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上贸易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臺舟間經濟交往升溫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0期  作者:徐博龍 出版时间:1995-04-15
    关键字: 舟山 台湾 海上贸易 渔港 台商

    舟山市政府为开展与台湾多方合作,促进两岸交流,近积极鼓励渔民开展对台海上贸易,允许台湾渔民在普陀区沈家门、庙子湖、嵊泗县的嵊山、菜园等四个台轮停泊点和避风点所在地,设立商行和交易市场进行水产品及渔需物资交易,并进一步增加对台劳务输出……这是二月上旬出台的新政策。舟山与台湾一衣带水,两岸人民历来交往密切。一九五〇年五月,舟山有一万五千余名靑壮年去台湾,现在已繁衍至近十万人。近年来,随着两岸经济发展和交往增加,当地政府因势利导,积极为两岸经济交往提供服务

  • 文章鄭和與明代宣德青花瓷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張誠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郑和 明代宣德年间 青花瓷 郑和下西洋 海上贸易

    相比较,总有明显的区别。清代继承了明代的制作艺术成就,进一步趋于纤巧精细,亦出现了大量的精美作品。有人认为;清代青花发色幽蒨明快,雅俗共赏,为宣德青花所不及,特别以康、雍、干三朝为佳。但更多的人士则说:清代青花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明宣德青花那种典雅、内涵的情趣。这里除了一些其它因素外,青花用料本身质量的好坏,实为主要因素之一。明永乐、宣德年间,海上贸易发达,郑和七次下西洋,一方面把我国的瓮器和丝织品等物输至国外,另一方面也以西洋输入了上好青料「苏泥勃青」。「苏泥勃青

  • 文章宋元時代泉州的國際貿易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泉州 港口 海上贸易 金字塔 尼罗河 金刚经 泉州绸缎

    宋,元时代,泉州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它与亚洲,非洲三十二个国家发展海上贸易和友好往来,开辟了一条漫长的友谊航线。亚非朋友,带着恒河的宗敎,带着金字塔故鄕的文明,带着尼罗河的刻,带着萨特罗季河的音乐,带着幼发拉底河的艺术,带着湄公河两岸的特产,带着各国丰富旳卖品和各国人民深挚的友情,不远万里来到了泉州城。第一位来宾,是印度僧人拘那罗陀。那是在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五五八年),这位身披袈裟,足着麻鞋的僧人来到了泉州城,登上九日山,将梵文的「金刚经」翻译成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