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蜇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州家常三味 蟶 蛤 蜇

    来源期刊:《闽聲》 第47期  出版时间:1971-09-30
    关键字: 餐桌 海蜇 珍品 菜肴

    福州人在夏秋时,餐桌上常见的三味——蛏、蛤、海蜇,既便宜又实惠,可称得上是中下家最适合的食品;即使上等人家,每餐大鱼大肉吃到厌腻时,偶有三味上桌,也使胃口顿开。福州人在夏秋时,餐桌上常见的三味—蛏、蛤、海蜇,既便宜又实惠,可称得上是中下人家最适合的食品;即使上等人家,每餐大鱼大肉吃到厌腻时,偶有三味上桌,也使胃口顿开。如今,这三味在台北就很难吃到,偶吃也属价钱很不便宜。「蛏」介属,可分为两种,一称「美人蛏」,另一种是「竹蛏」;两者虽其外表形式相似,大小及

  • 文章海蜇的烹饪与加工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7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9-10-20
    关键字: 海蜇 烹饪 嵊泗列岛 海蜇皮

    嵊泗是浙江沿海渔区海蜇的主要产区和出口基地。嵊泗出产和加工的三矾海蜇皮与三矾海蜇头,具有悠久的加工历史和先进的工艺技术。《本草钢目》记海蜇为海蚝,释名水母。状如血,大者如床,小者如斗,无眼目腹胃,以虾为目,虾动姹沈,故曰水母目虾。海蜇皮与海蜇头的烹饪与食法,先将其从存放的甏内取出,用淘米水侵半天,浸淡洗净后,切成细条状,用蒜泥拌酱油和醋蘸食,也可与绿豆芽或金针菇等进热油锅稍加炒拌,以不使其萎缩皱起为准,然后佐以姜末、醋等。蜇皮、蜇头不仅味佳清口,而且可以

  • 文章(故鄕佳肴)绝佳海味话海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6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2008-11-10
    关键字: 海蜇 海蜇诗》 《南越志》 《四明志》 博物志

    作为浙江人,海蜇是再熟悉不过的海鲜了。若在三十年前,浙江海岛上,海蜇是最常见、最便宜的食物,好像农村里的咸菜一样几乎家家都有,吃起来一大盆一大盆的。有钱的人家沾沾酱麻油,无钱的人家沾沾糟鱼卤或蟹酱,吃来也别有风味。但如今海蜇稀少,身价百倍,似乎在过年过节的日子里或在宴请贵宾的酒席上才能吃到。浙江海蜇,已是今非昔比了。不过,令我感兴趣的倒是几首海蜇诗和海蜇谣,描写生动,令人回味。例如清朝诗人王步霄的《海蜇诗》:「美利东南甲玉川,贩夫坐贾各争先;南商云集帆樯

  • 文章今日身价百倍的:蚱(即海蜇皮)

    来源期刊:《闽聲》 第19期  出版时间:1968-03-15
    关键字: 海蜇皮 佐餐菜肴 海蜇 带鱼

    忆得儿时,每逢吃饭,一上桌先看看今天有什么合意的佐餐菜肴。假使盘中有「蚱」(海蜇皮)及咸带鱼等,即禁不住眉头紧锁,非常不满意向爸妈撒娇,又是这样的菜,我不吃饭。因为「蚱」及带鱼等在我们家鄕算最便宜普通、最经济的,一般人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买菜佐餐·差不多天天都没有缺少它,以便宜故也。讵料,「物极必反」,三十水流东,三十水流西,我们福州有一句谚语「一时韮菜,一时葱」,近数年来,「蚱」在台湾,身价何止百倍,且为天之骄子,令人感慨!今日在台湾吃「蚱」(海蜇

  • 文章浙东名产—海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家乡产物 海参 海蜇

    发扬光大,这是大家的面子,亦是大家的义务。以上是和同鄕的一番谈话,先写在前面,作为向张先生转达,亦算作我写海蜇的动机。二、海蜇的体构海蜇形态,好多同鄕大都熟悉,亦是经常吃到菜肴之一,但其维生机体,如没有仔细研究,亦难知其详细的,现在先从其构管说起,想亦同鄕所乐闻的。海蜇原名海蛇,又名水母,系属腔肠动物,全身成缪质透明而粘滑,大的直径约三市尺,小的自七八寸起不等,上部形如覆蓋,覆蓋下面之中央为口腔,口缘有腔腕四个,与胃相接,腕壁孵生卵子,卵出外化成胚,自由游泳于水中

  • 文章海蜇是素菜的考证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6期  作者:林斌 出版时间:2004-10-20
    关键字: 海蜇 素菜 佛教传播史

    薤和兴渠,为佛敎禁食;腥指动物之肉,现在人们通常将荤腥二类食物统称为荤菜。舟山群岛渔农村群众(特别是妇女)在斋期、佛菩萨圣诞或诵经念佛期间吃素现象比较常见。但群众中却长期存在海蜇为素菜的奇特现象。不只是信佛群众,出家僧侣也有将海蜇视为素菜吃的现象。在与祖印寺原住持化通法师交谈中得知,建国前他曾去小洋山岛,他看到庵堂里的出家人备有大缸的海蜇作为长年下饭。我们知道海蜇是水母的一种,属腔肠类动物,将海蜇确认定素菜,这显然与佛敎慈悲不杀生吃众生肉似乎有些矛盾。但

  • 文章舟山海產的過去和現況(二)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舟山 海产 鳓鱼 海蜇

    大批毛鲿鱼,是钓毛鲿的中心地点,但在五十年代后,这一带已很少见到旺羣的毛鲿鱼了。海蜇海蜇又名水母,古时称为「」。没有肠胃,用体腔消化食物,属于腔肠动物,形如戴在头上的笠帽,身体的边缘和下面,有许多触手。海蜇是舟山渔场主要产品之一,过去的年产量一般在一万吨左右。汛期自大黄鱼汛结束,夏至后开始,到寒露结束,时间很长。夏季捕上的海蜇个体小,水份多,因为这时还在「梅雨」季节,所以叫做「梅蜇」,质量较差;交伏以后称为「伏蜇」,体大肉厚,质量较高;八月以后,海蜇北上吕泗

  • 文章故鄕家庭的长年下饭——海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7期  作者:柯芝芳 出版时间:1977-06-01
    关键字: 海蜇 捕捞 腌渍 下饭 生炒

    笔者曾于本刊一〇六期,谈到故鄕的长年下饭(亦称和饭)所谓长年下饭,也就是家庭中常备的几种咸小菜。随时可以拿出来,不需要上街去买,而且有时街上也未必有得买,因此故鄕一般家庭,无不准备多种咸下饭,以供长年之需,平时如无宾客,只要有四碟子咸下饭,一碗汤,或再加一碗时鲜小菜,就能度过最俭省的生活,这种朴实的经济打算,堪为当前社会,提倡节约浪费,培养俭朴生活的最佳榜样,现在再来谈谈故鄕的长年下饭——海蜇海蜇,亦名海䖳,属水母类,是产于海中的腔肠动物含水量极高,刚

  • 文章(文字)吃在寧波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0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宁波 美食 苔菜 海蜇 黄鱼

    也较粗,味道当然也差,俗叫黄狗毛苔条。苔条买来后,拣去泥沙及小鱼小虾一类杂物。剪成小小一块块,在太阳下晒乾,收藏在铁制的器皿里,以防反潮。想吃时拿出些加酒加麻油,就可作下饭。或者烤红烧肉时,用肉汁沾着来吃。又可烧黄烤肉炒年糕来吃,炒年糕要技巧,要使苔条粘贴在年糕上,做小孩的用一只筷子穿上四五块(每块大约二寸方)年糕,在热天坐在风路头,慢慢吃,别有风味。在夹沙月饼里放些苔条就是苔月,有一些香味,更好吃。还有苔条千层饼,苔条油辫子等。海蜇海蜇是水母的一种

  • 文章舟山名特产——海蜇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2期  作者:蔡和平 出版时间:1995-08-15
    关键字: 舟山 名特产 海蜇 简介 传说

    在舟山有一个关于海蜇的传说。海蜇没有眼睛,行动不便,可牠那晶莹剔透的皮子和玛瑙似的身体,明艳动人。某日水晶宫举行宴会,众水族载歌载舞,好不热闹。海蜇也因漂亮善舞,被龙王派虾兵引来。牠虽然舞姿优美,但因不辨东西南北,把在一旁指挥的老海龟撞了个四脚朝天,自己的头部也被坚硬的龟壳碰起了大包。众水族哈哈大笑,引牠来的虾居然连下巴都笑掉了。海蜇心里难过极了。海龙王动了恻隐之心,罚虾给牠当响导。从此海蜇和虾相依为命。海蜇身上分泌出含有营养的粘液,给虾当食粮;虾恪守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