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浙江农业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省稻麦硏究改进事业施政记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4-05-10
    关键字: 浙江农业 稻麦研究 优良品种 栽培技术

    浙江省位处我国大陆东陲,东滨东海,北邻江苏,南界福建,西与江西,安徽接壤,面积约十万方公里,人口总数据民国四十八年八月台北市中国生命线杂志社出版之最新中华民国地理敎科图记载为一九、九五八、七一五人,五十七年七月本月刊第一卷第二期第四页载,已增为二一、七七六、〇〇〇人,全民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要食粮,杂粮供食用者有小麦、大麦、甘藷、玉蜀黍、大豆、粟(俗称小米)等,其中对人类较重要者为小麦,其他大部为牲畜类之主要饲料,随文化之日益进步,居民生活水准之不断提高

  • 文章浙江省之农业硏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7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7-07-10
    关键字: 浙江省 农业 研究

    敎育、硏究、推广,为一切事业求进步、求发展之基本要领,三者如鼎之三足,相助为理,相辅相成,相互依仗,相互合作,不可残缺,不可偏废,守藩前曾写述「浙江省之农业敎育」,蒙刊载于本刊第二一三期,兹复蒐集资料,草就「浙江省之农业硏究」,恭请指正。浙江省之农业硏究,滥觞于民国五年及六年先后设有省立甲种农业、森林学校,民国十三年创设省立农业专门学校而进入较高深之境地,至民国十六年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成立,设有劳农学院,次年改为国立浙江大学,劳农学院改为农学院,农业硏究亦

  • 文章浙江省之农业敎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浙江发展 农业教育 历史变迁

    推广应用于民间,农民无知,敌步自封,墨守旧规,其所发生之种种问题,学校亦无所知晓,致任令问题年趋蔓延严重,形成农业敎育、农业硏究与农业推广三者各自为政影响国家农业之改进与经济建设之发展。浙江省住处江南,占天时地利之胜,挟苏杭天堂之美,人文荟萃俊彦辈出,地灵人杰,资源丰饶,历朝大都建都于此,尤以与国际通商唯一大埠之上海毘连,百丸庶政与经建,虽不敢夸称独步全国,但恒争风气之先,对于与民生休戚相关之农业,自不例外,玆就我浙对于农业敎育、农业硏究、农业推广,直至

  • 文章寧波家常海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84-05-10
    关键字: 浙江宁波 农业发展 家常海鲜

    元,纯系醃货;偶而买来尝尝,总觉盐份太重,吃不出「鲜」味来。本来吗?此物台湾所无,必定是由大陆转辗来台者,因而醃期长,失去其鲜味,是可以想像的。泥螺系浙江三北(鎭、慈、姚三县北部)海边泥涂(即泥滩)上之产物,大小如小指头,壳更如指甲是半透明状,肉则似一块由鼻内挖出的黑白相间的鼻泥,春天落潮时在泥涂上爬行,乡人拾取后,返家以淸水泡半日,待螺吐出泥后,再像淘米般的洗净,滤干水份,加适量食盐,约半日已可食,捞出半盏,加老酒吮吸,鲜而有特殊味。辞源泥螺条云:「又名吐铁

  • 文章浙江省抗战前之农业推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2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7-12-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前 浙江省 农业推广

    推广,自民国肇造以后,全国上下虽已注意及之,但以军事频仍,干戈扰攘,经费人力均属拮据,有筹莫展,成效不彰,及至民国十六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全国统一,方逐渐步上正轨。浙省为文物之邦,一切开风气之先,农业推广积极施展,至民国二十七年一月成立省农业改进所,更见具体化,设置机构,订立制度,训练人员,业务年趋健全发展,与民国二十六年以前,截然不同。故言浙江省之农业推广施政,应分为抗战前与抗战开始后亦即民国二十六年以前与民国二十七年以后两阶段予以敍述,本文首记我浙

  • 文章浙江省抗战时期之农业推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5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8-05-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浙江省 农业推广 方法

    民国二十六年秋,抗战军兴,浙江省政府因应局势,裁撤全省稻麦、森林、蚕桑、园艺、家畜、棉业、茶叶、病虫、土壤、肥料、水利等试验硏究推广机构,于二十七年一月成立农业改进所以总司之,事权统一,力量集中,淬励奋发戮力同心,不以待遇淸苦(谨支领生活费)物资贫乏而稍懈,农业推广业绩辉煌,玆扼要述之。一、设立推广机构以利业务推展㈠设立省级推广机构 农业改进所成立后,因应大势环境,配合长期抗战需要,专设推广部门—推广股,以司全省农业改进推广之责,嗣以所务年趋繁重,于民国

  • 文章浙江省民元以来之林业施政记述(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浙江省 林业施政 农业改进所 林业敎育 抗战能源 补给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猝起,战火爆发,倭寇侵畧夺地,凶熖万丈我中央政府毅然作长期之抗战,通令全国各级政治、经济、文化机构学校,通盘筹划,作新的部署与疏散,届年冬,省会即吿危急(十二月陷于敌),省府为肆应长期抗战,从事南迁,先设临时省会于永康方岩,继迁徙至瓯江上游之云和县为了维续掌管全省农林、渔牧、棉麻、茶业、气象、水利、蚕桑、植物病虫等机构业务,于是年冬筹措成立浙江农业改进所,调稻麦改良场场长,莫定森为所长选所址于旧处州府属之松阳县,接收各机

  • 文章浙江省油桐及其他特产改进之施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3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5-03-10
    关键字: 油桐 浙江特产 特产改良 三年桐 浙江省农业改进所 油桐害虫 民国年间

    浙江省建设厅就内部各农事行政部门合并组设农业管理委员会,总绾全省各农业试验推广机构,为加强及提高全省山坡地与荒野土地之利用,推行林垦事业,首先于衢县十里荒山设立垦植办事处,种植油桐面积达一〇、二五〇亩,另于江山县境之四都,嵊县境之鹿台山垦植油桐共五千余亩,以为示范,以为提倡,浙省种植油桐事业,在政府积极倡导下,各地风起云涌,油桐面积大增。惜甫数年竟发生二十六年七月之卢沟桥事变,全省进入战时状态;民国二十七年一月,成立浙江农业改进所于瓯江上游之松阳县,综理全省稻、麦

  • 文章浙江万里学院——港城宁波的一颗耀眼明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7期  作者:汪校芳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浙江万里学院 教育集团 奉化私立武岭农业职业学校 万里模式 教育改革

    〇%用于教育的再投入,不赞同教育产业化理念中所谓的盈利或股份式分红。教育经济一体化理念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同;三是承担了中国第一家普通高校的改制工作,被教育部确定为唯一的公办学校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机制改革的试点。浙江万里学院的前身是蒋介石先生创办的奉化私立武岭农业职业学校,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一九四九年后迁至鄞东邱隘,由于学校设置的专业都与「农」字相关,虽九易其名,而未能快速发展。一九八四年成为浙江农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后,因专科学历的毕业生与中等学校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