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源头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韓江母親河源頭標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劉楷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韩江 母亲河 源头 参观

    屹立在梅江、汀江、梅潭河交界處的大埔縣三河壩的韓江「母親河源頭標誌」的石雕像(見圖)於今年二月六日落成,海內外眾多春節回鄉省親的客家人、潮汕鄉賢聞訊紛紛攜老扶幼前來參觀致敬。韓江源標志採用客家婦女石雕像,以客家古訓「紮緊髻宗做贏人,相夫敬子能當家」為主題創作的石雕母親頭紮發髻,背男牽女,吃立於三河交匯處三河壩的韓江河畔。雕像寓意為世界客都的梅州大埔與潮汕平原一衣帶水,同飲母親河成長,希冀客潮兩地在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增進溝通,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該像用花...

  • 文章飛雲江河源辨訛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1期  作者:宋維遠  出版时间:1996-02-01
    关键字: 飞云江 河流 源头 传说

    口溪过下稔,至百丈……」实际是截取二源说的南源,改源出政和县界为泰顺。「辞海」就用此说。光绪「泰顺分疆录」认为:「源出景宁县的桃源(溪)、忠溪、北溪、东坑诸水。」并指出:洪口溪源于泰顺境白云尖南坡。泰顺县境内的三插溪,源于景宁县境白云尖北坡,两溪合口在百丈口。合口处三插溪比洪口溪面积大,人们早已认定三插溪是主流,洪口溪是支流。八十年代出书的「浙江地理简志」认为源头在云和县(今景宁县)洞宫山支脉上山头北侧。「浙江分县简志」认为源出云和县北溪公社(乡)赤木山

  • 文章兴安灵渠是漓江源头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5期  作者:鍾鼎鼐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漓江源头 兴安灵渠 历史传说

    桂林山水,高峰突起,青山耸立,树木华滋。加以漓水清幽,静静泛舟,在八马坡前,瞻仰龙驹雄姿,令人神往。看江中游鱼百态,水草摇曳,与江岸柳丝千条,迎风共舞,清丽多姿。巨岩奇峰,倒映江面,景致巧夺。可知桂林山水甲天下,乃其山势不态,意境非同寻常。古往今来,诗人墨客,心焉向往,良有以也。漓江对桂林山水格局的影响大矣,然而漓水源头,众说不一,台北中央图书馆所典藏广西兴安全州两县县志,对漓水来源,记载亦毕,殊憾事也!作者当年在军中时,当防守桂北战线,职司情报,查野战

  • 文章洞庭湖水溯源头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陳英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洞庭湖 湖水源头 湘资沅澧 长江

    众江流入洞庭水,您住源头我居尾;难得他乡话故乡,山川形势自然美。水经指路上高滩,今古名殊笔述难;曾饮思源情怯怯,何时归看洞庭山?

  • 文章韓江源石雕像碑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李萬興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韩江源头 标志建筑 雕像碑文 母亲石雕

    位於梅江、汀江、海潭河交匯處的韓江源頭標誌建築,意為世界客都的人文秀區梅州大埔與潮汕平原一衣帶水,客潮兩地人同飮母親河水成長,在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要進一步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攜手共建美好明天。該標誌建築分基底平臺和石雕母親像兩部分,基底為九環石砌平臺,每環內側栽種四時花木,置石雕母親於花團錦簇之中,邊沿用石雕欄桿環護,三條呈光芒狀石級台階直達親水平台,石雕母親為頭紮髮髻,背男牽女,勤勞善良的客家婦女,與對面遠山睡美人遙遙相望,相得益彰。石雕母親高九點八...

  • 文章潮汕母親河韓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李偉誠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潮汕地区 母亲河 韩江 源头追溯

    韩江处于温暖湿润,雨水充沛的南亚热带,淡绿清澈的江水,蜿蜒的河道,在绵延翠绿的山脉映照下,山清水秀,美不胜收。扑朔迷离,变化多端的流程都是韩江另一番动人景象。它的源头追溯起来有三:一、福建省长汀县和宁化县交界的治平木马山北坡。二、福建有平和博情平岭西端。三、广东省紫金县的白山东。前一者是汀江的源头,二者是梅潭河的源头,三者是梅江上游琴江的源发地。汇众山之水,汀江过长汀、奔上杭出永定,迤逦南来,入广东境石下坝,茶阳(大埔老县城)下三河。二者是梅潭河源头,由

  • 文章(忆古溯源)包头文明史的源头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6期  作者:張貴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文明史 包头 祖先 黄河 源头

    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九日,国家『九五』重大科硏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八四一年向前延伸了一二〇〇年,从而使扑朔迷离的包头上古史有了较为确切的纪年,包头文明史的源头亦淸晰可见。包头故地先民荤粥的祖先是黄帝《史记》引集解注:『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今包头地域的先民即荤粥。包头阿善遗址第三期文化距今四二八〇年±八〇年,出土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正是荤粥旳遗存。传说华夏族的祖先是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 文章追寻越剧源头之旅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8期  作者:岱山人 出版时间:1994-12-15
    关键字: 越剧 源头 戏迷 公演 嘉年华

    到大陆请到阿拉戏团来白相」。今年七月,暑假开始,一来我照例要在这个时间囘岱山探望老母,二来今年应中共社科院之邀在八月一日到北京参加「第四届两岸关系学术会议」,中间有一个空档时间,于是决定与老妻一同展开寻找越剧源头之旅。七月二日,夫妻二人从台北出发,先经香港到澳门,看望一位在新华社工作的朋友,翌日由友人驾车到中山县翠亨村参观孙中山先生故居,原计画由此公路前往广州,但因粤南水灾公路不通,只有折返澳门,再经香港飞上海。这三天的行程,最大的感触是全在「中国」土地

  • 文章南顾源头探索(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5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2009-08-10
    关键字: 南顾源头 勾践 菰城遗址 东顾城 东瓯王

    摇世系摇是南顾源头,其相关世系,略见汉书卷十八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按宗法制度仅列嫡系,非嫡系者则不录,须从相关顾氏族谱斟酌摘取补充,兹列表如下:摇父安朱公,不见正史,清顾步青武陵宗谱汇编尊为第一世,但未说明出处,所述事蹟生平,例如寿一百六十岁等,又与史记孝武本纪或汉书郊祀志所述不同,顾鼎勋顾氏族谱即无安朱公。越族蛰居南山百年间,无疆世系之嬗替究竟几代,正史无记载,后世纂谱者常私自填补,企求完备。例如武陵谱在无疆至安朱间补入六代,且有名讳,不过此举并未

  • 文章《白蛇傳》故事新溯源 許家溝的傳說 白蛇鬧許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孟繁仁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白蛇传》 许家沟 源头 许仙 白娘子 故事 传说

    关于《白蛇传》故事的起源,据著名学者傅惜华先生的考察,是在「距今八百余年前的南宋时候」,「今天所遗留下的宋人话本里便有一本『雷峰塔』,收在明末冯梦龙编选的平话总集《警世通言》的第二十八卷,题作《白娘子永鎭雷峰塔》。」但是,对于比南宋更早以前的《白蛇传》故事的源头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白蛇闹许仙」故事原型出于黑山其实,《白蛇传》故事的源头,是在河南省原汤阴县、濬县交界,今鹤壁市东南十二公里左右的黑山。黑山又名墨山、金山、大伾山,古为冀州地,是从山西蜿蜓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