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诗》三九一二四字《南书》二五七〇〇字《周礼》四五八〇六字《礼记》九九〇二〇字《周易》二四二〇七字《春秋左传》一九六八四五字《论语》一二七〇〇字《孟子》三四六八五字《孝经》一九〇三字大小《九经》合为四八四〇九五字(指正文,不包括注疏)清代共出状元一一三名,其中江苏五十名、浙江二十名、安徽九名、山东六名、广西四名,河北、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各三名,湖南、贵州各二名,四川、内蒙、奉天、河南、陜西各一名。云南、甘肃、吉林、黑龙江没一名,江浙占去一半多,可见
-
紹興出產酒,這是因爲鑑湖的水質好,其所釀製的「老酒」,淸醇馨郁,爲嗜杯中物者所喜愛,因而名聞全國,紹興除了產老酒以外,在前淸又以出「紹興師爺」著名於當時。「師爺」是什麽?何以不出在別處而會出在紹興?這與前淸一代的考試制度以及官制,是有着連帶關係的。所謂「師爺」,古時候稱爲「記室」、「參軍」,以後通稱「幕賓」或「幕友」,一般口頭上尊稱爲「老夫子」、「師爺」。他沒有政府的俸祿,祗是與聘請他的人發生私人間的賓主關係,等於現在的「私人秘書」。在前淸,官員以科擧出...
-
吾蘇東台縣,爲蘇北一大縣,未設縣之前,舊隸泰州。縣區跨范公隄,貫串南北。隄爲宋范文正公仲淹築以防海潮者,南起南通,北迄阜寧,隄以東,多濱海斥鹵之地,居民以煑海力田爲業。隄以西,串場河蜿蜒其間,港汊紛歧,膏腴沃壤,物產較爲豐饒。淸亁隆中,始析泰州爲二縣,其一稱東台。該縣所屬安豐場(一稱東淘)及栟茶場,在淸初曾先後誕生兩位詩人;前者爲吳嘉紀,字野人,著有陋軒詩集行世,其詩極爲王漁洋(士禎)所推重。後者爲徐述夔,字賡雅,竟以所著一柱樓詩集,語觸忌諱,而罹文字之...
-
光祖公乃衍派之始祖。建誠公則下人丁最旺。若林之善名最著,邑中諸多義擧建築皆其捐贈。我黃姓子弟來台者,多屬光祖公派下,兹錄其父子公孫傳供參閱,以勵追崇之思,效法之志。(傳均錄自家鄕族譜)一、封君公光祖翁傳:封君黃姓,名嗣耀字光祖,朝議大夫以字行。江西興國人,係處士昌杰公長嗣也。幼承公志,讀書淹通經史,爲文章以歐蘇作骨幹,以班馬作風華,以屈原作衙官,故其爲氣也浩瀚,流轉如春雨,生而百花齊發。其爲體也晶瑩,皎潔如秋月,明而萬頃波涵。自分富貴功名易如反掌,乃才益...
-
姚堂字爾升,號肯安,山東(福建漳浦籍,一云由龍溪移居晉江)康熙五十年十月十七日由浙江廣州總兵調任臺灣鎭標總兵,五十一年到任,康熙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陞任廣東提督。爲對姚公籍貫加以求證,謹將兩傳倂錄於後:傳一姚堂,字爾升,有膂力,精射騎,挾策遊塞外,總兵蔡毓榮一見奇之,曰:此將門千里駒也,授以石匣把總,扈蹕出古北口。淸聖祖偉其貌,越格超陞。歷任至福州水師提督,福鳳號,海疆臺灣,雖內附,游氣未盡息。堂鎭守臺灣,勤訓練,嚴哨堡兵,輯民和,海宇澄淸。雍正元年卒於...
-
編者按:紀獻唐、甘鳳池、廖添丁三人在台灣社會中之地位,可從民間信仰、廟宇供奉、戲劇、傳說中得知。前二人以反清復明爲職志,廖則以劫富濟貧、豪俠仗義爲立身。廖死後,葬於台北縣之八里,三十年前,其祭祀之小廟,如土地公廟,今則巍然爲大廟,香火之盛,猶如各地之天后宮,其在台灣民間之信仰可知。(錄自美術叢書—骨董瑣記)
-
鼎甲,亦稱三鼎甲,爲科擧時代的術語,凡殿試名列第一二三名的爲一甲。首名爲狀元,二名爲榜眼,三名爲探花,此三名統稱鼎甲。現代人的著作,有些不解鼎爲三足而將世稱下甲一名的傳臚也稱爲鼎甲的,則是一種有錯誤的說法。浙江在淸代的文風很盛,科擧得人也很多,自順治三年丙戌,至光緖三十年甲辰,凡二百五十九年,擧行殿試一百十二次。關於考試事宜,淸代襲用明制,每逢子午卯酉之年,擧行鄕試。丑未辰戌之年,擧行會試和殿試。原定三年一次,但順治入關之初,於三年、四年、六年、九年、十...
-
薛福成,先世江陰人,宋翰林承旨皡之裔也。傳七世而徙無錫城中賓雁里,遂爲無錫人。高祖燊,曾祖葆光,早卒,祖錦堂,府學生,幼孤,事母許,以孝聞,著有經說標異若干卷,薌圃吟草二卷。父湘,道光二十七年丁末進士,廣西潯州府知府。湘於學無所不窺,著有段氏翼,未雨齋詩古文諸書。其制舉文,尤孤出一體,士子爭相模倣。福成嘗從湘鄕曾文正遊,受古文法,在其幕府者八年,文正許以有論事才,近人姜書閤稱述曾氏幕僚之治古文者,以福成與張裕釗,吳汝綸、黎庶昌並稱。曰,如武昌張裕釗之思力...
-
歲貢生:王祖培(同治二年癸亥賜准)生:黃際淸(以光緖乙未之役尙未賜准貢生)監生:阮傳芳(以光緖乙未之役尙未賜准例貢生)明淸各書房、義塾之生童,進修上進爲書院生童,經歲考錄取後始稱秀才(亦名茂才),皆爲廩食生員,且有儒學生員,附學生員,增廣生員,廩膳生員等之分,歲貢生爲府州縣學就生員中之食餼久者,於歲試中甄選一二,貢諸京師,入國子監肄業,謂之歲貢,唯監生有兩種:一爲優行生員由附生或武生被擧入監肄業,曰優監生。一爲恩賜入監肄業之生員,曰恩監生。如阮傳芳則爲優...
-
四十一、乾隆十五年 庚午科四十二、乾隆十七年 壬申恩科四十三、乾隆十八年 癸酉科四十四、乾隆二十一年 丙子科四十五、乾隆二十四年 己卯科四十六、乾隆二十五年 庚辰恩科四十七、乾隆二十七年 壬午科四十八、乾隆三十年 乙酉科四十九、乾隆三十三年 戊子科五十、乾隆三十五年 庚寅恩科五十一、乾隆三十六年 辛卯科五十二、乾隆三十九 甲午科五十三、乾隆四十二年 丁酉科五十四、乾隆四十四年 己亥恩科五十五、乾隆四十五年 庚子科五十六、乾隆四十八年 癸卯科五十七、乾隆五十一年 丙午科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