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淮海戏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生动传神的淮海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本刊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故乡之旅 风景名胜 淮海戏 演员名单

    故鄕之旅」第四天,也就是六月十一日,参访团在游览孔望山,参观「新浦解放路小学」、「海州古城」、「海州高级中学殷氏图书馆」和先后接受新浦区书记李建平、副区长薛飞,以及海州区区长滕雯的款宴后,特别由连云港市文化局郝元成组长,为全体团员安排了一场充满鄕土味的「淮海戏」,由于剧情、演技、布景、司乐,以及灯光等,均属上乘,所以演来格外生动、传神,再加上道地的「海州鄕音」唱腔,更使得场内掌声不断,频频喝采!这场由「连云港市淮海剧团」担纲演出鄕土戏,共演出两个剧目

  • 文章小花褂与淮海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劉兆元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朱桂洲 淮海戏 人物介绍 往事回忆 小花褂

    小花褂这个名字,半个世纪以来,在淮安市和连云港市,如雷灌耳,老幼皆知。她是淮海戏著名的女表演艺术家,在淮海戏的近现代艺术史上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就因为小花褂的名气太大,许多人不知道她的真名。小花褂本名朱桂洲,一九三一年出生在灌云县陡沟镇,其父朱文胜母郑金荣都是小戏艺人,其丈夫杨云发是沭阳县西圩乡赶河庄人,公婆与桂洲的父母都是同一代小戏艺人。朱桂洲虽然出生在小戏世家,但当年的唱小戏实际就是讨饭的行当。朱桂洲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生活很穷,只有学戏唱戏

  • 文章海州人酷爱的淮海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劉兆元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淮海戏 故乡文化 乡音乡情 人物回忆

    大口,一派海州方言土语、海州话、拉魂腔。戏场无人卖票收票,观众来去自由,或站或坐,这个班子听完了再到那个班子听。遇到拿钱的块儿八角无所谓,拿钱人也很宽厚,给多不嫌多,给少不嫌少,不给也就算了。每晚十点钟散场,各人回家明晚再来。有一次民俗博物馆演淮海戏,正演着下雨了,观众就是不散,头上淋著雨还要看戏,演员被感动得冒雨把戏演完。连云港人确实欢看淮海戏。连云港古为海州,在这块土地上经过千百年的天时地利和文化环境的协调润孕,在「六合和运」中自己创造,自己享用了淮海戏。为

  • 文章淮海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韓杰民  出版时间:2002-03-01
    关键字: 淮海戏 戏曲特点 历史渊源 赞美诗词

    沭陽曲藝史悠長,綿邈淸新唱四方。下里巴人歌黎庶,陽春白雪頌賢良。刀槍亮相武姿美,生旦登台韻藝芳。淮海明珠蜚遠近,京都載譽更輝煌。

  • 文章淮海戏的昨天和今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鮑鶴雲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海州小戏 历史沿革 表演艺术家 淮海戏振兴与发展研讨会

    、「推衫」等技巧。海州小戏渐渐为地方百姓喜爱的视听娱乐项目。一九四九年以后,海州小戏艺人队伍空前发展,先后成立了营业性剧团数十家,其中以小花褂为主要班底的江苏省淮海剧团,一九八二年又成立了淮海戏剧种专门硏究机构「淮海戏硏究会」,淮海戏的唱腔,表演技巧更加成熟。目前,小花褂(朱桂洲)、杨秀英等表演艺术家,因年事已高,很少登台,靑年演员苗爱华、熊化冰、吴玲、魏佳宁、许亚玲、徐棣琴都已是淮海戏舞台上当红明星,无论是唱、做、唸、打,都已进入炉火纯靑的境界。最近,江苏省

  • 文章朱培銮先生与淮海戏音乐的发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祝爾康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朱培銮 人物事迹 人物生平 淮海戏 求学历程

    朱培銮先生是淮海戏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在淮海戏流行区域,享有较高盛誉,在淮海戏的发展过程中,贡献良多,著名淮海戏表演艺术家,小花褂(朱桂洲)之所以成为淮海戏中主要代表人物,形成风格独异的流派,除了小花褂自身具有超人的表演天赋外,和其胞弟朱培銮的音乐声腔设计不无关系,尤其是六十年后,淮海戏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地摊(野台戏)演出,向都市豪华剧场演出迈进的过程中,伴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与繁荣,淮海戏从「小而土」向「大而洋」演变,淮海戏的伴奏队伍也由原先

  • 文章淮海小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來俊華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淮海戏 地方戏曲 地方乡绅 堂戏 街头演出

    故乡的「淮海戏」,俗称「小戏」,淮海一带居民,最喜欢看、最喜欢听,因为它带有乡土色彩,十分浓厚,戏的内容:表扬忠孝节义,深入民心,而且演出方便,不需大的戏院,也不需要大的舞台,白天演出时就在街头有一个空场,就可以演出,观众不需坐椅、膝地而坐就行了,也不要买门票,观众中热心人士,就可以出来,拿着小布袋,走到众人面前,随便的赏,多也可以,少也可以,如果遇到有钱的观众,看得高兴时,就可以特别打赏,戏班里的老板或女主角,要走到场子中间特别谢赏。晚上地方绅士可以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