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燃料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拾穗(二八)農業槪況——稻米

    来源期刊:《武進鄕訊》 第89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6-02-15
    关键字: 稻米 农民 燃料 稻床 箩筐

    割稻之时,正是秋高气爽之际,其实农民们亦必须选择好天气,所割之稻,家鄕是随割随运,全部运至晒谷场上,再进行次一步作业。所谓次一步作业,即是将稻穗上之谷粒使其脱离稻穗的工作,其所以要在场上作业之原因:一、因家鄕人烟稠密,无山野荒地,燃料缺乏,稻草为农户燃料必需之一种,反正稻草迟早终须运囘,不如在稻谷未离稻穗时一次运囘再行作业,不若台湾农户可将稻草弃置田内,任其腐烂藉作肥料。二、因家鄕尙缺乏打谷机,无法在田间作业,即使有打谷机可在田间作业,但溅落在田内之谷粒

  • 文章以酒精加入汽油行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4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汽车燃料 桐油裂炼 酒精燃料

    糖厂,年产白糖一百万公顿,故有大量糖蜜制成酒精。柳州的广西酒精厂为战前购自法国的机器,可用淀粉质原料(如木薯—价廉)或糖蜜为原料制造酒精,抗战时即大量用作行车燃料,我曾在该厂实习,(中山大学三年级时),当时四川一带也有大量酒精厂。重庆的动力油料厂在清华大学毕业的金开英先生领导下研究成功以不能出口的桐油加触媒裂炼为汽油及柴油,最妙的此种植物柴油也如石油柴油一样有绿色萤光。由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在产桐油省份如广西、湖南等省设立工厂大量生产以供行车之用。如柳州

  • 文章河南芝蔴處處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5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河南特产 芝麻 功用 燃料

    实)晒乾,以水煮熟,用淸水泡洗,除去黄色苦液,以水淸为止,充作蔬菜,不论冷拌热炒,熬煮和菜,或和面粉蒸食,或下面条煮食,或包饺子、蒸包子、炸油角子,均味美可口,极为好吃。但外省人多不谙芝蔴叶作菜的三味,还以为「苦」不堪食,大表惊奇呢!芝蔴收成后,所剩的稞秆晒乾,充作燃料,火力强烈,犹若瓦斯,无烟无味,不薰不染,干净异常,烧后锅底仍淸洁如故,且灰烬极微,若木炭然,常百斤芝蔴秆燃后,所剩银白灰烬不过一斤,稞秆愈大余烬愈少,厨房用之,既不虞空气汚染;又少垃圾尘埃

  • 文章燒柴牛屎香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2期  作者:毛一波 出版时间:1974-06-01
    关键字: 流井 燃料 黄牛 牛粪

    —自流井乡俗杂谭六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中国时报载:「中央社麻萨诸塞州,纳蒂克廿六日美联电:美国陆军硏究员今天说:他们已发明一种方法,将牛粪木屑及树木等,转变为乙烷,可与汽油混合,作为汽车燃料。该方法是将纸,垃圾、牛粪等任何动物及植物纤维物品,转变成葡萄糖,然后发酵为乙烷。」读此新闻,始知木屑竹头,牛溲马勃,确为有用之物,而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且使我们不能不佩服现代科学精硏之成就。因此,也使我联想起故鄕的牛粪来。我的家鄕自流井,是四川有名的产盐区域,纯矿工

  • 文章想起寧波小時候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2期  作者:袁嗣華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宁波 童年 家庭 燃料 木柴

    家庭大宗燃料——木柴说起小时在家鄕所使用的燃料能源,除点灯照明用的有煤油灯、菜油灯、蜡蠋外,当作燃料用的有木柴、柴爿、木炭、煤球等,而最常用而又消耗得最多的则是木柴。我家烧饭的大灶有灶门三口排连在一起,在前面灶台上可放置二尺余直径的大铁镬三个,在铁镬与铁镬之间又放置两只烧热水的汤锅。在大灶后方灶门前则平放着一条低矮的长櫈,长櫈上最多时可以大人小孩五、六个挤坐在一起。灶门虽有三个,平时却祇使用一口灶烧饭;当过年过节时才使用两口灶,那是因为另外有小风炉一、二

  • 文章广西推行乙醇为汽车燃料记事抗战时期酒精为汽车燃料主力军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潘桂材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乙醇 汽车燃料 人物事迹

    文·潘桂材(注:桂林市街图)广西推行以乙醇作汽车燃料,已在各加油站出售。石油不是再生能源,终有用完的一日,近年汽油价格逐渐涨价,美国加油站已涨至四·〇〇美元,加州甚至涨至四.四美元一加仑(二〇〇八年四月),尙会逐年涨价,加以中国及印度两个大国经济发展迅速,其汽油用量增加,更迅速世界各地汽油涨价,因此广西已推行用酒精作汽车燃料。美国加油站出售的汽油多为八五汽油,即其中八五%是汽油,十五%是酒精,巴西由于玉米价格低廉,所产酒精价格比较便宜,因此巴西己全部改用

  • 文章林秉東埋頭硏究有成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林秉东 科学研究 河流湖泊 水生植物 燃料

    林秉東先生瑞安仙降區人,本文錄自中央日報七十五年十二月廿五日電訊

  • 文章砍柴憶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8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砍柴 孙雄飞 《上山砍柴充燃料 砍柴工具 上山砍柴 砍柴经过

    本刊七十四期孙雄飞鄕长的一篇「上山砍柴充燃料」大作,引起了我的笔头痒痒,也来写一点;同是一个省,因为距离较远,环境略有不同,一样的题目,内容也会有出入。例如文中引述蒋主席写的「守灵一月记」内 总统蒋公幼时在家鄕砍柴是用背的,不啻是国画中的「负薪图」,溪口山水如画,负薪恰如其景;而距奉化一山之隔的我鄕鎭北则与雄飞鄕长的衢州鄕下却有些相同,就是用挑的;不同的地方是他所指的砍具用镰刀,而我家鄕则是用倭刀,前者是有锯齿形割稻用的镰刀,后者则为宁波各县通用的斫柴

  • 文章上山砍柴充燃料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孫雄飛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上山砍柴 燃料 蒋经国 《守父灵一月记》 忠孝仁爱 珍贵教材 民族特性

    少是启廸国人,敎导靑少年的珍贵敎材。五月一日 蒋主席写记着:「囘思往年侍 父散步于慈湖,亲采杜鹃之情况,父子边走边谈,父亲曾谈及少时上山砍柴背囘家中以充燃料的情形」。其中文化敎育的意义,最为深远。记得小学读书时代,家鄕——浙江衢州鄕间百姓都是以农为业。没有现代的各种煤气、瓦斯,可作燃料,都是用山上的柴火(民间叫法)来烧菜煮饭的。因为山是未开垦的,虽有主人,但无人看管,满山遍谷都是矮短的树,高高的长草,淸苦勤勉的农家,是家中父亲或年纪长大成人的子弟,在农作不忙

  • 文章同鄕周齊生博士論文震驚中外學術界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0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76-07-03
    关键字: 周齐生 比利时大学 溶解性硝酸钠和氧化物系统中的铀钚气化物燃料 核子化学工程博士学位

    本(六)月四日,我国各日报载有中央通讯社布鲁塞尔二日专电中说:来自中华民国的靑年科学家周齐生所写的一篇博士论文,昨天下午在鲁汶天主敎大学理工学院接受该校论文口试时,震惊了此间的核子燃料学术界。他这篇以「溶解性硝酸钠和氧化物系统中的铀钚气化物燃料」为题的论文获得「优等」的评语。因此,周齐生成为第一位在比利时大学获得核子化学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比利时一位国际知名的核子专家迪米斯特敎授在评论周齐生博士论文时说,他的硏究所提供的进步方法,对于核子燃料废物的处理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