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峡两岸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胞捐資助學暖人心 二〇〇四年十月廿六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佳銀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台胞资助 捐资助学

    江西省新建县台办熊佳银二〇〇四年海峡两岸台商投资(南昌)论坛活动期间,由江西省台联会引介,新建县台办邀请,世界台商会联合总会理事、欧洲台商会监事长、英国台商会理事、派尔非开挖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淑贞女士于十月廿三日上午来到江西省新建县贫困鄕——铁河鄕中心小学,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慷慨解囊资助了四位贫困家庭学生,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幷当即承诺每年拿出一〇〇〇〇元人民币作为该校贫困生助学金。在和师生交谈中,董女士特别强调在孩子

  • 文章(伍:詩詞)六五退休書懷十首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5期  作者:楊尚志  出版时间:1987-03-29
    关键字: 退休 宝岛 神州 香江 太空 海峡两岸

    駑羈公務四三秋,六五當齡領退休,自愧樗材惟守拙,掐無功過可歡憂。寶島棲身幾度秋,鳧飛萬里顧神洲,故鄉廬墓今何在,浩刧中華發古愁。事遭戰亂半操觚,學劍學書一是無,老去徒嗟年少誤,空有熱血漾心湖。澷傷白髮兩鬢催,細數相知半骨灰,天假餘年當自惜,粗茶淡飯度殘輝。一別慈顏卅五年,幾番夢見高堂前,親恩未報悲為子,淚濕灯前蓼莪篇。囘憶當年亦自傷,拋諸兒女獨依娘,香江落魄三年夢,歷盡滄桑苦備嘗。亂世人生如鳥場,悲歡離合事非常,舊巢傾覆新巢築,又見成群比翼揚。危言統戰可...

  • 文章我最敬愛的大外公——楊壽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李莉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往事夙文 探亲互通 海峡两岸

    我有兩個外公。曾經,一個在海的那邊,一個在海的這邊;而今,一個仍在海的那邊,一個已在天堂。外公幼年失怙,兩個外公相依為命,大外公參軍後,二外公孤苦一人被寄養在叔叔家。一九四九年五月,全國的解放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就在上海的黃浦江碼頭,大外公隨軍登上了去往臺灣的輪船,原本以為臺灣只是個暫時的落腳地,卻沒想到一別家鄉、親人竟是四十多年。兄弟二人海峽相隔不得見。外婆說,在從前,大外公的存在是一個不能被提及的話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家裡有海外關係的都要遮遮掩掩...

  • 文章章貢詩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曾守湯 蔡厚示 王鼎 胡迎建 董晉 萬清華 邵天柱 龔嘉英 徐兆豐 唐子安 熊鐵業 李白帆 劉力青 程時旭 陶理 唐子安 涂浩瀾 廖宇陽 殷良 曹應運 董握璋 陳作正 萬榮保 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章贡诗词 古体诗 海峡两岸 思乡怀故

    元日試筆民九二年元月曾守湯少時喜説年長好,今日方知累一身,如此江山如此日,白頭猶作異鄉人。其二海嶠年年作寓公,江山未改萬緣空,亂離留得餘生在,日擁詩書氣自雄。注:久滯台灣,情同寄居,書竟,不禁淚下,久久不能自己!問天前人六十年來似轉蓬,至今未見九州同,遺民洒盡鄉思淚,借問天公公不公?頻頻探親六言絶句前人偶然來到人世,誤入幾番名場;唯喜年至耄耋,頻頻猶得還鄉。座右四言古體前人不爭不比,隨緣隨喜。知恩知足,操持在己。心靜體動,調和表裡。不畏艱難,面對生死。力...

  • 文章坎坷一生,孤苦無依的胞妹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回忆亲人 返乡探亲 海峡两岸 亲情缅怀 追思悼念

    瑞金 朱先淦人生最大的悲痛,莫過於生離死別。而妳自小即過門爲人童養媳,遠離娘家,全失依傍。一生顚沛孤苦,受盡煎熬。臨去佛國,又無娘家的親人探視,焚香祭奠,可憐至極。今年春節,從台灣寄個紅包,表示關懷心意。接獲你兒桂芳復信,知你患有心臟擴大病症。已去連城醫院診治,並言要決心將妳的病治好。一向堅強不願向命運低頭的妳,不可能從此捨棄兒女自去。但心中老是怔怔不安,曾向寺廟虔誠膜拜,叩神庇佑平安,早日康復。農曆潤五月中旬,接獲秀地村大姐的親生兒鄧瑞泉來信說,他們共...

  • 文章(參、綿江詩苑)思鳳孝恩雙亭碑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謝子清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刘氏望族 抗日烽火 比翼战侣 海峡两岸 双亭

    亭雙毗墓之左右,爲追思與兒孝恩先堂而建。先堂諱鳳英,誕於民十一年壬戌正月八日,瑞金劉氏望族,名門女也。十九歲嫁歸,正値余戎馬驅馳於抗日峰火中,婚後燕婉情深,不願別居故里,常隨軍征戰。共鞍策馬煙塵間,宿止無定,食乏兼味,曼如也。裹糧游擊,槍林彈雨,亦弗所懼,同袍戲以「比翼戰侶」相稱,抗戰奏凱,始挈二兒歸里,侍奉舅姑,爲農家婦。己丑夏,中原陸沉,余因牵部,掩護胡兵團,撤退海隔,未暇顧及眷口隨行,致罹陷落,從此海陸分隔;旋遭家破産夷,舅姑饉逝。先堂長受非人可忍...

  • 文章萍鄉旅台同鄉會憶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湯增琪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萍乡旅台同乡会 往事夙文 同乡会资料 海峡两岸

    增廣賢文有言:「美不美,山中水;親不親,故鄉人。」咱們萍邑亦有俗諺:「不同一邊天,亦同一邊地。」約莫在民國四十九年,台北幾位熱心同鄉,有意籌組同鄉會,先是建立會籍資料,將已知的同鄉全部造具名冊,筆者當年負責名冊整理,深知應設法使所有萍鄉人均有通信地址,而保持完整性,因而在發出通知時,總會附上一張表格,主題是:「請你將來台同鄉之姓名、地址填入附表。」如此一來,相互提供,可謂九成以上之同鄉均有通信住址,但平時不大有交往之同鄉,甚至生活在窮鄉僻壤者則無法羅列。...

  • 文章從兩首歌談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蔡桂行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老歌 邓丽君 家乡情怀 海峡两岸 万寿宫

    臨川 蔡桂行每天看書,是我生活中的一部份,數十年來,總是抱著開卷有益的心情,不管線裝書,或是六法全書,甚至花花公子雜誌,只要坐下來,都會隨手翻開閱讀,遇上好的詞句,也會摘錄下來。最近在街上看到一份周報,其中寫著這樣一段文字:一九七〇年代後期,台灣流行樂壇出現一系列「愛國」歌曲,較爲人熟悉的有:躍馬中原、黃埔軍魂、誰都不能欺侮他……等。一時唱得人心沸騰,敵慨同仇。曾幾何時,這些歌曲,已隨兩岸交流的開啓而銷聲匿跡。但非常意外的,也有極少數的幾首曲子留存了下來...

  • 文章寫給家鄉親友一封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鍾琦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家乡建设 建言献策 乡音乡情 海峡两岸 探亲互通

    各位鄉親大家好:(在此不計姓氏,不計輩分,大眾化一律稱呼鄉親)「來自家鄉人,須知家鄉事」,千言萬語無從由何說起,回去家鄉不下十餘次。諺云:「白髮催人老,歲月不饒人。」我已經八十三歲。心想:還能回去幾次,當我每次回去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感慨;有的親眼看到的,有的間接聽到的,有的察言觀色臆測到的,無論怎樣,從主客觀意識卻無法抑制內心的掙扎,為了家鄉好,希望家鄉更好更好。昔日,本著家鄉一份子,由衷心誠懇建議家鄉路況不佳,對於人民生計問題,可否參酌改進之事項。經各級...

  • 文章江西文獻應有之努力與展望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鄧晴文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江西文献》 编辑部公告 工作安排 海峡两岸

    際茲春回大地,萬象維新,大家正在歡欣鼓舞過農曆春節,本社發行人黃耀甫、鄉晚鄧晴文、總編輯李隆昌,謹向各位尊敬的鄉長、作者、讀者、編輯委員、兩岸同胞,敬致誠摯之祝福,並頌新年萬事如意,闔府康安幸福。本江西文獻社前社長蕭漢鄉長,客歲因極忙碌,堅辭社長,發行人黃耀甫鄉長雖一再慰留,仍難挽回其去意,乃徵詢鄉晚意願,當即表示:自愧才疏學淺,恐難勝任而有負厚望,請另覓適當人選較佳。後經其於理、監事聯席會議中提名任命鄉晚承乏江西文獻社社長,在與會理、監事無異議認可下,...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