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灯笼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的灯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7-06-20
    关键字: 故鄕 燈籠 喪葬

    的土地爷和塑立两边地上的判官、小鬼,上香、烧钱纸[2],然后走出庙门,在孝子跪的半圆形前方地上,用木棒画一大圆圈,在圆圈中间画一十字,在十字点燃香、纸;这时孝子们高声泣吿:「爹(娘)啊!西南大路啊!佛神之地啊!千神万神库处使钱啊!……」连续泣吿三遍,叩首举哀,哭着返回灵堂;距灵堂两三步处,回转身来跪地匍伏叩首;社头又喊:「谢社唡!」众社员仍回声:「免唡!」孝子入庐,伏地哭泣;社员熄灭灯笼,齐集灵堂,在社头领导下叩首祭吊。第二天晚上,各社员仍依例至丧家出灯笼

  • 文章粤垣中秋雜憶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杜如明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珠江夜月 中秋 灯笼 往事夙文 乡愁

    珠江夜月,为平城八景之一。穗谚:八月十五竖「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箫管,有人地下叹风流。」中秋令节也,令节而可竖,眞是妙不可言。不知,所谓「中秋」,幷不是指中秋节,而是中秋节所竖挂之灯笼。俗例,元宵有灯市,家家户户,悬灯挂彩,金门不禁,著在典籍,但粤垣灯市,不是正月上元,而是八月中秋。每家每户,均在住屋瓦面,竖立灯笼,至少两排,每排一个有多至十个八个者。灯笼各式各样都有,有削皮灯,有八卦,有长圆形,有长方形,眞是琳瑯满目。往昔没有电灯,俱

  • 文章灯笼与跑谢猪

    来源期刊:《闽聲》 第49期  出版时间:1972-02-29
    关键字: 灯笼 竹竿 酒席 元宵

    灯笼,亦叫牵万家灯:以长约一丈的竹竿一二百根,每根两端各凿一小孔,用小绳穿系,互相串连;两竿相接处,另横系一根纷四尺长的竹竿为柄,每一竿上系四盏灯笼,每柄由一人执持。竿上灯数,以鄕中人口多少为定。不论男女老幼或岀外谋生的,每人必有一灯;灯分黄白两色。以别男女。灯上所写的字亦有分别,例如:娶媳妇的便在白灯上写「双喜」,生男孩的便在黄灯上写「添丁」,生女的便在白灯上写「发甲」;盖新房子的写「万年寳盖」,买田地的写「财源茂盛」,出外谋生的写「水」陆平安

  • 文章忆长白灯笼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7期  作者:錢世昌 出版时间:2003-04-30
    关键字: 长白 灯笼 定海 元宵节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里,定海南门外半路亭有一家灯笼专卖店,灯纸上印有两个鲜红的「长白」字样,于是灯笼被城关人叫作长白灯笼。店主是个四十开外的男子,妻子为他做助手,专糊纸灯笼。不知店主姓啥名谁?但他有一手劈篾丝和编扎灯笼的手艺,一天能编扎二三十盏灯笼壳,灯纸选用淡黄色油皮韧纸,以防被雨打湿,灯笼里蜡烛被吹灭,再套上灯笼盘子揷蜡烛之用,上面缚上半米长杆子作提手用,每盏灯笼售价六十个铜板(三个为一分),二角钱卖一盏「蜡烛」灯笼。那个时代里,夜间行走没有手电筒照明

  • 文章憶往事——耍龍燈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程禹三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乡土习俗 灯笼 民间艺术

    家鄕灌雲板浦,民風古樸,四季分明。童年正値光復初期,時局平靖,鹽產豐饒,地方繁榮,各種節日慶典,無不應時而生。回憶十歲左右,在農曆冬臘月間,東大街各家畫廊店,應時開張,爲當時每戶人家新年裝飾點綴所必需,瀏覽畫廊店,亦爲兒時遊玩項目之一。曾邀約玩伴年長作者一歲吳壽乾表兄(現居鳳山),至東大街逛畫廊店,見有兒童耍龍一幅彩色畫,至爲生動。我們兄弟倆,指指點點,看了很久,欣羨不已。童年本多幻想,即吿知乾哥說「耍龍燈,眞好玩,我很想耍龍燈」。乾哥似比較成熟得多,且...

  • 文章新年憶舊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期  作者:上青 出版时间:1963-01-24
    关键字: 春节回忆 腊八 送灶 春联 灯笼龙杆 辞岁

    煞是好看。此外两扇门上则贴有一,神荼郁垒」的门神像。这些事一定要在除夕以前张贴好。不过贴春联也有些礼数的决不能乱来,如果家有重孝,即死了长辈的人家,当年是不贴春联的,也不拜年,第二第三年才可贴蓝底白字的对联,第四年以后才恢复贴红纸对联。五、竖灯笼灯笼杆者,顾名思义是悬挂灯笼的长杆是也,不过这个灯笼杆是有些来头的,据说晋朝受到五胡之乱,逃奔江南遗留下的老百姓不堪匈奴人的虐待,逃来热河投靠晋营州剌史慕容庾,慕容庾设了个营邱郡收容山东人;设了个唐国郡收容山西人,设了

  • 文章故鄕憶往陰曆七月的習俗種種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6期  作者:陳平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阴历七月 无锡民俗 大老爷灯笼 张巡 乞巧节

    立秋日家家都要吃西瓜,据说立秋日吃了西瓜,可以抵抗秋老虎的炎威。故鄕的考究人家,每年立秋以后,不再吃西瓜,而实际上本地的西瓜,也已经没有了,立秋后所有市上售卖的西瓜,都是由宜兴方面运来的红瓤西瓜,不及本地的好吃了。初一日起到三十日止,每家大门上悬挂一盏或两盏灯笼,一盏的是圆形,两盏的是啦叭形,名叫「大老爷灯笼」,是纪念唐朝的忠臣张巡的。(按通鉴:唐室平安史之乱,张巡死守睢阳,保障江淮,日夜苦战,一日凡二十回合,城中粮绝,遂食马,马尽,即罗雀掘鼠,人人知道

  • 文章福州地名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5期  作者:潘祖鏛 出版时间:1995-08-15
    关键字: 朱紫坊 法海路 灯笼 九曲亭 大光里

    钟磬响,教人长忆孟司空。灯笼巷——以宋里人樊仁远、仁达兄弟登科,故名联荣坊,又称登龙巷。后音讹「灯笼巷」。清道光时工部尙书王庆云、孙状元(光绪三年丁丑科)仁堪宅在此巷与孝义巷交接处,—屋分跨两巷。宣统初,曾设福建女子师范学堂于宅中,由仁堪姐眉寿(陈宝琛妻)任监督。登龙音转作灯笼,兄弟联荣里闬隆。祖是尚书孙状首,毗邻孝义共春风。鳖峰坊——坊位九仙山(于山)北麓,唐名九仙坊。宋状元陈诚之的祠堂在此,人建登瀛坊,亦呼鳖峰坊,坊巷即以此得名。明代,这里是文人荟萃之

  • 文章芳茂山芙蓉圩憶舊(三一)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1期  作者:孔柱中  出版时间:1973-10-15
    关键字: 年夜饭 阳山灯笼 闹新房 望客

    至于官宦富豪之家,则其排场显有不同,迎娶之前一日,即擧行祭祖、厝筵,亲朋邻里纷往吃年夜饭,厝筵则通宵灯烛辉煌,锣鼓喧天,地方父老大小均可前往讨吃线粉酒食,而且人数不限,以示场面之阔绰。迎娶之日,男家备花轿,由媒人及喜娘(亦叫阿媒婆)引导前往女家,另派行官六至八人,均为男家之亲朋担任,每人手执姓灯一盏,轿前有阳山灯笼两盏(系一种小红灯),分挂较短之横杆两端,系于一长竹杆之顶端,选一灵敏而精壮者执导,以防抵达女家时为女方村人抢夺也,大姓灯两盏例由童男女一对

  • 文章张大老爷灯笼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71-08-20
    关键字: 张大老爷灯笼 张巡 苦守雎阳 忠烈

    故鄕每年农历七月一日开始至三十日止,家家户户在大门前都悬挂着一盏或两盏灯笼,白底上面,用红色写着「昊天大帝」,「旻天大帝」,「协天大帝」,「伏魔大帝」,「英济王」,「收灾降福」,「驱瘟逐疫」等字样,这就是叫张大老爷灯笼。张大老爷,就是唐朝的大忠臣张巡,灯笼上面所写的名称,就是他死后所封的神号。按唐室平定安史之乱,惟一所凭借的为西北的兵员和江淮的财富,张巡死守雎阳,因为雎阳是江淮的保障,但是雎阳又是侵入江淮的一条最便捷之路,雎阳一失,江淮就不保,朝廷就无力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