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澎湖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国立中学在澎湖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顧樹型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国立中学 澎湖 “以校为家”

    编者按:本文系民国三十九年六月在「中华日报」发表的,距今已整整三十九个年头。顾树型先生对澎湖防衞司令部子弟学校成立的经过,作了忠实而简明扼要的报导,并清楚地说明「以校为家」的特性和师生在极度艰困的条件下,仍旧弦歌不辍的情形。当年那五千三百多位山东流亡学生,如今都已是五十多或六十出头的人了,重读此文,当可勾起无穷的囘味!在三十八年大陆沦陷后,只有我们山东省有这么多的青年学生追随政府来到了台湾,政府也只有为我们山东的流亡学生在台湾设立了一所学校!这是我们

  • 文章續貂「烟台聯中滄桑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郇彬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烟台联中沧桑录》 澎湖冤案 师长回忆

    烟台联中在澎湖那段时间,正如十七世纪德国诗人HOLDERLIN在他那“THE RETURN OF THE GODS.”中所说的:「我们正处于逝去上帝和尙未出现上帝之间的黑暗深渊里。」

  • 文章泗水流亡学生在澎湖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6期  作者:杜敬民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流亡学生 澎湖 济南联中 国共内战 张敏之

    澎海深千尺,难洗万古冤,逃脱敌人手,竟遭同党陷。天道何所存,风雪六月寒,信有昭雪日,凄凉五十年。上面这首五言律诗,是济南三联中学生,桐山籍现代诗人姜远程,悲悼山东烟台联中校长张敏之等七人被杀五十年后平反的感怀之作,不但描绘眞切,且讽而不怨,的确是佳构。回想五十年前,山东流亡学生,在澎湖从军一幕,心头沥血,至今尤有余痛,事件始末笔者身临其境,愿把这段史实及泗水流亡学生在澎湖之状况,举要敍述,以补正史之不足,间或月旦当时人物,是非对错,只有望鄕贤及读者去体会

  • 文章悼念恩師王校長志信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冉亦文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王志信 往事回忆 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 追思怀念

    先生终生从事敎育工作,敎化学子无数,生活淡泊,以九旬高龄,甫自完成长达数十万字的「回忆录」撰稿,无疾而终,可谓功德圆满,修得正果,了无遗憾。然而,我获悉后却难抑悲痛,泫然泪下!难以割舍这份情同父女的感情。自从民国三十八年七月,您接任「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副校长那一天开始,与您结缘,得您照顾,受您敎育,历五十年,我获得的恩泽、眷顾与敎导,远超过一般师长,甚至我早逝的父亲。澎湖两年,我们这一班同学,在您艰辛创办的学校里,得到亲切的呵护,生活安定,衣食无缺

  • 文章員林實驗中學校友通訊錄序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張俊傑 出版时间:1991-03-20
    关键字: 员林实验中学 建校四十年 建校历史 山东流亡学校 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

    ⒎烟台联合中学:校长张敏之先生,校址在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之三峡。第一分校在蓝田镇之芦亩堂,分校长赵兰庭先生。第二分校在桥头河,分校长邹鉴(伯阳)先生。第三分校在蓝田镇之笃庆堂,分校长徐承烈先生。⒏昌潍临时中学:校长杜仁山先生,校址在湖南省衡阳夏流店。杜校长一直未到湖南,校务由教务主任刘书芬(蘅轩)代理。二、集中广州乘船到达澎湖民国三十八年四月长江失守,南京沦陷,各校鉴于环境日非,乃仓促南下,追随政府,先后集中广州者,共有学生八千人。各校长同心协力,在山东省政府主席

  • 文章柳暗花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宋繼修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坎坷求学经历 突发事故受伤 澎湖从军 大学生活 公务出国 烟业贡献

    我当地人施舍给她们的爆米花和辣椒酱、醃萝卜。在连盐巴都缺的情况下,那简直是山珍海味了!我感激当地人慷慨济助,更感激她们的好心。后来我左颧骨部位及鼻尖的擦伤慢慢地好了,但我的左膝盖到现在还碰不得凉风,否则会酸痛上好一阵子。这算是给我留了一个看不见的记号。六月一日也是农历的五月端五,晩上我们大家一起偷偷地渡过湘江到了茶山坳小车站搭车南下,以躱避湖南师管区司令部对我们的收编。下一站是广州。从军在广州住到六月二十五日,与山东其他学校的学生分批到澎湖从军,并说从军后每年

  • 文章(专载)山东同乡会平反澎湖冤狱案暨要求发还员林实中眞相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盛士畊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学生冤案 联名提请议案 冤案平反 平反准备事项 澎湖防卫部子弟学校 学校接管 冤案影件

    壹、平反澎湖冤狱概况一、冤狱之由来民国三十八年大陆局势逆转。山东十余所流亡在江南之中学凡八千学生,随政府南下至广州,当时风雨飘摇,人心惶惶,不知何去何从,适有澎湖防卫司令部派罗延瑞副师长来广州告称:「其司令官李振清中将祖籍山东,愿以同乡之谊,接全体师生去澎湖」,经与敎育部官员及山东省主席秦德纯、敎育厅长徐轶千,召集各学校校长会商达成协议:八千学生及所有老师一同去澎湖,年在十七岁以上者,半训半读,十六岁以下者及女生另立学校受敎。于六月下旬第一批抵达澎湖渔翁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