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湖州历史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所知道的吳興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11期  作者:孫尙志 出版时间:1990-11-10
    关键字: 湖州 同窗回忆 湖州历史 太湖气象 水陆交通 南浔 乌镇 湖笔 湖州粽子 胡丝 嘉业堂藏书楼

    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湖州历史人物不少,如南北朝继宋齐梁之后建立王朝的陈覇先;通显三朝创四声八病的音韵学家沈约。曾佐洪秀全的钱江八国联军之役,慈禧与光緖帝仓皇西奔,途次迎驾为之解决饥寒的怀来知县吴永等,尤以元大画家赵子昂,因其夫人管道升恐丈夫纳妾谱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妙词:尔侬我侬,更流传为人间佳话。湖州科名亦盛。有淸一代二六七年中,共有状元一二〇人,浙江二十人中占了六人。严我斯、蔡启尊、蔡元升、王以衔、姚文田、纽福保。至于追随孙中山革命,创立亚洲

  • 文章江南丝绸之府——湖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10期  作者:姚春昕 出版时间:1998-10-10
    关键字: 湖州 丝绸 历史 追忆

    湖州位于浙江北部富饶的杭嘉湖平原,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东邻吴江、嘉兴,西倚天目山,与安徽宁国、广德毗连,南接杭州,北濒太湖。境内气候温和景色秀丽,水淸土肥桑植茂盛,蚕茧资源极为丰富,缫丝条件得天独厚,向有「丝绸之府」的美称,是我国最早的蚕桑丝绸基地。据良渚文化遗址发掘考证,湖州丝绸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湖州丝绸之府形成的过程,从六朝起始,经唐、宋、元奠基,至明代形成,前后达一千四百年左右。淸朝和民国前期为湖州

  • 文章湖州古代史概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5期  作者:湖州地方志办公室 出版时间:2014-05-10
    关键字: 历史沿革 湖州 古代史

    湖州是江南著名古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湖州的开发史还可以上溯到远古,早在八十万年前,湖州就有人类居住。浙江虽然是全国最后一个发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省份,但湖州市安吉县溪龙乡上马坎则是浙江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地点。从「上马坎遗址」时期到当代,在湖州这一方土地上,人类活动从没有间断过。丰腴、富绕的湖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也吸引了无数名流学者到此安身立命、建功立业。湖州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经济上,钱山漾遗址的发现,表明早在四千七百

  • 文章湖州的珍馐名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2期  作者:潘劍倚 出版时间:1985-02-10
    关键字: 湖州特产 鱼米之乡 名肴小吃 历史背景

    肥而丝质秀,也就是用这厚而肥大的桑叶饲育而成。湖绸杭缎蜀锦湘绫并驰名于全国,推湖绸列首者,因湖绸丝质坚靱柔和与耐穿,冬暖夏凉,品类有冬绸夏罗,极合常年穿着,畅销全国,湖州也就成为富甲全国的城市。富才能讲究美其衣食的享受,而珍馐名肴也就争奇鬪胜应时而丛生。湖州的名肴和小吃开设在府庙前已具百年历史,信誉卓著江西人所开由面馆起家的五丰楼菜馆,是一家供应过早的「汤包」和「蟹黄包」驰名于时。其旁也有百年历史的糕饼店,以「油汆团子」和「葱油糕」驰誉,两家配合供应,因之

  • 文章长兴、湖州与陈朝五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5期  作者:湖州文史单位 出版时间:2014-05-10
    关键字: 长兴 湖州 陈朝五帝 历史 小江南

    六朝时期,长兴县(当时称长城县)出过皇帝,湖州人十分惊讶。长兴一连串出了五位皇帝,其中三位是勤政亲民的好皇帝。这不光让湖州人惊讶,整个浙江省,或者说属于四省八府十三县的「小江南」人都惊讶起来:湖州、浙江或小江南,都是山青水秀、柔风细雨的,连说话都是软不拉叽的,竟能出五位皇帝。信亦罢,不信亦罢,铁的事实如下:一、陈霸先(五〇三~五五九)字兴国,小字法生,梁天监二年(五〇三)出生于长城县(今长兴县)下箬里(今下箬寺)。《文苑英华》载陈霸先是「火耕水耨之夫

  • 文章湖滬古代淵源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5期  作者:湖州社会科学院 出版时间:2014-05-10
    关键字: 湖州 上海 古代渊源 渊源关系 历史

    与吴地的百越土著居民融合,建立勾吴国,设都城于今天无锡的梅里镇后,湖州和上海又同属于勾吴国,并进入了铁器时代。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在〈吴兴赋〉中用「神禹之所底定,泰伯之所奄宅」两句话高度概括了大禹疏通「三江五湖」,奠定太湖流域基础和泰伯奔吴建立勾吴国的伟业。春秋时代,湖州和上海同处在吴边越角,共同经历了吴越争霸的残酷历史。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西元前四七三年灭吴以后,湖州和上海又同归于越。越灭吴以后,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驾扁舟隐入「三江五湖」,在湖州、上海

  • 文章湖州的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5期  作者:寇丹 出版时间:2004-05-10
    关键字: 湖州 茶乡 历史沿革 茶业经济

    皎然灵塔夹谷相望。千余年来他在湖州城附近的遗迹,除南门外的岘山洼樽亭外均被历史的尘埃湮没。即便唐代的杼山是如今的哪一座山也颇费一番争论,直到前几年才由国家地名部门正式宣布:「湖州城西南妙西鎭座名宝积山的,就是唐代的杼山。」岘山面对碧浪湖,是一个小山丘。陈英士先烈的墓便在山侧。岘山上有一石洼状似酒杯,晋代就有官员在石洼内置酒作赏景之游;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李适之任湖州别驾在此也『酣飮望帝鄕,时以一醉。』天宝(七四二∫七五五)初,李适之升任左相,洼樽随被贵为「李相

  • 文章湖州道场山史拾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7期  作者:嵇發根 出版时间:2000-07-10
    关键字: 湖州 道场山 万寿寺 史迹 历史

    湖州城南道场山之万寿寺,向为江南名刹。自唐中和年间(八八一—八八四)如纳创建后,代有修葺、重建。但历代方志所载,仅止于明洪武三年,实际上,在清道光中曾遭大火,把万寿禅寺烧毁。直至光绪三年(一八七七)才开始复建,历三十年而成。这段历史没有志乘记载。因为距今最近的清光绪《乌程县志》修于光绪七年,其时,道场山万寿寺址尙是一片废墟。清同治《湖州府志》引宋嘉泰《吴兴志》及明成化《湖州府志》载:「唐中间,僧如纳辞师出行,师命之曰:逢道即止。纳经此山,遂结庵居之。后

  • 文章湖州著名人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5期  作者:湖州台办 出版时间:2014-05-10
    关键字: 湖州 著名人物 历史人物 历代人才 历史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建城历史二千三百多年,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历代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的故乡。湖州向以山水清远而著称,自然风光秀美。人杰地灵的湖州历代人才辈出,主要有:黄歇(前三一四~前二三八),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属黄国(今河南潢川县)。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楚考烈王元年(前二六二),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黄歇初为楚相,被赐淮北地十二县

  • 文章湖州的莲花庄与小莲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凌以安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湖州 莲花庄 小莲庄 经济建设 旅游事业 历史文物

    ,亦称「陆家花园」,系淸末著名全国四大藏书家之一,湖州人陆心源的别业。园中垒石为山,引水为池,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园内有「谸谸楼」(谸音千,靑色),戴季陶囘湖时常在此小住。抗日战争时全园遭日军严重破坏。一九八四年湖州市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历史文物为主题,以江南水鄕为特点,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较大的游览憇息场所,经过精心规画,将「赵氏故居莲花庄」旧址连接「潜园」和「靑年公园」三块景点,合并扩建为「莲花庄」公园。广百余亩,投资五百万元人民币,垒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