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战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北洋舰队舆甲午海战(续)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王英男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北洋舰队 甲午海战 黄海海战 舰队 兵力

    —(联合舰队)伊东亨中将第 一游击队——坪井航三少将[1] 郑天杰、赵梅卿,《中日甲午海战与李鸿章》,台北,华欣出版社,民国67年,页20—21。[2] 郑天杰、赵梅卿,《中日甲午海战与李鸿章》,台北,华欣出版社,民国67年,页36—42。[3] 郑天杰、赵梅卿,《中日甲午海战与李鸿章》,台北,华欣出版社,民国67年,页49。[4] 郑天杰、赵梅卿,《中日甲午海战与李鸿章》,台北,华欣出版社,民国67年,页44—48。[5] 李守孔

  • 文章鴉片戰爭和溫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胡珠生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鸦片战争 港口 海战 清军

    鴉片戰爭是英國侵略者所發動的臭名遠揚的強盜戰爭。這次戰爭,“表面上看來是為了強迫中國人買印度的鴉片,而實際上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是要突破自由對華輸出英貨的障礙”。(英人莫爾吞《人民的英國史》)由于它在強迫中國人買鴉片上極其不得人心,在英國歷史上是諱談的。這次戰爭打破了我國的閉關自守局面,使我國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國際地位,從此開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不幸歷程,成為我國近代史開端。早在一七七三年(乾隆三十八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獨占印度孟加拉等處鴉片專利權,開始...

  • 文章鸡笼南望泪潸然马江海战诗话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0期  作者:竹曦 出版时间:1994-12-04
    关键字: 中法甲申海战 马江海战 张佩纶 诗词感怀 李鸿章

    今年为中法甲申海战一百一十周年,最近,在福州开过了纪念性学术讨论会,银幕上也重见福州市政府与福建电视台合拍的电视连续剧《马江之战》,其中有个场面颇耐咀嚼,钦差会办福建海疆大臣张佩纶眼见海战惨败,福建水师全体将士壮烈捐躯,他愧疚畏罪,投池自尽,被人救起,此时,忽接他的情人—李鸿章的三小姐从台湾寄来的诗,张佩纶捧笺唸道:鸡笼南望泪潸潸闻道元戎匹马还;一战岂容轻大计?四边从此失天关。焚书我自宽房琯,乘障人谁惜狄山?宵旰殷勤犹望捷,群公何以慰龙颜!接着,张佩纶

  • 文章北洋舰队与甲午海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王英男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北洋舰队 甲午海战 海防 中法海战 海军衙门

    中枢流派兴替。阁臣见解互异、官僚体系之颟预。甲午黄海一战,终至十数年经营之海军,全军覆亡。海军之败至引陆战而失屏障全面溃散,从而直接导至中山先生之革命心緖与清之败亡。甲午海战或可为自强运动下一注脚,或可为民国造肇而为一史鉴。由是演绎,北洋海军之凌替亦或可为一解说之总成也。〈二〉北洋舰队大兴之背景自古以还,中国之外患要者皆来自北方,其国家军事防务布置,大率均以北方陆路为重。迄宋虽亦有海防整备之说,终是聊备一格。明季以倭寇侵扰,政府于海防始加意经营,沿海设寨置卫

  • 文章美日中途岛海战——日军的梦魇——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4期  作者:楊濬彥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中途岛海战 诗文 美军

    珊瑚海战已折翼,小雀忽梦大鹏飞,错计美军在南徼,如意战略反向北,中途岛、在中逵,国际日时两相异,西方是、日本近邻硫磺岛,东方是、美军基地夏威夷,正北方、海防空虚阿留申群岛,大日本、善用正兵亦用奇,先向阿留申群岛大空袭,占领二岛阿图、奇斯卡作钓饵,美军已嫌兵马少,日军计划早已知,山本大将布高棋,难欺大智尼米兹上将,南云中将率领四航母,近藤中将领舰二十余,四队兵马势倒海,中途岛上插白旗?岛上美机先出击,战果不佳徒然归,六月四日胜利日?日军奏凯在预期,派机

  • 文章慈禧太后建造頤和園的功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4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慈禧 颐和园 甲午海战 颐和园特点

    山自然形势,又有宫殿园林之美,幽雅壮丽,兼而有之,不仅是东方园林艺术的结晶,也是世界上园林艺术的大杰作。到北京旅游的人士,被列为必到游览的景点。假如不游颐和园,就等于到了台湾,不游阿里山,是同样的感到遗憾啊!颐和园虽然是当年慈禧太后将建设海军的经费挪来建造,供其私人的享受,引致削弱国防力量,受尽了史家的严厉批判;但笔者以为当时清政腐败,积弱已深,纵挪用该项经费去扩充海军,一样地会战败,该笔经费也一样地随同沉诸海底。(按:中、日「甲午」—一八九五年海战于黄海

  • 文章象山掌故二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8期  作者:竺桂良 出版时间:1998-03-10
    关键字: 象山 中意海战 王爷坟 张名振 传说

    ㈠记百年前一场未打响的中意海战三门湾介于象山、宁海、三门三县之间,略居全国海岸中点,浙东门户,位置十分冲要。湾口宽五十公里,纵深五五公里,面积七七五平方公里,开敞型。三门之名有二说:一谓石浦港西口三山鼎峙,砥柱中流,气势雄伟,遥望俨若三门而得名。一谓湾口有三门岛,故以名湾。口外连国际航道,灯塔桩标,错落其间;口内港汊纷陈,北以石浦,南以健跳为翘楚。清鲍谦赋《三门湾》云:「明州割界忆当年,健跳东关(即石浦)一水连。月落潮平风色好,一帆稳趁夜航船」。自宋以来

  • 文章五十年前中苏海战回忆(下篇)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池仲九 傅曄 出版时间:1988-09-01
    关键字: 中苏海战 海军 富锦之战 公祭 双城子条约

    敌机正在我们头上盘旋投弹,我们全然忘掉危险。所幸那时空军正在萌芽时期,所投的炸弹最大者也不过十余磅,而且瞄准也不准确,所以没有人受伤。事后获悉,那次战鬪,敌人官兵伤亡约三百人,敌舰队司令官当场毙命,旗舰及另一艘军舰沉没。敌舰所以选择当时的时机袭击我们,是有其原因的。第一,敌人的陆军已经获得显著的战果,海军为了求表现,所以才发动了那次海战。第二,江水日浅,他们的军舰吃水较深,若再延宕时日,就得撤走,势必徒劳往返了。第三,我主力舰只江亨号撤走后,敌人认为所余

  • 文章北洋舰队与甲午海战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王英男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北洋舰队 甲午海战 丰岛之战 李鸿章 兵船实力

    ,共重三三〇三吨,大小火炮廿二门。日本海军方面,计有三艘,共重一一一〇六吨,大小火砲七十八门。[12]丰岛海战中日双方兵力图示[1] 左舜生,《中国近百年史资料续编》,台北,中华书局,民国47年。[2] 包遵彭等编纂:《中国近代史论丛》,页19。[3]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57年,页35—38。[4] 杨家骆主编,《重订清鉴纲目》,台北,世界书局,民国56年,页671—672。[5] 李守孔

  • 文章閩都快訊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48期  作者:俊哲、藝華 出版时间:2004-04-30
    关键字: 城市交通 马江海战 金外滩 闽江 榕城美食街

    年久失修,居民乱搭盖等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尽快制定出相关保护规划。今年8月23日是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一次重要战争—马江海战120周年。福州马尾至今保存着不少与马江海战有关的古迹,马尾方面正着手全面修复,以告慰先烈英魂。3月25日,马江海战烈士陵园已修竣。由此拉开了福州市纪念马江海战120周年系列活动的帷幕。福州市台江区已经初步提出构想,争取用3至5年的时间建成福州『金外滩』。今年将落实步行街二期、横街改造和陈文龙公园等15个项目。台江区的『金外滩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