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灌云县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海灌雲分縣紀事本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灌云县 方志资料 史料记载

    讨论,经决议从海州所属东南板浦、大伊山等十五鎭(此为征收钱粮地藉册名称)划出,另设一县,咨请省公署执行。初议会命名为朐东县,嗣经省公署核准分县后,改称灌云县,取新县治内有灌河及云台山之义,并派南通籍省议员沈臧寿为灌云县第一任民政长,县治即设板浦,同时海州亦易名为东海县。州城人士,亦不甘服,赴省赴京控诉,所擧理由:一为现在东海县所属区域土地,不及灌云肥沃,仅商业上因新浦辟为商埠,略优于灌云,今后地方建设经费,从何筹措,实为当务之急,二为临洪口及大浦在地形上应属

  • 文章漫談灌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李鐵肩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灌云县中学 学校历史 著名校长 旅台同学会

    提起灌中,在灌雲縣內,可是大大的有名;因爲它是唯一的「最高學府」。一十年代,灌雲縣內之中等學校,計有第八師範、鄕村師範、漁業師範、嚮水中學等,然不旋踵遷的遷、改隸的改隸、停辦的停辦,最後祇剩灌中一所。每逢考季,千名左右的考生及眾多的陪考者,一下湧進了板浦。熱鬧滾滾。我是民國二十七年考上灌中一年級第三十一名新生的,因我不是畢業的前十名,跌破大家的眼鏡。榜首是洪光新。灌中於民國十二年在板浦國清禪寺(大寺)設立,首任校長爲汪寶咸,十二年及二十年曾設師範科兩期,...

  • 文章灌雲建縣的前前後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鄒平彥 陳龍山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江苏灌云县 地理位置 建县历史 分治纠纷 辖地变化

    灌云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临黄海,西接沭阳、东海两县,南与灌南县交界,北与连云港市区毗邻,境内「得交通之便利捷,占河山之秀丽,据渔盐之地利,享物产之丰盈」。她历史悠久,早在六千五百年前,今县城大伊山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其隶属变更频繁,东魏至淸,主要归海州管辖,一九一二年海、灌分治,灌云县正式建立,二〇〇二年是其九十华诞,县政府为此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追溯灌云建县前后历史,其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本地学人对此多有探究,但由于资料的匮乏

  • 文章鄕行掠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江苏省灌云县 建县八十周年庆典 庆祝活动

    灌云县建县八十周年大庆,于九月十五和十六日在伊山鎭伊山宾馆擧行,邀请赴会者,有旅居台湾、港澳和国内各城市灌云籍人士百余人,十五日上午大会简单而隆重,没有任何仪式,会后灌云出产商品展览揭幕修,下午齐赴板浦参加李汝珍纪念馆开幕典礼。当晚就在伊山宾馆内露天广场演出晚会,一连串的庆祝活动,内容没有政治色彩,纯为表露鄕土气息,设计得难能可贵。此时此地,値得赞美。(注:灌云县建县八十周年庆祝活动在伊山宾馆擧行。)(注:会场门外群众列队迎宾。)(注:来宾及与会人员陆续

  • 文章大、小柴市地名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張明達 張炳超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地名考证 地方志 大柴市 小柴市 灌云县 地名录

    凡从新浦去灌云县城伊山鎭的人,大概都要经过灌云县的两个「市」,即大柴市和小柴市。其实,这两个「市」,只是灌云县下车鄕境内的两个普通村庄。村庄怎么成为「市」?为此,笔者作了一番考证:翻遍海州的权威志书《嘉庆海州志》,并没有大、小柴市的地名。《嘉庆海州志》成书于一八〇五年,显然,大、小柴市是在一八〇五年以后才成名的。在灌云县交通史料中,曾几次出现磨行口这个地名,而在现在的灌云境内却没有这个地名,我们抓住这个重要资料,首先从地理位置上去考证:查陈宣《海州志

  • 文章民間造船業趣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張明達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江苏灌云县 民间造船业 拜师学艺 生活规矩 修造船舶

    灌云县海连原,境内河流纵横,自古盛产鱼盐。盐运都以木船经海运和内河运输为主,因而,船舶的修造业也就历世不衰。数千年来,船舶的修造都由民间流动的水木工匠所担负。工匠们有其自发的组织和艺规制度。工头俗称为大师傅,是工匠中辈份长,技术高的人,工头统带一批小工头,小工头带领一批工匠,由工头统一领导,他们大部分都是师徒关系。学艺要通过祖传或师传两种途径:将手艺直接传给后代的谓之祖传;将手艺传给徒弟的谓之师传。拜师学艺,先经人介绍,说妥后,徒弟家备办酒席,请师傅及

  • 文章嗩吶今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史紅路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唢呐 独奏合奏 唢呐艺人 社会地位 灌云县唢呐艺人协会

    因此,他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每遇农闲季节,艺人们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研究切磋技艺,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吹奏技术。灌云县下车乡有几个唢呐艺人不但熟悉简谱,而且还钻硏起五线谱,县里每遇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大型文艺晚会和庆典活动,还专门请他们来登台献艺。灌云县的文化部门,应广大唢呐艺人的要求,于一九八四年(民国七十五年)十一月正式批准成立了灌云县唢呐艺人协会,协会成立了那天,三百余名老中青唢呐艺人各自带着家伙,在成立大会上献艺。他们热情扬溢地吹奏了《百鸟朝凤》,使

  • 文章海州府晚清秀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張兆雄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灌云县张宝山 历史来历 张宝 张氏家族 家族往事

    灌云县龙王荡的张宝山是比较出名的小山,附近二百多里内年龄大的人都知道它的来历与名气。原来的居户都姓张,无他姓杂居,张姓原为苏州阊门人,「红蝇赶散」先祖讳张宝公带着妻子周氏及儿女来到「幽芦山」(今张宝山)安家落户,以垦荒种地兼打猎为生;自从张宝公占据了这方宝地,子孙繁衍,丁财两旺,渐成旺族,是其他村庄所不及,更因族中多出力大之士,使其异村他姓遇事让其三分。二曾祖大森公讳开林,字竹轩,考名大森,是族中力大者之一,是张氏定居后按宗谱排列(宝殿永成祥,世林敦之兆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