数种,入口即化,最宜老人和幼婴充饥。椒核片以核桃为主,香脆可口。猪油玫瑰酥糖、黑蔴酥糖……台北有是有了,价既贵而味不美。栗酥,俗名蔴

  • 文章浮生小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2期  作者:行丹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台北 春节团拜 猪油汤团 宁波同乡会 灯谜晚会

    正月初三吃汤团台北市宁波同鄕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上午在会所举行同鄕春节团拜,请吃宁式猪油汤团,自罗斯福路老会所时代开始,已行之多年,成为惯例。今年初三虽较阴冷,但并未下雨,故到会参加同鄕仍有二百余人,难得的是几位八九十岁的老鄕长还都健康如昔,兴致勃勃的来和大家见面。九十以上的计有马静斋、何志浩、冯中煊诸先生,接近九十的也有陈宗熙、王培基、徐芳(故徐培根上将夫人)和魔术大师竺翊汉等,而且都被邀请上台亮相,向大家祝贺新年。其他除本会理监事外,到会的特别

  • 文章宁波猪油汤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8期  作者:金忠海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猪油汤团 元宵 吊浆汤圆 故乡风俗 中国风味点心

    宁波猪油汤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六百多年以前。《荆楚岁时记》里就有「正月半宜作白粥冷膏」,「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的记载。汤团又名「元宵」,「元宵」两字,来源于隋炀帝公元六一〇年正月十五在洛阳搭了八里长的高台戏棚,有演员三万,乐师万八,歌舞升平三日,以粉饰太平。这一天恰是「上元」,「宵」是夜晚之意,所以叫元宵。古时元宵是实心的,汤里撒糖。到唐朝时叫「汤中牢丸」,北宋叫「圆子」,南宋时传至临安、明州、经过宋、元、明、淸的长期发展,宁波猪油汤团逐渐形成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