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淮盐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淮盐官卖与盐枭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9期  作者:陳夢斯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官卖 盐枭 两淮盐运使 煮制

    中看出,「千家有女先教曲,十亩栽花算种田」,家家教女儿们唱曲做什么?是为侍候有钱大老爷们享乐之用,世人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上扬州干什么?寻个风流快活也,扬州是个销金窟,扬州人生活是「早上皮包水,晩上水包皮」。这种懒散生活,是建立在的官卖制度上。清代在扬州设置两淮盐运使衙门,该衙门主要业务是售卖票,票是向盐场购的凭证,每票价银二两,这就是盐税,票以「引」为单位,一引为五十包,一包重一百斤,一引就是五千斤,所以票亦称为引,换言之,五千斤,纳税

  • 文章民初淮盐产销槪况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3期  作者:夏敬庸  出版时间:1975-05-20
    关键字: 产销情况 技术 产额与盐务分配

    淮盐生产总额百分之八强而已,可谓微不足道。江苏省之盐税,连正税及各项杂税计之,计淮北各区。每年约六十万两,淮南各区,二百万两以上,两项合计,盖在二百六十万两以外,而他省课于淮盐之各税,则犹未计及。两淮盐务之分配制度,颇为复杂,除淮北之三万六千引,迳由官方运至鎭江上游扬子江北岸十二圩之官仓,由包征包解之盐商,运销江苏之数县,幷供淮北各县及皖北与河南东部之用外。凡淮南之产,均由引商运至十二圩存储,以待分配。产各区域,例有官驻紥,盐商之一种,先照官价向产户

  • 文章明末淮盐的一段痛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产区 明朝历史 盐政腐败 史料记载

    在《万历传》一书中写道:「福王除奏讨养赡地之外,还向皇上奏讨长江自江都至太平沿岸荻洲杂税,以及四川盐井、榷茶银,归其征收。其中最为厉害的是奏讨淮盐三千引,在洛阳等地开店出售,中州原来食用河东,一律改食淮盐,并且颁布禁令:非福王府出售的淮盐不得买卖。不仅食之利尽入福王府,而且河东引遭到遏止,边防军的军饷由此而短缺。」这段历史史家注意到了,文学家也注意到了。姚雪垠在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就借牛金星之口说出了淮盐这段痛史。作为国家财政命脉的淮盐,到了腐败的封建

  • 文章「红楼梦」与两淮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訓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红楼梦》 两淮盐政 曹雪芹 曹寅 康熙南巡

    久任,直到康熙五十一年病死为止。这期间,他还担任过两淮盐御史。据《康熙江都县志·曹寅传》载:「曹寅字子清,号荔轩,以银台督江宁织造,四视鹾,一切恤商惠民之政,无不实心举行」。他奉命管理两淮盐政是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四十三年被钦点为两御史,与妻兄李煦隔年轮任。嘉庆《两淮盐法制》卷二十三《官制》:「两御史:康熙四十三年,户部复准:『两淮盐课事务,请照江苏、苏州织造郎中曹寅、李煦所请,令其轮流各兼理一年』」。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十三日曹寅有「奏谢钦点巡

  • 文章《鏡花緣》與古海州的不解之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吳中成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镜花缘》 李汝珍 古海州 不解之缘

    设监院,在扬州白沙设立巡院,以缉私护。宋代管理产机构有三,大者为监,中者为场,小者为务。「监设场」、「场设务」,「监、场官吏由朝廷委派。」元至正二十八年(一三六八年),淮北所属盐场每场设司令一员,司丞一员,管勾一员。明代设两淮盐运司,下设通、泰、三公司。清代早期的管理承明末纲法,针对某些缺陷加以补损。乾隆二十年,淮安盐运分司更名为海州盐运分司,设于板浦。乾隆四十七年,李汝璜受清廷委派来海州板浦,次年接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嘉庆四年卸任;嘉庆六年(一八

  • 文章银色文化——淮盐风情寻踪游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曹晉杰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盐业文化 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措施

    ,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淮盐的诞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炎帝神农氏属下的淮夷部落首领风沙氏,从野生糜鹿舔食海滩上盐碱疤得到启发,首倡用海水晒盐(后发展为用火煎海水为)以后,两就成了淮盐主产区。淮北为晒盐,色微黄多杂质,淮南为煎,色质白少杂质。淮盐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二(元朝),淮盐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56%(清顺治10年)至64%(清康熙3年)。因此,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淮盐产、运、销、管理,在户部下面,设盐运使司、盐场提举

  • 文章閑話板浦人『好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方一清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好吃 大粒 盐运公司 两淮盐运 地方饮食 春鱼

    至清乾隆年间,原驻淮安管辖淮北板浦、中正、临兴三个盐场的淮安盐运公司衙门迁驻板浦,更名为海州盐运公司,使板浦逐步发展成为苏北三大盐运内港码头之一。不少盐商也云集板浦,经营淮北盐业生产运销。接着两淮盐运使公署也由杨州迁驻板浦,使板浦成为有名的两「盐都」,盐务机关林立,如两淮盐运使公署、淮北盐务稽核分所、建坨委员会、济南场七公司驻朐办事处、湘鄂赣皖四岸公所等等。灌云县治也设于板浦。「中国」、「中央」、「交通」、「上海」、「江苏」等银行也先后在板浦开业。由于

  • 文章扬州两塩署史蹟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7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8-01-10
    关键字: 两淮盐运使署 建筑结构 谢太傅祠 扬州御寇录 日军侵略

    官署,大门率南向,扬州两淮盐运使署,独东向,初建时并不如此,系向南,其头门在今贤良街中,嗣因自两运署建置后,盐场产,年年歉收,风水家言,若移门东向,则可易歉为丰。当改建时,并于头门对面照壁中,藏一东海龙王之碑,又将头门之地,加高数尺,成为凸形,在此凸形之下,埋砂缸七只(亦说十三只),每缸皆置元宝一,以鎭压风水,是皆父老之言,头门及照壁,今仍完好,从未掘伐,究未知其果否。两淮盐运使署,至为宏伟,从头门至仪门,转湾至大堂,足有半里以上,大堂右侧,有新旧库房各一,为

  • 文章板浦鎭十大歷史文化脈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姚祥麟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板浦镇 十大文化脉系 文化 醋文化 名人学术文化

    从此淮盐固名扬遐迩,也为中国的盐业发展奠下稳健的基础。清康熙年间,板浦设置海关监督,道光时,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的陶澍首先在板浦埸进行全国盐政改革试点,大力整顿鹾纲,扫除积弊,启用良法,改去纲行票,以致国课充足,民生乐利。不独为板浦带来空前繁荣,也促使板浦成为淮北盐都。民国时期,两淮盐运使缪秋杰,在板浦大力整顿盐政,泽被鹾,功绩卓著。一般认为「淮北盐都」指的是盐城,其实是我们海属的「板浦鎭」,因为在当时的板浦即拥有八十一个中小盐埸,直到日寇入侵前,尚有

  • 文章张謇与淮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方一清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张謇 人物生平 经营 人物事迹

    深悉专商引岸之弊害,故孕育著改革盐务的思想,在他所著的《张季子说》中说:「法不坏、政之垄,我国今日不唯,而其一也。」他力主废除专商垄断销岸。他执政两淮盐政总理时,曾发表《就场征税废止引岸宣言》,就遭到商抵制,未能实现,可见改革之不易。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