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炒米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都小吃

    来源期刊:《闽聲》 第3期  作者:秦淮畫 出版时间:1966-09-01
    关键字: 调烹法 牙祭 甜肉丸 炒米

    炒米粉;玉兰亭肉包;潭尾街合发鱼丸;阿焕鸭面;双龙轩焖八;福人颐烧迈,四海春葱肉倂,味和卤面;小楼牛扒;美雅元宵丸,六六担子面,后街淸■边糊……。上列的市招,有的是规模宏大,有的是微不足观的小店,然而他们都是以「全眞淸汤」为号召,名播全市,历久不衰,顾客一尝便和它结下不解之缘,因其货眞价实,经得起时问考验的。饼饵甜吃类;说到点心,简直是汗牛充栋,美不胜吃,独步榕垣大名鼎鼎者有;「观我颐」猪油糕礼饼角;「美且有」黄米糕;「谢万丰」胡桃片;「马玉山」饼干;「寳来

  • 文章(青年园地)金坛的炒米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2期  作者:張永忠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金坛 炒米 习俗

    每到农历腊(十二)月上旬,吾坛人士,家家户户陆续开始准备炒「炒米」了。炒米是以纯糯米为原料亦为吾坛最负盛名之谷物,经洗过后,再放在阴凉处晒乾,置在有铁砂的大锅里,以烈火一碗一碗地炒熟,及时盛起用铁筛筛之。此种炒炒米者,不是一般家庭主妇所能胜任的工作,而是由专门业者登门为之。家家户户都要炒炒米,每家按人口多寡,亲友来往情况而定,用大瓮盛装,可存储一年不会软,且能吃到次年冬季。家鄕的习俗是:凡亲友登门者,首先烧开水泡炒米,加二个荷包鸡蛋,谓之「炒米茶」,作为

  • 文章蓴鱸之思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銘三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美食 对虾 红脸包子 赣榆炒米

    是无法形容的。当年每値腊冬,不乏人家订购红脸包子以餽赠亲友,尝远至京沪,欲与苏扬名点,争一席之地。—转载—赣榆炒米家鄕赣楡,是江苏省最北端的一个县份,深入山东境内,东濒黄海,北、西两面分别与山东省的日照、临沂、郯城三县毗鄕,因此民情风俗多与鲁南相同。民食以杂粮为主,稻米尤少,犹记每当秋冬之际,农忙已过,民间恒以珍藏的糯米,制成一种经济实惠简单易食的干粮——炒米,供家居食用,虽不如现今西点之名贵,但却兼具有香脆味美,久储不坏等优点,常为儿童们视为零食。以下谨就记忆

  • 文章匾對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2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8-08-01
    关键字: 匾对 炒米糖耙耙 板凳戏 蜀中房屋

    的坐堂吹。细吹细打,所谓仙乐飘飘四处闻也。再可能凑一队锣鼓狮子。或是板櫈戏(即打围鼓)。受情人家,招待殷勤备至,三天三夜,整个张罗酒食,散烟倒茶,摆桌子、安櫈子,打洗脸水,各设执事,专司其职。总提调高座堂皇,令出如山,乃一鄕素具威望之人也。么满十排一辈人,伏伏贴贴,跑得团团转,稍不如意,挨骂还不敢出声。头两天九大碗酒席,第三天吃复筵。每天上午摆茶、炒米糖耙耙。晚上消夜,干盘子吃酒。妇女宾客,不吃酒下面。待客之厚,今日已少比重场面。匾形如学校之黑板,刻四个擘窠

  • 文章續「憶江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0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7-12-10
    关键字: 炒米 麦芽糖 梨膏糖 百草糖 乡土民俗

    二十五、炒米糖米淘净,蒸熟炒和沙;心热面麻糖饼压,圆球方片麦饴加,更有爆成花。每届腊尾,有临时作坊,专为各家炒米,以糯米淘净蒸熟,拌沙焙炒,一粒可分为三、四粒,松脆香酥。或购麦芽糖饼,乘热压为炒米糖,以备新岁赠孩。茶食店所制者,切为方片;小贩则粘为球状,成炒米团;更有用机器爆裂,则又成炒米花矣。二十六、麦芽糖圆而大,敲碎换来尝。僻巷穷鄕老脸汉,破铜烂铁旧衣裳,糖尽货盈筐。箩挑一担,前置木盘,放圆块麦芽糖,沿僻巷穷鄕,敲换破烂,童妪欢迎,日久渐相识。迨糖尽

  • 文章年關卽景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8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9-02-01
    关键字: 杀年猪 打扬尘 粑粑炒米 供神祭灶 冬至节

    年关由风俗习惯形成,凡是为过年而准备之一切年而准备之一切事物,包括衣食玩乐在内。从秋收开始,到倒牙止,收开始,到倒牙止,是为预备阶段。倒牙之后,种种过年年所需,都要祭灶需,都要祭灶以前赶办妥贴;此其间,就造成乡村年关闹热场面间,就造成乡村年关闹热场面。粑粑炒米糖之准备:打完榖子,接着整一批精熟之准备:打完谷子,接着整一批精熟酒米和饭米,一部份做阴米子,晒粑果子,一部份留米子,晒粑果子,一部份留做粑粑。同时煑包谷烤酒,熬麦芽糖,催肥猪,忙不烤酒,熬麦芽糖

  • 文章洪朝選與洪厝番薯粉粿

    来源期刊:《同安》 第35期  作者: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巷南风俗 番薯粉粿来历 洪侍郎省亲 宴席常菜 炒米粉 猪血糕 猪脚炖槟榔芋

    集」(上下两卷),现珍藏于同鄕会图书室。对鄕贤洪朝选其人其事均有刊载,不再赘述。笔者于上年十二月中旬,再次返鄕——马巷。就近前往新店探视亲友,在欢聚席上,第一碗大菜就是「番薯粉粿」,经友好洪君特别讲述这段「番薯粉粿」轶事之由来。特将所闻,有关洪厝洪朝选与「番薯粉粿」之趣事,提供同鄕参考。家鄕传统风味之菜肴中,都以「炒米粉」、「猪血糕」,以及「番薯粉粿」与「猪脚炖槟榔芋」最负盛名,一被明朝文进士(洪厝)所眷恋,一受清朝武进士(埔尾)所钟爱,宁非先后,文武相互辉映之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