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燕文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襄平(今遼陽)建制年代商榷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劉南方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辽阳 建制年代 考证 襄平 文化

    的历史,则不应纳入城市历史的范畴之内。本文所谈的是辽阳建治的起源;明确了这一概念后,我们才能不被辽阳地区史前时期的原始文化遗存所困扰。二、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辽阳最早称「襄平」,是战国时期燕国辽东郡治所。在此之前,所有文献资料均不见「襄平」名称。从考古学角度看,在燕文化进入辽东地区之前,当地土著民族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修建市都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辽东地区在设郡之前,决没有可能存在一个襄平城。而作为郡治襄平的建置时间,必与其所辖辽东郡的设置相同步。所以只要

  • 文章燕園品石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5期  作者:朱良鈞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燕园 园林 石文化 谷假山 戈裕良

    燕园涵盖了江南园林造园的四个要素,即:山石、池水、花木、建筑。其中,尤以构山叠石为营造园林最不易处。燕园园中「谷」假山出自叠石名家戈裕良之手而名驰海内,园名亦由此而得。我因工作之故,曾常常怀着像探访老友似的心情,站在「谷」面前,细细揣摩这历尽一七〇多年历史沧桑的名山风貌,而自近年更有幸参与这一珍园名山的重修工作,更是以一种古园情未了的心情,盘桓其中,深深感受其文化的眞谛。中国的石文化由来已久,至唐宋时形成高潮,而至明清时,江南园林中峰石除了单点独峰外

  • 文章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固有剧艺刘海豫剧团将于春节期间邀请安阳市文化艺术学校敎师访问团来台隆重演出钻石阵容千载难逢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7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8-01-03
    关键字: 文化交流 刘海燕 春节 文化艺术学校

    为了宣扬我中华民族固有传统地方剧艺文化,促进两岸豫剧技艺交流,相互切磋观摩,以资弘扬光大,薪火相传,特于春节期间邀请安阳艺术学校教师来台演出。此次活动系由刘海剧团邀请我河南豫剧国家一级演员牛得草父子、张宝英、李金枝等名伶,结合安阳市文化艺术学校教师,形成典范性阵容来台隆重演出。演出剧目,系以传统豫剧「七品芝麻官」骨子好戏为主,牛得草先生系豫剧第一名丑,现任安阳艺校副校长的张宝英为第一青衣,去年来台与第一小生刘海联袂演出秦香莲、桃花庵、寻儿记、卖苗郎

  • 文章九代樹人的『東浦草堂』

    来源期刊:《浦東》 第77期  作者:盛聘池 出版时间:1994-09-15
    关键字: 东蒲草堂 顾宜生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文化教育

    东浦草堂」座落在上海市浦江东南汇县城北门大街的花园弄内,堂外一片围墙环绕,墙西侧有两扇矮小墙门,上书「东浦草堂」,此名相传为清乾隆帝所钦赐。现在草堂门框上装有电铃,当一按铃钮,即有一位童颜鹤发、精神抖擞的主人出迎。主人名顾孙,系上海复旦大学一九二一年文学士,现年九十七岁。令人惊异的他虽将是百龄人瑞,但其容颜、谈吐、行动,看来几乎是不足花甲之年的少老儿。进门是一个小天井,东北角有一所三上三下的古式小楼房,底层是卧室、会客室、厨房,楼上三间是「东浦草堂

  • 文章凱旋粤劇團演出兩名劇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88期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凯旋粤剧团 家乡文化 新金叶菊 归人未归 筹募基金公演

    本刊讯】着重健全组织,舞台演出多彩多姿,为爱好粤剧人士所赞赏与肯定的凯旋粤剧团,为发扬我家鄕文化剧艺,上月曾应文敎当局聘请,在永和 国父纪念馆,擧办粤剧欣赏晚会,演出成功,甚获好评。由于当晚曾预告近期将上演:新编名剧「新金叶菊」及该团享誉剧坛的「归人未归」,当场观众热烈响。团长邝少眞,为酬答观众盛意,加强演出效果,连日除亲自督导慰勉演艺团友,勤排苦练唱做身段及音乐拍和外,并特别情商香港粤剧名班政家李福成,支援全部华丽戏服行头,专程运送来台配合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